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媛媛 杨好 +1 位作者 陈程程 何紫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NOD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伴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其中...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NOD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伴急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33~56(43.48±6.58)岁;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4~53(45.13±6.43)岁。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并检测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的mRNA表达,收集血清并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IL-18的水平。根据Frankel分级将SCI组分为完全损伤患者和不完全损伤患者,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将SCI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间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I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SCI组及对照组的PBMC中NLRP3 mRNA[(1.41±0.33)vs(1.00±0.19)]、Caspase-1 mRNA[(1.44±0.35)vs(1.00±0.16)]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45.34±13.22)pg·ml^(-1) vs(16.58±4.24)pg·ml^(-1)]、IL-18含量[(40.95±8.77)pg·ml^(-1) vs(12.57±3.68)pg·ml^(-1)],SC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SCI组中完全损伤患者的PBMC中NLRP3 mRNA(1.63±0.34)、Caspase-1 mRNA(1.67±0.27)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51.09±11.10)pg·ml^(-1)、IL-18(47.65±7.93)pg·ml^(-1)高于不完全损伤患者[(1.31±0.27)、(1.34±0.33)、(42.85±13.36)、(38.05±7.48)pg·ml^(-1)](P<0.05);SCI组中预后不良患者的NLRP3 mRNA(1.66±0.31)、Caspase-1 mRNA(1.72±0.31)、血清IL-1β(51.21±11.31)pg·ml^(-1)、IL-18(45.70±7.25)pg·ml^(-1)、完全损伤(21例)、脊髓水肿或出血(15例)高于预后良好患者[(1.28±0.26)、(1.37±0.36)、(42.79±13.25)pg·ml^(-1)、(38.90±8.63)pg·ml^(-1)、5例、20例],(P<0.05);完全损伤、PBMC中NLRP3 mRNA表达是SCI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急性SCI患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与损伤加重、预后不良有关,NLRP3表达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急性脊髓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庄永泽 张路英 +2 位作者 俞国庆 李俊霞 肖春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延迟拔管的PDAP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D组),以非难治性PDAP组(B组,n=37例)和难治性PDAP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组(C组,n=15例)为对照,进行腹膜透出液细菌、真菌培养。结... 目的:探讨延迟拔管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延迟拔管的PDAP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D组),以非难治性PDAP组(B组,n=37例)和难治性PDAP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组(C组,n=15例)为对照,进行腹膜透出液细菌、真菌培养。结果:腹膜炎总的培养阳性率为74.5%,其中B、C、D三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1.1%、46.7%、78.0%。与B组比,D组真菌感染、二重感染比例均为23.1%,明显升高(P<0.01)。与B、C组比,D组真菌+二重感染+混合感染比例高达56.4%,明显升高(P<0.01)。D组32例(64.0%)进行动态培养,其中18例病原菌转为阴性,6例G^+或G^-菌转为混合感染、2例真菌菌种不断变化,2例G^+球菌持续阳性,4例病原菌持续阴性。经治疗90 d死亡7例、存活率86.0%。结论:延迟拔管的PDAP病原学以真菌+二重感染+混合感染为主。动态监测病原菌的演变,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病原菌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庄永泽 刘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8例初治的成人IMN患者肾穿刺时血清抗PLA2R抗体,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肾病综合征(NS)组...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8例初治的成人IMN患者肾穿刺时血清抗PLA2R抗体,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肾病综合征(NS)组与非肾病综合征(no-NS)组。结果:78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54例(69.2%),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年龄更高,镜下血尿所占比例更高,eGFR偏低,肾组织IgG4阳性率更高、强度更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病理分期、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动脉硬化发生率均无差异。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1:10、1:32、1:100滴度组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亚组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肾组织IgG4阳性率及强度均高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P<0.05)。no-NS亚组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水平均较高,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发生率较高,肾组织IgG4强度更强(P<0.05)。结论:成人IMN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其临床病理具有差异,尤其no-NS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PLA2R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木香 宋鑫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例,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行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例,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行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C3在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5
作者 郝中伟 刘祖秋 +2 位作者 李红敏 胡岩松 罗学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142-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BIRC3)在炎性因子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NF-α处理和正常培养的VSMC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采用qRT-PCR及蛋白免... 目的探讨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BIRC3)在炎性因子TNF-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NF-α处理和正常培养的VSMC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采用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验证TNF-α对VSMC中BIRC3表达的影响。TNF-α(10 ng/mL)处理VSMC的同时,采用特异性干扰RNA敲低BIRC3表达,通过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及MYH11的表达变化,通过平板划线和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迁移、侵袭能力。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在NOD-like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P<0.001,NES=1.64,FDR=0.056),其中BIRC3基因显著上调(logFC=6.3,P<0.01)。TNF-α处理的VSMC中,EIRC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干扰敲低EIRC3能够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α-SMA及MYH11表达下降、VMSC迁移和侵袭。结论TNF-α通过上调BIRC3诱导VSMC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3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上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彭祥 双峰 +6 位作者 李浩 邵银初 胡炜 单记春 杨迪 万得恩 许文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上方入路(direct superior approach,DS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接受半髋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上方入路(direct superior approach,DS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接受半髋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微创DSA入路,男10例,女26例,年龄(82.82±4.05)岁;36例采用传统PLA入路,男14例,女22例,年龄(82.79±3.21)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DSA组手术时间(79.41±17.39) min,比PLA组(98.45±26.58) min更短;切口长度(8.33±2.69) cm,比PLA组(11.18±1.33) cm短;术中失血量(138.46±71.58) ml,比PLA组(173.51±87.17) ml更少;初次下地时间(3.04±0.95) d,比PLA组(4.52±1.10) d更早;住院时长(8.70±1.89) d,比PLA组(10.67±2.35) d短(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DSA组Harris功能和总分高于PLA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半髋置换手术中,DSA入路较PLA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初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等临床指标更优,在促进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上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高龄股骨颈骨折 半髋置换术 早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结果HER-2、ER表达状态及分子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谭德力 宋伟 +1 位作者 骆祥伟 张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结果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及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及HER-2、E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不同HER-2、E...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结果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及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及HER-2、E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不同HER-2、ER表达状态及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容量转移(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及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K^(trans)、K_(ep)、V_(e)、AUC与HER-2、ER表达状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K^(trans)、K_(ep)、V_(e)、AUC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ER阳性乳腺癌患者K^(trans)≤0.80602、AUC>42.09119比例高于ER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K^(trans)≤0.80602、AUC>42.09119比例高于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TNBC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与ER表达状态呈负相关性(r=-0.356,P<0.05),AUC与ER表达状态呈正相关性(r=0.390,P<0.05)。AUC诊断Luminal B型,K_(ep)诊断TNBC型的曲线下面积均>0.7,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AUC诊断Luminal B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HER-2、ER表达状态及分子分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尾部项型纤维瘤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肖 宋伟 +3 位作者 谭德力 朱友志 骆祥伟 张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探讨骶尾部项型纤维瘤(nuchal-type fibroma,NTF)的(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7例骶尾部NTF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iemens VERIO 3.0T医用MRI机,7例均行T1WI、T2WI、T1WI压脂、T2WI压脂... 目的探讨骶尾部项型纤维瘤(nuchal-type fibroma,NTF)的(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7例骶尾部NTF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iemens VERIO 3.0T医用MRI机,7例均行T1WI、T2WI、T1WI压脂、T2WI压脂、DWI扫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7例骶尾部NTF的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T1WI压脂、T2WI压脂呈明显低信号,DWI呈等信号,ADC值与肌肉ADC值相似。3例行增强扫描,其中2例无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结论骶尾部NTF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MRI是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项型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途奔袭训练后髌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茂林 徐伟 +1 位作者 朱友志 张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途奔袭训练后髌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方法对20例新兵于训练前后分别行右膝关节MRI检查,数据传输到SEIMENS3.0T磁共振工作站,用软件处理后产生伪彩图。髌软骨按照髌骨嵴分为内、外侧髌软骨,然后将内、外侧髌软骨分别按其上... 目的探讨长途奔袭训练后髌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方法对20例新兵于训练前后分别行右膝关节MRI检查,数据传输到SEIMENS3.0T磁共振工作站,用软件处理后产生伪彩图。髌软骨按照髌骨嵴分为内、外侧髌软骨,然后将内、外侧髌软骨分别按其上下径平均分为上部及下部,分别测量四个区域髌软骨深层、浅层T2^*弛豫时间,比较训练前后对应区域T2^*弛豫时间的变化,训练前后T2^*弛豫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运动前后髌软骨不同区域T2^*弛豫时间变化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外上、外下、内上髌软骨浅层及外下髌软骨深层T2^*弛豫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P=0.001),但其相互间T2^*弛豫时间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F=0.823,P=0.485);内下髌软骨浅层及内上、内下、外上髌软骨深层T2弛豫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5,P,0.021,P=0.026,P=0.356)。结论磁共振T2-starMapping成像可以发现新兵长途奔袭后髌软骨生物成分早期变化,或对科学训练、早期临床干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路英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7期644-646,共3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全球130个国家超过27.2万的患者行腹膜透析,占全球透析人口的11%^([1,2])。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尤其难...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全球130个国家超过27.2万的患者行腹膜透析,占全球透析人口的11%^([1,2])。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尤其难治性PDAP是腹膜透析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腹透技术失败、腹膜功能衰竭、腹膜硬化症(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时的诊断及防治难治性PDAP是肾科领域所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现就难治性PDA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肾脏替代治疗 尿毒症患者 腹膜硬化 腹膜功能 PDA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敏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n=40)和血... 目的:探讨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n=40)和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n=21),两组均予激素联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其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的关系。结果:两组第1、3、6个月完全缓解率均呈升高趋势,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相比,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第3个月完全缓解率(26.1%vs 5.8%)及第6个月总有效率(82.60%vs 55.80%)显著高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及肝功能异常是其主要的不良事件,但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MN的疗效与血清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有关,对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PLA2R抗体 雷公藤多苷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诱导膜植皮修复肌腱外露创面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谭斌 王振林 +5 位作者 李登博 徐朝 陈娟 侯识志 王相 王渭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修复肌腱外露创面的可行性。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肌腱外露创面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43岁,平均34.6岁;病程2~6个月;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皮带绞伤3例;其中小腿及... 目的:评估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修复肌腱外露创面的可行性。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肌腱外露创面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43岁,平均34.6岁;病程2~6个月;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皮带绞伤3例;其中小腿及足部创面8例,手背创面2例。对于这些创面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进行修复,观察移植皮肤成活情况、外形、质地、感觉、伤口愈合情况。结果:10例中8例Ⅰ期植皮全部成活,2例部分植皮坏死,换药后痊愈。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可有效修复肌腱外露创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异丁烯酸 软组织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经皮穿刺胃空肠造口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亚琴 吴艳 沈秋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术后长期感染、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因呕吐及食物反流出现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或窒息[1]。本院于2017年7月7日收入1...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术后长期感染、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因呕吐及食物反流出现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或窒息[1]。本院于2017年7月7日收入1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经皮穿刺胃空肠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颅脑容积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在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慧康 耿承军 +2 位作者 叶黛西 陆泽华 宣璐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颅脑容积成像(three-dimension brain volume imaging,3D-BRAVO)序列在诊断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CVST)且行MRI增强扫描的15例患者共90个静脉窦节段MRI影像资料,通过ROC曲线对比几...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颅脑容积成像(three-dimension brain volume imaging,3D-BRAVO)序列在诊断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CVST)且行MRI增强扫描的15例患者共90个静脉窦节段MRI影像资料,通过ROC曲线对比几种MRI序列对静脉窦血栓的影像诊断效能,评估3D-BRAVO序列对显示其真实形态的优势。结果15例患者共发现存在血栓的静脉窦节段43个,3D-BRAVO序列对CVST的检出率与影像综合评价结果相符合,TOF和PC-MRV序列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ROC曲线分析结果TOF序列AUC为93.1%,PC-MRV序列AUC为80.7%,P值均<0.05,其诊断效能明显低于3D-BRAVO序列。结论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在静脉窦血栓检出方面有更高的影像诊断效能,且在描述其真实形态和显示细微解剖结构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颅脑容积成像 脑静脉窦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泽华 冒炜 +3 位作者 殷慧康 宣璐璐 张磊 耿承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5例CCPRCC患者CT及MRI影像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与肾皮质之间平扫CT值、ADC值差异。结果15例均为单发,边界清晰,大小为(3.1±1.9)cm。13例为实性肿瘤,其...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5例CCPRCC患者CT及MRI影像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与肾皮质之间平扫CT值、ADC值差异。结果15例均为单发,边界清晰,大小为(3.1±1.9)cm。13例为实性肿瘤,其中11例伴囊变,2例为囊性肿瘤。4例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4例呈稍高密度;6例密度不均匀,1例伴细条状钙化;8例CT值为(38.4±10.6)HU,与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MRI平扫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3例伴发结节状、灶状高信号;8例T2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5例边缘见包膜;7例DWI呈稍高信号;9例肿瘤ADC值(2.22±0.30)×10-3 mm2/s高于肾皮质,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13例实性肿瘤中9例呈“快进快出”强化,4例呈持续或渐进性强化;2例囊性肿瘤增强扫描呈囊壁及中心分隔强化。结论CCPRCC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易发生囊变,出血、钙化少见,弥散受限不明显,增强扫描以“快进快出”强化为主,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22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开亮 魏晓明 +2 位作者 牛小行 孙玉年 程智礼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对22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沿胆囊管切口...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对22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沿胆囊管切口纵行切开胆总管侧壁3mm,完成胆道探查。结果22例均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22例全部取尽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为65~158(90.56±3.74)min;术后住院时间3~8(4.26±1.25)d;2例发生胆漏,保留腹腔引流6~7d后痊愈。21例(95%)随访4~29月,未发生胆总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登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36-138,1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期间采取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急诊救治急性腹部外伤患者88例进行观察分析,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期间采取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急诊救治急性腹部外伤患者88例进行观察分析,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救护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监测各组患者护理前后体温、凝血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护后恢复进食、排气、住院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通过急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护期间予以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论 护理干预 急诊腹部外伤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原发性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1例
18
作者 林燕惠 黄俊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4,11,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右膝酸痛5年,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1天来院就诊。体格检查:右膝上方压痛明显,右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局部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右膝关节活动障碍,右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 患者女,57岁。因右膝酸痛5年,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1天来院就诊。体格检查:右膝上方压痛明显,右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局部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右膝关节活动障碍,右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MRI平扫右股骨髁见大小约4.8 cm×4.3 cm×4.4 cm分叶状异常信号影,T 1WI呈低信号,T 2WI呈混杂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病灶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明显均质强化,外侧软组织条片状稍肿胀伴明显强化(图1~4),关节囊内少量均质液性信号,诊断:右股骨内侧髁骨质破坏,关节腔少量积液,考虑骨巨细胞瘤?建议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 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腾珠 陈艺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152-154,162,共4页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另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AMI患...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另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预后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AMI患者分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MI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抢救成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MI患者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AMI患者分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AMI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救治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王立 谢鹏 +2 位作者 贺小武 季世伟 周建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JURP)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术的79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作为实验样本,另收集同期就诊的27例胃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胃组织(非癌样本旁... 目的探讨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JURP)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术的79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作为实验样本,另收集同期就诊的27例胃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胃组织(非癌样本旁的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样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部组织中HJURP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实验样本胃癌组织的HJUR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7)。HJURP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组织的淋巴转移、TNM分期、脉管有无癌栓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术前CEA、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胃壁侵润深度无关(P>0.05)。HJURP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05)。结论HJURP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胃癌不良预后的潜在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olliday交又识别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