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葳 李泽争 +3 位作者 韩国锋 陆石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62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生化指标、内瘘使用寿命及失功率进行比较,留取2组患者中行AVF重建术时的头静脉血管组织进行HE染色并测量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龄(55.14±6.58)月、首次内瘘使用时间平均为(28.78±6.38)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对2组患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糖尿病肾病组CRP(11.75±1.21)mg/L、PLT(207.00±10.28)×109/L,对照组CRP(5.68±3.16)mg/L、PLT(176.20±8.78)×109/L,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超声显示,糖尿病肾病组腕关节上方3cm处头静脉平均血管内径为(2.01±0.11)mm,明显小于对照组(2.38±0.12)mm。4随着内瘘生存时间的延长,各组血管内膜厚度逐渐增加,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内膜增生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血管内膜增生明显,C-反应蛋白、血小板水平对内瘘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国香 韩国锋 王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由于少尿甚至无尿,必须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否则长期水负荷过重会导致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心衰,甚至猝死。MHD患者常因口腔干燥、口渴等不适症状而大量饮水,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影响因素 口渴 终末期肾脏病 急性肺水肿 治疗方式 水分摄入 口腔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葳 于秀峙 +1 位作者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CV)将患者分为高SBPV组(SBP-CV≥9.48)和低SBPV组(SBP-CV<9.48),分析透析过程中BPV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 rate,IDWG%)水平与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我们以IDWG%的均值(4.1%)作为节点,将MHD患者分为高IDWG%组(IDWG%≥4.1%)和低IDWG%组(IDWG%<4.1%)进行分析。结果与低SBPV组相比,高SBPV组女性患者比例更大,脱水量更多,IDWG%更高(性别:χ2=2.133,P=0.048;超滤量:t=2.667,P=0.008;IDWG%:t=2.265,P=0.025);与高SBPV组相比,低SBPV组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降低(Alb:t=2.416,P=0.017;LDL-C:t=2.317,P=0.022);以SBP-CV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IDWG%、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与SBP-CV呈正相关(IDWG%:β=0.194,P=0.008;糖尿病:β=0.179,P=0.015;Alb:β=0.166,P=0.023)。在高IDWG%组中,透析龄、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ia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DBP-CV)均明显高于低IDWG%组(透析龄:t=2.265,P=0.025;血磷:t=3.763,P<0.001;PTH:t=2.707,P=0.007;SBP-CV:t=3.831,P<0.001;DBP-CV:t=2.087,P=0.038),而年龄小于低IDWG%组(t=2.696,P=0.008);高IDWG%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异程度更大,更易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结论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是血压变异性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有助改善血压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性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葳 周巍 +2 位作者 韩国锋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腹膜透析( PD)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老年P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接受PD治疗的112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腹膜透析( PD)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老年P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接受PD治疗的112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另随机选取同时期70例老年长期PD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PD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为感染、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组患者舒张压、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HD)转PD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为导致老年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强调感染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注意HD转PD老年患者的治疗,提高透析质量,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膜透析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老年尿毒症患者两种透析方式的营养状况评估
5
作者 王葳 韩国锋 +1 位作者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营养不良是老年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估老年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3例老年透析患者(年龄>65岁)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肌肉指数,并应用生化电阻抗进行相关参数指标... 目的:营养不良是老年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估老年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3例老年透析患者(年龄>65岁)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肌肉指数,并应用生化电阻抗进行相关参数指标的评估。结果:老年PD患者Alb水平(30.97±5.47)g/L明显低于Hb患者(35.26±0.61)g/L,而TC水平为(4.50±0.14)mmol/L、TG水平为(2.11±0.18)mmol/L,高于Hb患者TC(3.92±0.11)mmol/L、TG(1.52±0.10)mmol/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电阻抗测量联合肌肉指数结果提示,与HD组相比,PD组患者ECW/TBW=0.49±0.08,显著升高(P<0.05),而体重指数及体脂含量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老年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估,其相关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评判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老年PD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脂血症及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