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临床信息辅助采集技术 深化临床信息系统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小刚 董秀珍 +3 位作者 王景明 刘立辉 肖静 任志刚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临床信息系统 信息采集 疾病分类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机制动态搜索的电阻抗成像方法研究
2
作者 施艳艳 崔严 +2 位作者 王萌 韩舒悦 刘镇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2,共11页
电阻抗成像(EIT)逆问题具有严重的非线性、病态性和不适定性,导致图像重建不准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机制动态搜索(MDS)的电阻抗成像方法.首先,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获得目标区域原始电导率分布矩阵,并将其作为多机制动... 电阻抗成像(EIT)逆问题具有严重的非线性、病态性和不适定性,导致图像重建不准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机制动态搜索(MDS)的电阻抗成像方法.首先,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获得目标区域原始电导率分布矩阵,并将其作为多机制动态搜索算法的输入信息;接着,在搜索空间中对候选解进行随机初始化,根据种群迁移和求偶行为对应的5种选择机制对电导率分布进行动态寻优,再采用目标函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将适应度值最小的候选解视为最优解;然后,利用最优解对原始电导率分布进行补偿,获得最优电导率分布;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最小的RMSE值,保持在0.15~0.4之间,最大的SSIM值,保持在0.55~0.85之间.与LBP、NR、Tikhonov正规化、TV和GA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成像质量最好,且在噪声影响下依然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准确图像重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图像重建 TIKHONOV正则化 电导率分布 多机制动态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颅脑电阻抗成像参考电压预测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施艳艳 李玉珠 +2 位作者 王萌 郑硕 付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317-4327,共11页
电阻抗层析成像(EIT)作为一种新兴可视化技术,可通过电导率分布变化的重建图像获得人体组织病理变化信息,为疾病检测提供了一种选择。在基于EIT的颅脑疾病检测中,为了准确获取差分成像图像重建所需的参考电压,提出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 电阻抗层析成像(EIT)作为一种新兴可视化技术,可通过电导率分布变化的重建图像获得人体组织病理变化信息,为疾病检测提供了一种选择。在基于EIT的颅脑疾病检测中,为了准确获取差分成像图像重建所需的参考电压,提出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的参考电压预测方法。通过研究所提方法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图像重建性能,验证所提方法对参考电压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此外,还研究了头皮、颅骨和脑组织电导率分别发生变化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计算模糊半径和相关系数对图像重建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一定电导率范围内和不同噪声水平下能够有效预测参考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图像重建 参考电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光光信道监测仪的串扰特性研究
4
作者 曾召利 肖立峰 +4 位作者 屈学民 龙开平 文峻 张晓军 刘渊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9,共3页
文章介绍了基于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IAOTF)的光信道监测仪(OCM)的滤波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声光OCM不对称旁瓣产生的原因以及由它引起的串扰,结果表明,波导双折射率沿器件中心向两端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旁瓣的产生,而OCM... 文章介绍了基于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IAOTF)的光信道监测仪(OCM)的滤波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声光OCM不对称旁瓣产生的原因以及由它引起的串扰,结果表明,波导双折射率沿器件中心向两端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旁瓣的产生,而OCM串扰的大小不仅与旁瓣的位置有关,还与旁瓣的强度有关,通过采用一种准共线级联结构可以有效地压缩旁瓣,大大降低OCM的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道监测仪 旁瓣 集成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硬性内窥镜光效性能的弦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冬 侯纯伟 +2 位作者 孙志辉 姬军 李咏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581,共6页
针对医用硬性内窥镜的质量检测提出了一种检测内窥镜光效能的方法。首先,利用内窥镜质量检测装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mesh变换,定性观察图像;然后,对图像做灰度变换及二值化处理,找到过圆心的弦线并做出plot曲线;最后,对plot曲线进行... 针对医用硬性内窥镜的质量检测提出了一种检测内窥镜光效能的方法。首先,利用内窥镜质量检测装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mesh变换,定性观察图像;然后,对图像做灰度变换及二值化处理,找到过圆心的弦线并做出plot曲线;最后,对plot曲线进行拟合分析,计算求得内窥镜横向及纵向边缘中心比和视场亮度差异率,并对计算所得横纵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若干国内外内窥镜的测试实验表明,国内内窥镜视场亮度差异率横纵向相关性较好,相关值均在0.908 5以上且相关性与亮度无关;进口内窥镜边缘中心比横纵向相关性比较好,在0.656 5以上。另外,视场亮度差异率与亮度成正比,边缘中心比范围基本保持稳定。得到的结果显示:弦线法可准确地评价内窥镜的光效性能,能够计算视场亮度差异率。该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医用硬性内窥镜光效性能的检测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内窥镜 弦线检测法 光效性能检测 质量检测 视场亮度 plo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