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冲 彭祥 +1 位作者 双峰 陈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VTE)是其众多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且后果严重的一种。本综述主要以PAFs术后导致的VTE为主要内容,分别从VTE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旨在帮助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彬 高玥 +6 位作者 袁亚南 刘书玲 聂小羊 顾佳龙 易蕊 刘达 周江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5例采用常规双侧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少,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数字化辅助单侧穿刺PVP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模拟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手术深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晓敏 余专一 +6 位作者 李浩 聂小羊 顾佳龙 袁亚南 周江军 谢肇 赵敏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25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彻底清创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者,n=10)、非骨... 目的观察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25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彻底清创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者,n=10)、非骨水泥组(未使用抗生素骨水泥,n=15)。比较两组患者清创次数、伤口愈合情况、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评分,及内固定保留情况。结果骨水泥组均行一次性清创+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旷置,感染均被根治,其中2例取出内固定,其余8例保留;9例伤口均于清创2周内愈合,1例因骨水泥间隔外露无法愈合,二次手术取出后愈合。非骨水泥组有8例行一次性清创后治愈,其余7例需多次清创;其中5例取出内固定,其余10例保留。骨水泥组末次随访躯体健康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在减少死腔的同时,也实现了局部靶向给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抗生素骨水泥 手术部位感染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玲 双峰 +5 位作者 闫红莲 韩露 赵岚 杨迪 彭祥 翁土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多学科诊疗计划由骨科医生、内科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营养师共同制订。1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传统组)采用单一骨科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比较两组骨折类型、入路、假体类型、术前Harris评分、年龄和性别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多学科治疗,不仅可以加快术前检查的效率,减少术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下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多学科诊疗 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髋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炜 邵银初 +3 位作者 李浩 单记春 杨红 双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4(43.2±10.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1 (41.7±9.5)岁;缺损部位,上肢5例,下肢11例,背部2例;缺损面积42~160(78.6±17.4) cm2.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5~64 (44.4±12.7)岁;缺损部位,上肢6例,下肢13例,背部4例;缺损面积54~175(75.2±14.3) cm2.比较两组患者创面Ⅰ期闭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定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12(6.2±3.7)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S组Ⅰ期直接闭合16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16例,VAS评分(3.9±1.1)分,VSS评分(3.5±1.2)分,并发症1例;自制皮肤牵张器组Ⅰ期直接闭合12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9例,VAS评分(4.8±1.4)分,VSS评分(5.3±1.6)分,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S较自制皮肤牵张器闭合器治疗创面效果好,损伤小,愈合时间短,手术疼痛小,创面愈合美观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皮肤 牵张感受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怡洁 陈卓敏 +3 位作者 王笑华 熊慧 双峰 刘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1-737,共7页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史、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治疗用药情况及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1781例患者中,男性995例,女性786例,年龄中位数为39(30,52)岁,超重偏肥胖[体质指数(BMI)为24kg/cm^(2)以上]727例(40.8%),存在基础疾病413例(23.2%);未接种COVID-19疫苗205例(11.5%),接种疫苗1576例(88.5%);有1种及以上症状1233例(69.2%),以咳嗽(60.3%)、咳痰(50.4%)、发热(36.9%)多见;接受中药治疗1444例(81.0%),西药治疗78例(4.4%),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0.8%),未接受药物治疗245例(13.8%),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改善,全部痊愈出院,核酸检测转阴中位时间为10.3(7.4,12.4)d。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0岁及以上(OR=1.537,95%CI:1.116~2.115,P<0.01)、BMI为24kg/cm^(2)以上(OR=1.344,95%CI:1.106~1.634,P<0.01)、合并高血压(OR=1.518,95%CI:1.094~2.106,P<0.05)是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接种COVID-19疫苗(OR=0.548,95%CI:0.398~0.755,P<0.01)是保护因素,即接种COVID-19疫苗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缩短。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情隐匿,患者年龄为60岁及以上、未接种COVID-19疫苗、BMI为24kg/cm^(2)以上、合并高血压是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变异株 2019冠状病毒病 临床表现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索沙坦对糖氧剥夺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7
作者 刘秀娟 吴豫 +3 位作者 邹鑫 余燕燕 耿燕秋 双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他索沙坦对糖氧剥夺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糖氧剥夺组(糖氧剥夺培养)、他索沙坦组(糖氧剥夺的细胞中加入他索沙坦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他索沙坦对糖氧剥夺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糖氧剥夺组(糖氧剥夺培养)、他索沙坦组(糖氧剥夺的细胞中加入他索沙坦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E钙粘蛋白(E-cadherin)、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同时检测TLR4过表达对HK-2细胞的影响。结果15μmol/L他索沙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糖氧剥夺组(P<0.05),筛选出10μmol/L他索沙坦作为糖氧剥夺HK-2细胞的处理浓度。他索沙坦组细胞凋亡率低于糖氧剥夺组,α-SMA、ColⅠ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低于糖氧剥夺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糖氧剥夺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低于糖氧剥夺组(P<0.05)。他索沙坦+pcDNA3.1-TLR4组TLR4表达高于他索沙坦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他索沙坦组,α-SMA、ColⅠ、Fibronectin、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高于他索沙坦组,E-cadherin蛋白表达低于他索沙坦组(P<0.05)。结论他索沙坦能够降低糖氧剥夺培养HK-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从而减弱糖氧剥夺引起的细胞损伤,且其作用是通过抑制TLR4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他索沙坦 TOLL样受体4 内质网应激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