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朱晓峰 张金元 +3 位作者 许龙根 张兰 阎利 乐园罗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6期310-313,共4页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相关因素。方法①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66例ESRD维持性H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②分析一般情况、透析情况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相关因素。方法①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66例ESRD维持性H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②分析一般情况、透析情况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以及内瘘手术次数的患者KDQOL-SF分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P<0.01,P<0.05,P<0.01,P<0.01),60岁以上、未就业、文化程度较低、医疗负担较大、内瘘手术次数多的ESRD维持性H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未发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与KDQOL-SF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内瘘手术次数均对ESRD维持性HD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机制研究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葳 姜燕 +2 位作者 王巍巍 陆石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透析人数的逐渐增多及透析时间的延长,内瘘功能丧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血透患者住院和施行手术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内膜增生造成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 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透析人数的逐渐增多及透析时间的延长,内瘘功能丧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血透患者住院和施行手术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内膜增生造成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内膜增生机制尚不明确,针对自体血管内瘘与移植血管内瘘狭窄进行的临床实验阶段和新疗法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转化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狭窄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葳 李泽争 +3 位作者 韩国锋 陆石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62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生化指标、内瘘使用寿命及失功率进行比较,留取2组患者中行AVF重建术时的头静脉血管组织进行HE染色并测量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龄(55.14±6.58)月、首次内瘘使用时间平均为(28.78±6.38)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对2组患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糖尿病肾病组CRP(11.75±1.21)mg/L、PLT(207.00±10.28)×109/L,对照组CRP(5.68±3.16)mg/L、PLT(176.20±8.78)×109/L,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超声显示,糖尿病肾病组腕关节上方3cm处头静脉平均血管内径为(2.01±0.11)mm,明显小于对照组(2.38±0.12)mm。4随着内瘘生存时间的延长,各组血管内膜厚度逐渐增加,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内膜增生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血管内膜增生明显,C-反应蛋白、血小板水平对内瘘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血管转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陆石 田军 +5 位作者 韩国锋 于秀峙 胡大勇 孙晶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0期543-545,549,共4页
目的 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 1例失败 ,其穿刺使用率为 97.8% ... 目的 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 1例失败 ,其穿刺使用率为 97.8% ,透析血流量达 180~ 2 5 0ml/min ,1~ 3年通畅率桡动脉转位术略高于其他两种转位术 ,血管转位内瘘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 1.1%、血栓形成4 .3%、吻合口狭窄 1.1%和瘤样扩张 5 .4 % ,1~ 3年通畅率分别为 84 .9%、73.1%和 6 2 .4 %。结论 前臂血管转位内瘘对大多数的病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能够用于前期经多次血管通路操作的患者 ,在常规内瘘不能建立时优先于肘窝内瘘、上臂内瘘和血管移植内瘘被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血管转位 自体动静脉内瘘 桡动脉转位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腹膜透析模式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史文洁 刘云 +9 位作者 王青尔 周婷婷 刘国香 卜玲 肖爱萍 赵烨 程光敏 刘文燕 周英 俞雨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针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e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模式下的相关影响因素讨论已有文献报道。文中旨在探讨CAPD模式与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对... 目的针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e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模式下的相关影响因素讨论已有文献报道。文中旨在探讨CAPD模式与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对比。方法组织来自于3个省份8家医院的腹膜透析中心经培训合格的透析专职人员,在统一时间段内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调研。针对调研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睡眠质量得分、实验室检查、透析充分性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最终纳入来自8家医院的325名腹膜透析患者。其中CAPD与DAPD组分别为177和148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APD及DAPD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得分分别为(6.88±2.43)和(6.71±2.6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常模(3.88±2.52)分。DAPD患者睡眠潜伏期长,但CAPD患者由于容量负荷更易出现夜间早醒或易醒以及夜间如厕、咳嗽、打鼾等睡眠紊乱症状(P=0.032)。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低于正常成人,且CAPD与DAPD透析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状态,以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睡眠障碍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炎症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及生物电阻抗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伟锋 王会玲 +3 位作者 李红仙 刘楠梅 韩国锋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分析伴随微炎症状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构成及与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患者116例,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5 mg/L<CRP<30 mg/L为微炎症...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分析伴随微炎症状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构成及与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患者116例,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5 mg/L<CRP<30 mg/L为微炎症状态组(A组);CRP≤5 mg/L为非微炎症状态组(B组)。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估营养状态,采集生化指标;BIA测量人体构成,分析基本能量代谢率、非脂肪质量(fat-free mass,FFM)、总体水分(total body water,TBW)、细胞内水(intra cellular volume,ICV)等,计算总体肌肉含量(total-body and limb muscle mass,TBMM)。CRP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GF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SGA评分(4.37±1.15)低于B组(5.26±1.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于低于B组(P<0.01),两组间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A组实际体重为(53.67±8.20)kg,明显低于BIA提示的目标体重(60.64±9.51)kg,A组的基本能量代谢率、TBW和ICV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的TBMM为(19.87±4.06)kg明显低于B组(21.55±3.80)kg。结论: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可引起整体营养状态欠佳,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更难达标,生物电阻抗检测表现为基本能量代谢率、TBW、ICV、TBMM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微炎症状态 营养不良 生物电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能量消耗状态 被引量:22
7
作者 桂志红 吴凌慧 +5 位作者 王会玲 彭健韫 张小如 廖益飞 项美娟 兰乐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方法:对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方法:对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同时将所有PD患者按原发病的不同分为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其他继发性肾病组评估比较不同组别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1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3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61例,其他继发性肾病组26例。四组间MQSGA、MIS、Hs-CRP、TNF-α、IL-6、Scr、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相比,MQSGA分值更高(P=0.007)、MIS分值更高(P=0.003);糖尿病肾病组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相比较,MQSGA分值更高(P=0.001)、MIS分值更高(P=0.002),血肌酐水平更低(P=0.035),铁蛋白水平更低(P=0.025);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继发性肾病组相比铁蛋白水平更低(P=0.007)。但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处于严重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腹膜透析 蛋白能量消耗状态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时高糖皮质激素通过激活Atrogin-1、MuRF-1引起骨骼肌萎缩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会玲 桂志红 +1 位作者 许烨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目的:瘦体质量丢失和肌肉消耗状态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并发症,并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本研究观察CKD模型小鼠骨骼肌合成和分解代谢,分析肌肉特异性E3连接酶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在肌萎缩中的作用,探讨CKD肌肉消耗的病理机制。... 目的:瘦体质量丢失和肌肉消耗状态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并发症,并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本研究观察CKD模型小鼠骨骼肌合成和分解代谢,分析肌肉特异性E3连接酶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在肌萎缩中的作用,探讨CKD肌肉消耗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制作小鼠CKD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同位素14+C-苯丙氨酸掺入法检测肌肉蛋白合成,酪氨酸释放率分析检测肌肉分解代谢,组织病理学检测胫骨前肌横截面积并计算肌纤维面积分布图,Northern blot检测Atrogin-1和肌环指蛋白-1(MurF-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及Akt/FOXO1信号通路,Elisa方法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结果:造模1月后,CKD小鼠体重和骨骼肌重量明显下降,形态学表现为胫骨前肌横截面积减少,肌纤维面积分布图明显左移;蛋白质代谢方面显示肌肉蛋白分解增加明显,蛋白质合成代谢亦轻度下降,肌肉组织的Atrogin-1和MuRF-1mRNA表达明显上调,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13倍,CKD的代谢状态可导致骨骼肌组织Akt/FOXO1信号途径异常。结论:CKD时骨骼肌分解代谢旺盛,肌萎缩关键基因表达升高,致Akt/FOXO1信号途径异常,结果引起的肌肉萎缩,而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骼肌 蛋白合成/分解 糖皮质激素 ATROGIN-1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cl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孵育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燕 王葳 +3 位作者 李泽争 程劲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14-117,I0003-I0005,共7页
目的:建立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模型,尾静脉输注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DSC)及黄芪甲苷孵育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Ast-hADSC),探讨其对AKI小鼠肾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应用PKH26标记hADSC及Ast-hADSC;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nor... 目的:建立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模型,尾静脉输注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DSC)及黄芪甲苷孵育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Ast-hADSC),探讨其对AKI小鼠肾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应用PKH26标记hADSC及Ast-hADSC;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normal组、model组、hADSC及Ast-hADSC干预组),干预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建立AKI模型,于建模后24 h尾静脉输注100μl hADSC及Ast-hADSC悬液,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留取建模后24 h及静脉输注后1 d、3 d、7 d、14 d小鼠血清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Scr、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观察hADSC及Ast-hADSC在小鼠肾组织的分布。结果:模型组小鼠Scr、BUN、肾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区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细胞干预组,其中Scr、BUN分别在第3天、第7天达到最高值,肾小管损伤严重;相同时间点Ast-hADSC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区域较hADSC组明显降低,至14 d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激光共聚焦显示PKH26标记的hADSC及Ast-hADSC于14 d在小鼠肾组织有少量表达,其中少量红色荧光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呈融合状态。结论:hADSC移植可减轻AKI小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经Ast孵育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ADSC对受损肾组织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顺铂 黄芪甲苷 脂肪源性干细胞 ASTRAGAL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低创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皋岚雅 焦成文 +1 位作者 蔡珍福 王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施行低创胆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小切口胆囊切除基础上,应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873例,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网篮取石58例,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931例小切口胆道手术未放置T管,均获得满意的低创效...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施行低创胆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小切口胆囊切除基础上,应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873例,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网篮取石58例,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931例小切口胆道手术未放置T管,均获得满意的低创效果,平均术后7d出院。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结石残留及胆道梗阻发生。结论在小切口胆道手术中应用胆道镜可使胆道手术低创化,效果确切。选择性一期缝合胆总管或经胆囊管胆道镜网篮取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不放置T管引流,避免了与T管伴随的并发症,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纤维胆道镜 胆总管探查 低创手术 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周巍 王葳 +2 位作者 韩国锋 孙晶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1期600-605,共6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探寻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讨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腹膜透析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探寻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讨论减少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腹膜透析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腹膜透析的患者,并除外维持性腹膜透析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的转归及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分析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腹膜转运特性、营养状况等。结果共84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1位,为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患者的平均腹膜透析龄为18.63±20.35月。至2011年12月底,继续腹膜透析246例(29.2%),死亡296例(35.2%),转血液透析152例(18.1%),肾移植64例(7.6%),失访83例(9.9%)。心血管事件是首位死亡原因(41.6%);其次为感染(33.0%),包括肺部感染(23.2%)和腹膜炎(9.8%);第3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事件(9.5%)。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59.2%);然后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25.7%);透析不充分(7.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死亡的危险因素是老龄(HR:1.06,P<0.01);糖尿病(HR:1.88,P<0.01);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HR:1.49,P<0.01);低白蛋白血症(HR:2.44,P<0.01);血C反应蛋白增高(HR:2.07,P<0.01);低肌酐清除率(HR:1.89,P<0.05);腹膜高转运状态(HR:2.28,P<0.01)。结论在我中心,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死亡,其次是转至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是第1位的死亡原因,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是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老龄、糖尿病、由血液透析转至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腹膜高转运状态者有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转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秀峙 陆石 +3 位作者 张金元 王巍巍 范灵灵 邹水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采用SF-36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四肢远端的麻木与烧灼感"、"自发性疼痛"、"膝腱反射消失"、"四肢感觉减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腓总神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量表中"SF-36总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甲钴胺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 甲钴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和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 被引量:35
13
作者 桂志红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0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和MIS,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微炎症指标,并分析MIS对营养不良-炎症状态的评价效能及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98例。按照MQSGA标准,营养不良者96例,占97.96%,其中轻度64例,占65.31%,中度27例,占27.55%,重度5例,占7.10%。按照MIS标准,98例P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其中轻度52例,占53.06%,中度39例,占39.80%,重度7例,占7.14%。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微炎症状态越严重。MIS与PD患者贫血指标、营养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炎症指标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高于MQSGA。结论 MIS可准确评估和判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亦愈加严重,且高龄患者具有较高的MIS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改良主观营养评估 维持性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国香 韩国锋 王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由于少尿甚至无尿,必须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否则长期水负荷过重会导致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心衰,甚至猝死。MHD患者常因口腔干燥、口渴等不适症状而大量饮水,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影响因素 口渴 终末期肾脏病 急性肺水肿 治疗方式 水分摄入 口腔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李芮 王会玲 +3 位作者 胡伟锋 刘楠梅 李燕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为提高DKD中医辨证精准水平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DKD患者,根据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e GFR)分为3期:即早期DKD、进展期DKD、终末期DKD,收集各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为提高DKD中医辨证精准水平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DKD患者,根据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e GFR)分为3期:即早期DKD、进展期DKD、终末期DKD,收集各期患者主证和兼证的主要临床表现,通过描述性统计研究方法,对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本研究制定的DKD分期标准,发现早期DKD处于微蛋白尿期,肾功能轻度受损,进展期出现临床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处于CKD3B期;终末期则以肾功能严重衰竭为主。三期中医证候分布各有特点:早期DKD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并可兼杂血瘀证;进展期DKD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和水湿盛多见;终末期DKD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并呈血瘀、水湿、痰浊兼杂重症。随着DKD临床蛋白尿水平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加剧,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也随之增多。结论:随着DKD临床蛋白尿水平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加剧,不同DKD分期的中医症状出现频次增加、严重程度加剧,辨证分型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症状 脉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骼肌消耗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婷婷 王会玲 +3 位作者 陆石 田军 胡伟锋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582-585,I0002,共5页
目的: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营养状态及骨骼肌消耗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依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微炎症状组(CRP≥5 mg... 目的: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营养状态及骨骼肌消耗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依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微炎症状组(CRP≥5 mg/L)、非微炎症状态组(CRP<5 mg/L)。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采集人体测量学数据,收集临床生化指标,Elisa方法检测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核磁共振(MRI)图像分析测量患者右下肢骨骼肌含量,分析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结果:微炎症状态组的体重和体质量指数略低于非微炎症状态组,但SGA分值、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炎症状态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但TNF-α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略低于非炎症状态组,血脂、电解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显示两组患者的肌肉组织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皮下脂肪分布不均匀,局部变薄,但微炎症状态组的肌肉萎缩更显著,肌肉横截面积(CSA)降低(P<0.05)。结论:持续性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导致的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引起血透患者营养指标降低,使血红蛋白更难达标,并加剧透析相关性骨骼肌消耗。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引起或加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营养不良 骨骼肌消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导管插入系统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大国 沈杰 言勇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机器人辅助导管插入是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此系统主要由导丝进给与检测装置、力反馈装置、成像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目前对主动导管系统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其高昂成本难以在短期内普及用于国内临床。而研究较少且成... 机器人辅助导管插入是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此系统主要由导丝进给与检测装置、力反馈装置、成像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目前对主动导管系统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其高昂成本难以在短期内普及用于国内临床。而研究较少且成本相对较低的被动导管系统,则为国内的研究和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导管插入(插管) 力反馈 图像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国锋 张金元 +1 位作者 陆石 李颖则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6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心脏手术后AR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心脏手术后ARF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引起ARF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低血压50例(46.3%),其他16例,42例病因...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心脏手术后AR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心脏手术后ARF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引起ARF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低血压50例(46.3%),其他16例,42例病因不明。肾功能恢复47例(43.5%),患者存活38例(占35.2%),死亡70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33例,心源性死因26例,其他11例。ForwardCox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功能不全脏器数、少尿、持续低血压和是否透析与死亡明显相关。结论心源性低血压是心脏手术后ARF的主要病因,多数患者死于MODS和心脏并发症;功能不全的脏器多、少尿、持续性低血压和不透析预示死亡率增加;少尿患者及时透析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心脏手术 病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葳 于秀峙 +1 位作者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CV)将患者分为高SBPV组(SBP-CV≥9.48)和低SBPV组(SBP-CV<9.48),分析透析过程中BPV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 rate,IDWG%)水平与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我们以IDWG%的均值(4.1%)作为节点,将MHD患者分为高IDWG%组(IDWG%≥4.1%)和低IDWG%组(IDWG%<4.1%)进行分析。结果与低SBPV组相比,高SBPV组女性患者比例更大,脱水量更多,IDWG%更高(性别:χ2=2.133,P=0.048;超滤量:t=2.667,P=0.008;IDWG%:t=2.265,P=0.025);与高SBPV组相比,低SBPV组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降低(Alb:t=2.416,P=0.017;LDL-C:t=2.317,P=0.022);以SBP-CV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IDWG%、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与SBP-CV呈正相关(IDWG%:β=0.194,P=0.008;糖尿病:β=0.179,P=0.015;Alb:β=0.166,P=0.023)。在高IDWG%组中,透析龄、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ia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DBP-CV)均明显高于低IDWG%组(透析龄:t=2.265,P=0.025;血磷:t=3.763,P<0.001;PTH:t=2.707,P=0.007;SBP-CV:t=3.831,P<0.001;DBP-CV:t=2.087,P=0.038),而年龄小于低IDWG%组(t=2.696,P=0.008);高IDWG%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异程度更大,更易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结论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是血压变异性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有助改善血压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性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透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民 陆石 徐忠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417-420,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功能。结果:716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中514例内瘘功能正常,202例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功能。结果:716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中514例内瘘功能正常,202例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静脉内瘘 自体血管 并发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