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PDCA循环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冰 贾淑梅 +2 位作者 顾克菊 李武平 江会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PDCA循环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知识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敏 何华 +2 位作者 张亚婷 吴红娟 徐岁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6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统一编制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调查问卷,对陕西地区18所医院的468个科室护理人员...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统一编制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调查问卷,对陕西地区18所医院的468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陕西地区医院静脉输液主要途径是外周静脉(96.48%),静脉穿刺工具中头皮钢针占58.36%,外周静脉留置针占38.1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占2.19%,中心静脉导管(CVC)占1.33%。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在输液接头的选择、敷料应用和更换、封管方法、相关的穿刺记录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穿刺部位的选择方面,存在留置针选择手背静脉占39.10%,CVC首选锁骨下静脉仅占56.20%;PICC、CVC置管成功后拍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均低于70%,存在安全隐患。科室内使用PICC、CVC和外周留置针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阻塞,反映导管维护存在问题。[结论]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不够合理,护理人员维护知识掌握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工具 使用 维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颅脑外伤病人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冰 贾淑梅 +2 位作者 谢莉 覃仕英 顾克菊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4A期392-393,共2页
目的 :探讨预防颅脑外伤病人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169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观察 ,并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病情及治疗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 17.2 % ,高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平均水平 ;感染组病死率高于无... 目的 :探讨预防颅脑外伤病人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169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观察 ,并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病情及治疗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 17.2 % ,高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平均水平 ;感染组病死率高于无感染组 (P <0 .0 1)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住ICU、侵入性操作的实施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关。结论 :颅脑外伤病人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预防控制应针对危险因素 ,加强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灭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医院感染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路程伊 鱼敏 +2 位作者 张永生 肖丹 李晓康 《中国医院》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3大科室的三种常见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是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性质和住院经历... 目的:分析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3大科室的三种常见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是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性质和住院经历等。结论:医院需要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并改善配套环境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质量 满意度 问卷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玉顺 李寰 +4 位作者 代政学 王垒 张军 李军 王晓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456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直径为3-18(6.2±3.1)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5.0(2.3±1.0)mm。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 目的:评价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456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直径为3-18(6.2±3.1)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5.0(2.3±1.0)mm。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19例伴轻度主动脉右冠瓣脱垂。先行左心室造影,通过VSD建立动静脉轨道,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封堵器。 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3-20(6.4±3.0)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0(2.4±1.1)mm,其中86例患者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2 mm。391例伴膜部瘤形成。448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8%。未成功的8例中,2例导管未能通过缺损处,2例术中导丝通过VS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封堵后出现间歇性Ⅲ度AVB,2例伴主动脉右冠瓣轻度脱垂患者封堵后有少-中量主动脉瓣反流而放弃封堵治疗。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22(8.6±3.1)mm。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造影示微量残余分流68例,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有1例微量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AVB 6例,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封堵器向膜部瘤出口明显移位1例,外科取出封堵器并行手术修补VSD。溶血2例,三尖瓣中量反流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问隔缺损1例,同时成功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封堵器 治疗 主动脉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患者 合并 距离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术联合桃红四物汤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愈合的影像学及生化指标评估 被引量:23
6
作者 祝勇刚 张大伟 +3 位作者 赵广跃 漆伟 孙强 邹继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研究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影像学愈合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Schatzker V型和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 目的:研究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影像学愈合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Schatzker V型和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前后行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以明确影像学愈合情况,采集血清测定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I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正侧位片均可见内固定和外固定在位,联合治疗组的骨折断端愈合情况优于手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后14d时的血清β-CTX、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例显著低于手术后当天,BALP、6-Keto-PGF1α含量显著高于手术后当天(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手术后14d时的血清BALP含量高于手术后当天、β-CTX含量均低于手术后当天(P〈0.05),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例与手术后当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14d时的血清BALP、6-Keto-PGF1α含量高于手术治疗组、β-CTX、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例含量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术联合桃红四物汤能够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调节成骨/破骨细胞活性以及TXA2/PGF1α平衡是桃红四物汤发挥作用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外固定术 桃红四物汤 骨代谢 血栓素A2 前列腺素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军 李雪 +5 位作者 刘丽文 刘兵 段云燕 李金芳 温江田 崔明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左心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左心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使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最大位移达峰时间,并将平均D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组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1),LVEF显著减低(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比正常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的达峰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正常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正相关,但较正常组低(r=0.419,P<0.05)。结论TMAD作为一种新技术成为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牟翔 袁华 +3 位作者 刘卫 王斌 易南 刘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6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二种不同参数的低频电刺激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两组均给予蜡疗、关节松动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6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二种不同参数的低频电刺激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两组均给予蜡疗、关节松动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吕安林 高歌 +4 位作者 贾国良 郭文怡 王海昌 王小燕 杨省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西兰白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3~ 7代与含 5 %小牛血清的 RPMI- 16 40培养液的混悬液 10 0 μl加入 96孔板中培养 ,按照实验分...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西兰白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3~ 7代与含 5 %小牛血清的 RPMI- 16 40培养液的混悬液 10 0 μl加入 96孔板中培养 ,按照实验分组 ,每日磁场作用 1次 ,共 2日。 72 h后用四唑盐比色法和氚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 Td R)掺入法检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数量。  结果 :2 0 m T、40 m T和 6 0 m T各磁场组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其中 30 min、40m T磁场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数量的降低最显著 (P<0 .0 0 1)。  结论 :磁场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效应具有强度敏感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动脉平滑肌细胞 抑制作用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寰 张玉顺 +8 位作者 刘建平 王海昌 代政学 王垒 马东江 张军 李军 姚志勇 王晓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VSD介入治疗的300例(男152,女148)患者,年龄2~44(10.8±7.8)岁,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技术成...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VSD介入治疗的300例(男152,女148)患者,年龄2~44(10.8±7.8)岁,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8%(294/300)。严重并发症8例(2.7%),无死亡病例。其中5例(1.7%)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激素、异丙肾上腺素、临时起搏器等治疗后,4例恢复,1例治疗50天后仍有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另2例(0.7%)术后发生溶血,激素等治疗后,溶血均消失。1例(0.3%)患者术后4天发现封堵器移位,急诊转心脏外科手术处理。术后一过性及短期并发症有:1例(0.3%)患者术后发现少量心包积液,经静脉推注鱼精蛋白对抗肝素,止血药处理后控制;91例(30.3%)患者封堵术后即刻心脏彩色B超室间隔有微~少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1%)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仍有微量残余分流。8例(2.7%)患者术后新出现主动脉瓣微量反流,4例(1.3%)术后新出现三尖瓣少量反流。84例(28%)术后心电图(ECG)出现间歇性加速性交界性心律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给予激素等治疗3~7天后均恢复正常。53例(17.7%)术后ECG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0.7%)术后ECG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7例(9%)术后ECG有室内传导阻滞。结论:采用Amplatzer偏心性膜部VSD和国产双盘状VSD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安色、疗效可靠、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慢性闭塞后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勇 韩军良 +2 位作者 何君宏 刘增艳 赵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段)慢性闭塞后新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建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90例单纯M1段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段)慢性闭塞后新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建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90例单纯M1段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44.6±9.7)岁,有新发脑梗死灶者50例,无脑梗死灶者40例.并对新发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采用ASITN/SIR血流分级评估)建立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M1段慢性闭塞患者年龄分布趋势为50~59岁组最多,占37.8%;20~29岁组最少,占8.9%.有无脑梗死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94,P〈0.2).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脑梗死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2)新发脑梗死组侧支血流分级1、2级占84%(42/50),3级占16%(8/50);而无脑梗死组1、2级仅占10%(4/40),3、4级占90%(36/40).侧支血流分级与脑梗死发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s=-0.76,P〉0.01).结论 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显示脑血管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发生具有相关性.M1段慢性闭塞使得侧支循环有充分时间建立,其侧支循环的血流分级越高,越不容易发生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小血管阻塞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航向 宁晓暄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5-97,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它不仅是男性,而且也是女性死亡和致残的第l位原因,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回顾20多年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男性的冠心病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它不仅是男性,而且也是女性死亡和致残的第l位原因,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回顾20多年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男性的冠心病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继续增加,同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增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绝经期 吸烟 肥胖症 抑郁症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手术中周围体外循环120例总结 被引量:16
13
作者 程云阁 俞世强 +1 位作者 段大为 邵继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不开胸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 12 0例。方法 :对 12 0例胸腔镜心脏手术所采用的不开胸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全组均采用股动、静脉或加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右侧胸壁打孔胸腔镜下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 目的 :总结分析不开胸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 12 0例。方法 :对 12 0例胸腔镜心脏手术所采用的不开胸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全组均采用股动、静脉或加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右侧胸壁打孔胸腔镜下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 ,冷晶体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泵压偏高 8例 ,灌注流量不足 3例 ,术后血红蛋白尿 13例 ,肝功能损害 7例 ,术后右下肢轻度肿胀 3例 ,右下肢局部麻木、疼痛 4例 ,右股动脉处可闻及杂音 3例。结论 :周围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安全、可行。并发症以血红蛋白尿 ,肝功能损害 ,股动、静脉损伤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周围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机械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灏 章翔 +3 位作者 刘卫平 姬西团 梁景文 王西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体内存活、增殖与分化,及其对小鼠机械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牙科钻制作小鼠运动区皮质机械性损伤模型。48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雌雄不拘,体质量为18~20g,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4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损...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体内存活、增殖与分化,及其对小鼠机械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牙科钻制作小鼠运动区皮质机械性损伤模型。48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雌雄不拘,体质量为18~20g,按体质量编号随机分为4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损伤后原位移植经鉴定确认的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3T3移植组(损伤后原位移植3T3细胞)、单纯损伤组(损伤后不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和空白对照组(仅施行麻醉),每组12只小鼠。于伤后第3天进行行为学检测;第10、30天行损伤区脑组织nestin及NF200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损伤后,获得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移植早期贴附于损伤区域且向周边组织呈浸润生长;移植后期Hoechst33342及NF200染色显示损伤区附近可见分化形成的神经元。单纯损伤组小鼠出现偏瘫症状;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植入神经干细胞后则症状减轻,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小鼠机械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神经干细胞移植 脑损伤 治疗 原位移植 机械性 分化 原代培养 实验研究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全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IFN—γ与其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传书 金伯泉 +2 位作者 汪美先 周永兴 李恩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1-203,共3页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急性期PBMC中T细胞比例下降,B细胞比例增加;急性期各种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恢复期。(2)急性期IFN—γ表达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恢复期,rHuIFN—γ阻断试验及正常人PBMC替代实验表明IFN—γMcAb为特异性识别;IFN—γ表达细胞主要包括T_4、T_8和NK细胞。急性期和恢复期IFN—γ表达的细胞分布未见明显变化。IFN—γ表达是细胞受抗原活化所致,而非病毒感染所诱生。(3)异型淋巴细胞除T、B细胞外,还有NK细胞,且T_8大于T_4。异型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PBMC。除去母细胞后的小细胞各种分化抗原表达基本接近正常人,但活化抗原高于正常人。(4)在病程中HLA—ABC、β2m未见明显变化。此结果对于阐明HFRS淋巴细胞群及亚群紊乱的本质及机理、异型淋巴细胞的本质和作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淋巴细胞亚群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发性斯皮茨痣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雷 杨励 +1 位作者 范雪莉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3-594,共2页
报告1例簇发性斯皮茨(Spitz)痣(良性幼年黑素瘤)。患儿男,10岁。1年前左耳郭出现1枚小丘疹,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将丘疹切除,术后2个月在手术切口周围出现数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片,部分皮损呈乳头瘤样。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 报告1例簇发性斯皮茨(Spitz)痣(良性幼年黑素瘤)。患儿男,10岁。1年前左耳郭出现1枚小丘疹,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将丘疹切除,术后2个月在手术切口周围出现数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片,部分皮损呈乳头瘤样。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Spitz痣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确诊为簇发性Spitz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皮茨 簇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健康教育程序 提高血液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付菊芳 李蕊 +2 位作者 白燕妮 王小方 方惠涛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2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程序 血液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穴位刺激对锂-匹罗卡品诱导性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津存 王卫东 +3 位作者 刘学东 夏峰 温晓妮 黄远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2,38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抑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锂-匹罗卡品诱导的致痫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刺激(电针刺激百会穴)组、非穴位刺激(电针刺激与百会穴相邻的非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抑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锂-匹罗卡品诱导的致痫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刺激(电针刺激百会穴)组、非穴位刺激(电针刺激与百会穴相邻的非穴位处)组和癫痫对照组,另选取未致痫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及穿梭箱避暗实验的方法测定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学习记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电针刺激百会穴可明显缩短致痫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寻找平台的时间(P<0.01),避暗实验潜伏期显著增加,出错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激 穴位 认知功能 癫痫 锂-匹罗卡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口腔护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颖 黄若宇 +4 位作者 斯晓明 葛乐 王九花 任军 潘伯荣 《护理研究》 2002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实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护理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教育探讨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武平 江会 苏春联 《护理研究》 2002年第8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