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323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玉良 刘晨 +2 位作者 丁冬 康凯 何莹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42-4144,共3页
目的:研究总结静脉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三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323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Ⅰ组:116例,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102例,硬膜外阻滞麻醉。Ⅲ组:105例,丙泊酚静... 目的:研究总结静脉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三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323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Ⅰ组:116例,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102例,硬膜外阻滞麻醉。Ⅲ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Ⅰ组、Ⅱ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Ⅰ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Ⅲ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Ⅱ、Ⅲ组之间(P<0.05),Ⅱ组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度较麻醉前下降(P<0.05),心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增加。Ⅲ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Ⅰ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Ⅰ、Ⅲ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麻醉 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静脉麻醉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
2
作者 张玉良 黄涛 +1 位作者 张波 乔少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5例,随机分为3组:A组114例,诱导麻醉用异丙酚2 mg/kg;B组107例,依托咪酯0.4 mg/kg诱导;C组104例,25 g/L硫喷妥钠5 mg/kg诱导。... 目的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5例,随机分为3组:A组114例,诱导麻醉用异丙酚2 mg/kg;B组107例,依托咪酯0.4 mg/kg诱导;C组104例,25 g/L硫喷妥钠5 mg/kg诱导。其他诱导药物相同。维持麻醉用10 g/L普鲁卡因,0.8 g/L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48 h内双盲法观察呕吐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47.4%、56.1%、45.2%(P>0.05)。不同时间段呕吐发生情况,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以术后6 h以内发生最低(P<0.01),且显著少于依托咪酯组(P<0.01);6-12 h异丙酚组最高,硫喷妥钠组次之(组内不同时间段均为P<0.01),但该时间段三组间无差异。依托咪酯组术后24 h内相对均衡。结论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抗呕吐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高征产妇产时和产后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双 李云宁 +1 位作者 徐苑苑 都大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83-684,共2页
关键词 妊高征 后循环 产时 产后 产妇分娩 硬膜外分娩镇痛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常见 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药毒性致术后神经损害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都大伟 刘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局麻药 毒性 术后 神经损害 麻醉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高征产妇产时、产后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云宁 王双 +1 位作者 徐苑苑 都大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 镇痛作用 妊高征 产妇 产时 产后 血浆一氧化氮 内皮素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许性低血压联合延迟性液体复苏对胃黏膜pH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6
作者 刘涛 尹尧 +1 位作者 丁冬 都大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延迟液体复苏指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给予小容量液体复苏,在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内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积极复苏带来的不良反应[1]。动物试验表明延迟液体复苏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再出血量及并发症[2]。胃黏膜pH(pHi)... 延迟液体复苏指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给予小容量液体复苏,在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内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积极复苏带来的不良反应[1]。动物试验表明延迟液体复苏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再出血量及并发症[2]。胃黏膜pH(pHi)和二氧化碳分压(PgCO2)反映肠道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病理损害及全身组织的氧合状态,与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 液体复苏 胃黏膜PH 延迟性 低血压 容许性 血流灌注 肠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