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抽动障碍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中原 胡晓红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抽动障碍通常在儿童期发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部分可持续至成年期。抽动障碍可导致患儿产生社交障碍、身体不适或情绪问题,且常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在校表现。截至目前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 抽动障碍通常在儿童期发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部分可持续至成年期。抽动障碍可导致患儿产生社交障碍、身体不适或情绪问题,且常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在校表现。截至目前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微生物群是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两者的关系被广泛研究。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对目前以肠道微生物群为靶点的干预性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儿童 肠道微生物群 微生物-肠-脑轴 粪微生态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心动图自动识别瓣膜反流
2
作者 郭马特 宋艳杰 +6 位作者 石婵 孙诗敏 马佳 刘博罕 王秋霜 张丽伟 杨菲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月1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562例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测试集,其中二尖瓣反流378例,主动脉瓣反流223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切面分类模型和瓣膜反流识别模型,分析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切面分类的效能。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切面分类模型可自动识别诊断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反流的2个切面,对胸骨旁长轴彩色多普勒切面和心尖四腔二尖瓣彩色多普勒切面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1.00和0.93;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47,特异度为0.852,准确度为0.849,曲线下面积为0.930。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主动脉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61,准确度为0.859,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 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瓣膜反流,具有成为心脏瓣膜病筛查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石超会 郭二芳 +3 位作者 张树华 冯蕾 李宁 林伟群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对两组分别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及耻骨直肠肌SWE成像,记录两组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瓦式动作(Valsalva)后膀胱颈在Y轴方向上的下移距离(Y_(Δ))、膀胱颈的位移(BND)、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PUA2);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PR)杨氏模量值(E_(1))、最大缩肛状下PR杨氏模量值(E_(3))。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经会阴二维超声、SWE是否存在差异,建立多指标预测模型,同时描绘预测模型及单一指标诊断SUI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各指标诊断SUI的功效。结果两组年龄、Y_(Δ)、BND、PUA2、E_(1)、E_(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I的诊断函数为PRESUI=0.791×Y_(Δ)+0.198×PUA2+0.549×E_(1)-0.189×E_(3)-41.192。PUA2、Y_(Δ)、E_(1)、E_(3)及预测模型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值高于PUA2、Y_(Δ)、E_(1)、E_(3)(Z=-5.048、-3.374、-3.978、-7.047,均P<0.05)。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为0.997(95%CI:0.992~1.000),最佳截断值为0.73时,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100.0%。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及SWE能够实时、直观地反映受检者盆底结构的解剖及功能状态,Y_(Δ)、PUA2、E_(1)、E_(3)及预测模型均可作为SUI的诊断指标,预测模型诊断SUI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耻骨直肠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动态影像识别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步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 眭亚楠 +9 位作者 王铖 张浩冲 蔡志威 张权磊 张宇 夏天天 祖潇然 黄一健 黄从书 李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智能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NK1基因新发突变1例报告
5
作者 张媛媛 李中原 胡晓红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65-468,475,F0002,共6页
分析1例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的临床特点、诊疗流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皮肤黄染,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比例达30%。基因测序患儿ANK1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母亲同样位点突变,且有类似病史。该基... 分析1例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的临床特点、诊疗流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皮肤黄染,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比例达30%。基因测序患儿ANK1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母亲同样位点突变,且有类似病史。该基因突变位点未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tic Mutation Database,HGMD)收录,无文献报道,为新发突变。HS临床表型无特异性,在新生儿早期主要表现为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贫血。基因检测是发现Coombs阴性的新生儿和婴儿溶血性贫血病因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1基因 新发突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合理选择单/双通道内镜下脊柱手术技术
6
作者 李振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目前,国际主流脊柱内镜下手术技术体系包括单通道全内镜技术体系(uni-portal full-endoscopic spine surgery,UFESS)和双通道内镜技术体系(biport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BESS)。UFESS使用的全内镜整合了外科手术关键要素,包括光... 目前,国际主流脊柱内镜下手术技术体系包括单通道全内镜技术体系(uni-portal full-endoscopic spine surgery,UFESS)和双通道内镜技术体系(biport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BESS)。UFESS使用的全内镜整合了外科手术关键要素,包括光源、摄像、盐水灌洗出入通道以及器械工作通道为一体,集成度高,仅需要经单手术通道即可完成手术。BESS使用的内镜仅仅提供光源、摄像,内镜工作鞘扮演盐水灌洗入水通道,而器械工作通道需要另取手术切口进行,器械通道同时扮演盐水灌洗出口通道。两种脊柱内镜技术均被临床证实是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全内镜 双通道内镜 椎间盘摘除术 椎管减压术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42例患者的护士工作负荷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巧灵 高远 +2 位作者 黄静 程艳爽 马燕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负荷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4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天的相同时间段,由责任班护士(n=53)使用汉化版工作负荷感知量表完成对其护...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负荷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4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天的相同时间段,由责任班护士(n=53)使用汉化版工作负荷感知量表完成对其护理工作负荷感知自评,并由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者对442名患者当日获得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同行评价,分析责任班护士的工作负荷感知与护理工作质量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护士工作负荷评分为27(19,36)分,护理质量评分为83.67(79.67,86.67)分,不同年龄、性别、病情、护理等级、科室的患者,其护士的工作负荷、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工作负荷总分与护理质量呈负相关(r=-0.43,P<0.01),除自我表现要求以外的其他5项工作负荷评价指标均与护理质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感知的工作负荷对护理质量存在负向影响,提示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个体主观感受,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促进护理工作的高质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负荷 护理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利平 胡晓红 李中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儿童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并不罕见,可能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或者引起主观不适、疼痛或损伤。部分患儿经过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抽动。本文对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享最新的观点和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并不罕见,可能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或者引起主观不适、疼痛或损伤。部分患儿经过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抽动。本文对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享最新的观点和结论,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改善患儿病情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发病机制 儿童 遗传 神经递质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的研究
9
作者 马佳 张丽伟 +7 位作者 马永江 郭马特 孙诗敏 张梅青 王秋霜 宋艳杰 石婵 杨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主动脉瓣狭窄且至少有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间隔≥1年)患者96例,根据主动脉... 目的 探讨在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进展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主动脉瓣狭窄且至少有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间隔≥1年)患者96例,根据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72例,中度狭窄组14例和重度狭窄组10例,所有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峰值流速(peak transvalvular velocity, Vmax)、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肺动脉收缩压等参数,分析基线及随访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及年进展率。结果 轻、中、重度狭窄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Vmax、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逐渐升高(P<0.05,P<0.01)。轻度狭窄组Vmax、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低于中、重度狭窄组,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随访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明显高于随访前(P<0.05,P<0.01)。轻、中度狭窄组随访后Vmax明显高于随访前(P<0.01);重度狭窄组随访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随访前(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Vmax年进展率、肺动脉收缩压年进展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年进展率绝对值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年进展率明显逐渐升高[(2.30±1.77)mm Hg/y vs(2.40±1.18)mm Hg/y vs(6.08±1.70)mm Hg/y,P<0.05]。结论 随着基线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的增加,心脏结构及功能明显变化,随访前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越重,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主动脉瓣平均跨膜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年进展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吴瑛 王大伟 +5 位作者 李军 许贤杰 高志丹 李鸿雁 张勇 刘鹏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6-53,I0005,共9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运动训练后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二氢杨梅素(100mg/kg·d)+运动组(DHM组)。干预期4周,同时进行运动训...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运动训练后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二氢杨梅素(100mg/kg·d)+运动组(DHM组)。干预期4周,同时进行运动训练,每天1小时。训练结束后的次日,EG组和DHM组进行一次坡度为0、速度为18 m/min、持续90 min的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24小时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骨骼肌线粒体酶复合体Ⅰ和Ⅱ的活性,观察骨骼肌病理学组织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与EG组相比,DHM组小鼠骨骼肌形态改变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DHM显著抑制了运动后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CK和LDH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了骨骼肌T-SOD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M显著增加小鼠骨骼肌沉默调节蛋白3(SIRT3)、雌激素相关受体α(EE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的表达。结论DHM有助于减轻小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DHM可激活肌肉SIRT3信号通路,促进大强度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抗体状态预测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ATA复发风险分层
11
作者 葛乃侨 王月香 +4 位作者 兰雨 姜波 李墨琳 邢光辉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896,共6页
目的基于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和桥本甲状腺炎特异性抗体状态,预测2015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复发风险分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479例甲状... 目的基于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和桥本甲状腺炎特异性抗体状态,预测2015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复发风险分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4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共存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分为训练组327例及验证组15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ATA高复发风险分层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筛选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布里尔评分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结节恶性多灶(OR=3.812,95%CI 1.275~11.397,P=0.017)、结节接触被膜(OR=8.012,95%CI 1.647~38.972,P=0.010)、微钙化(OR=4.220,95%CI 1.302~13.678,P=0.016)、纵横比>1(OR=4.017,95%CI 1.286~12.548,P=0.017)、结节血流丰富(OR=6.120,95%CI 2.225~16.832,P<0.001)、结节最大径≥1 cm(OR=4.784,95%CI 1.360~16.833,P=0.015)、腺体呈典型桥本回声(OR=0.114,95%CI 0.039~0.330,P<0.001)、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单阳性(OR=0.088,95%CI 0.006~1.299,P=0.077)是高复发风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95%CI 0.911~0.972)和0.933(95%CI 0.878~0.990),两组校准曲线均拟合良好,布里尔评分分别为0.054和0.058,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基于超声特征联合抗体状态的术前预测模型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共存患者ATA复发风险分层具有良好的效能,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抗体 复发 风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的构建与预测价值
12
作者 郭二芳 冯蕾 +3 位作者 石超会 林伟群 李宁 张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50-154,共5页
目的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构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44例女性SUI患者为SUI组,同期92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经... 目的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构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44例女性SUI患者为SUI组,同期92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指标对女性SU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SUI组年龄高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膀胱颈下移距离、膀胱颈位置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PUA)、肛提裂孔面积(LHA)、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E_(1))高于非SUI组,最大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E_(3))、最大缩肛状态下与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之差(ΔE)低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A、LHA、E_(1)、E_(3)、ΔE是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方程为:Logit(P)=0.151×PUA+0.602×LHA+0.814×E_(1)-0.154×E_(3)-0.147×ΔE-57.031。预测模型预测女性SU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UA、LHA、E_(1)、E_(3)、ΔE单独预测。结论经会阴多模态超声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女性SUI患者盆底结构的解剖及功能变化;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多模态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肛提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玲 双峰 +5 位作者 闫红莲 韩露 赵岚 杨迪 彭祥 翁土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3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9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联合组)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多学科诊疗计划由骨科医生、内科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营养师共同制订。1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传统组)采用单一骨科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比较两组骨折类型、入路、假体类型、术前Harris评分、年龄和性别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多学科治疗,不仅可以加快术前检查的效率,减少术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下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多学科诊疗 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髋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冲击载荷下头部损伤与防护研究进展
14
作者 常利军 陈泰伟 +1 位作者 王天昊 蔡志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6,共9页
战场环境下士兵受到弹体(子弹、爆炸破片等)冲击的威胁,佩戴头盔不仅能防止头部产生贯穿伤,还能有效减轻头部损伤。文章聚焦弹体冲击载荷下头部损伤与防护热点问题,综述国内外科研团队在头部损伤方面采用的研究方法、弹体冲击载荷下的... 战场环境下士兵受到弹体(子弹、爆炸破片等)冲击的威胁,佩戴头盔不仅能防止头部产生贯穿伤,还能有效减轻头部损伤。文章聚焦弹体冲击载荷下头部损伤与防护热点问题,综述国内外科研团队在头部损伤方面采用的研究方法、弹体冲击载荷下的头部非贯穿伤机制和头部损伤评价标准。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等方面总结了现有评价标准现状,评述了各类研究方法、损伤机制、评价标准的适用性与优缺点,并重点讨论了头盔防护性能等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战场环境下弹体冲击致头部损伤与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综述内容可为战场士兵损伤评价及头盔防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冲击 颅脑损伤 头部有限元模型 假人模型 头部损伤准则 头盔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营养因子-1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菲娅 张冬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7-602,共6页
心肌营养因子-1(CT-1)作为白介素-6超家族细胞因子的重要一员,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上具有多种效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体内多个脏器均有表达。现已证实CT-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CT-1与肿瘤,骨代... 心肌营养因子-1(CT-1)作为白介素-6超家族细胞因子的重要一员,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上具有多种效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体内多个脏器均有表达。现已证实CT-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CT-1与肿瘤,骨代谢等疾病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并证实其血浆浓度在多种疾病中高表达,CT-1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阐述CT-1的生物作用,在不同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因子 心血管疾病 肿瘤 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膝骨关节炎合并先天髌骨脱位1例
16
作者 谢鸿斌 谢聪钦 +1 位作者 刘宇博 余方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患者,女,64岁,自诉幼年时行走不如常人,但能正常行走,无须拄拐。10多年前无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可行走,须口服止痛药物;7年前双膝疼痛加重,跛行,须拄拐,行走500 m左右;2021年1月,摔倒,未予治疗,遂不能行走,须卧床或乘轮椅出行。2021年... 患者,女,64岁,自诉幼年时行走不如常人,但能正常行走,无须拄拐。10多年前无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可行走,须口服止痛药物;7年前双膝疼痛加重,跛行,须拄拐,行走500 m左右;2021年1月,摔倒,未予治疗,遂不能行走,须卧床或乘轮椅出行。2021年5月,因双膝关节持续疼痛,影响生活而来就诊。体格检查:乘轮椅就诊,双膝严重屈曲外翻畸形,双侧髌骨外侧脱位,不能回复,能主动屈膝,不能主动伸膝,左膝被动活动度0°~50°,外翻50°,右膝被动活动度0°~100°,外翻40°,踝关节及足发育畸形。内外侧应力试验显示内侧副韧带明显松弛,外侧副韧带无明显松弛。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肌力5级。左膝可以触及股骨内侧髁的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北京市2016-2020年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7
作者 俞倩 王浩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8期119-122,126,共5页
对北京市医疗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为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以北京市2016年和2020年医疗资源兴趣点(POI)为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平均最近邻等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2016—2020年... 对北京市医疗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为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以北京市2016年和2020年医疗资源兴趣点(POI)为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平均最近邻等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2016—2020年医疗资源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医疗资源表现为稳定趋势且有离散方向性。其核密度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医疗资源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表现出典型的“中心-外围”的圈层结构。其空间布局均表现为聚类状态,到2020年有所削弱,并向市中心以外的方向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 兴趣点 标准差椭圆 核密度 平均最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注射美容术致视力障碍眼部并发症的MRI表现
18
作者 杨淑辉 沈海洋 +5 位作者 张鹏举 钟燕 邢新博 刘文潇 马丽颖 李天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总结面部美容注射术后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3年5月因在外院行面部美容注射术后出现单眼视力急剧下降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就诊的73例患者的眼眶高分辨MRI表现。左眼视力障碍3... 目的总结面部美容注射术后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3年5月因在外院行面部美容注射术后出现单眼视力急剧下降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就诊的73例患者的眼眶高分辨MRI表现。左眼视力障碍38例,右眼视力障碍35例。MRI的观察内容包括有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缺血损伤、眼外肌缺血水肿、上眼睑缺血水肿、球后渗出、眼球萎缩、眼球突出及MRI表现。结果73例(100%)均在MRI上出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表现为视神经眶内段局灶性病变,其中2例表现为多节段;35例累及视神经眶内段全程;73例在高清弥散Resolve序列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图上信号减低;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52例(71.2%)出现视网膜缺血损伤,在高清弥散Resolve序列上表现为视网膜弧形高信号影。45例(61.6%)出现眼外肌缺血水肿,表现为受累眼外肌增粗、肿胀,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1例(28.8%)出现球后渗出,表现为在横轴位T2WI-FS上眼球后方肌锥内斑片状稍高信号影。33例(45.2%)出现上眼睑缺血水肿,表现为上眼睑肿胀,在横轴位T2WI-FS上呈稍高信号。7例(9.6%)出现眼球萎缩变形。4例(5.5%)出现眼球突出。结论面部注射美容术致视力障碍患者眼部并发症在MRI上可表现为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缺血损伤、眼外肌缺血水肿、上眼睑缺血水肿、球后渗出、眼球萎缩及眼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注射美容术 视力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赵建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显微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2023年1—9月的40名实习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常规组;2023年10月...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显微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2023年1—9月的40名实习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常规组;2023年10月—2024年6月的40名实习生接受基于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教学模式,设为探究组。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结果探究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实习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总满意度为100.00%(40/40),高于常规组的85.0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结论基于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中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能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拟系统 显微外科 实习生 操作技能培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烧伤深度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20
作者 张倞 康雨欣 +5 位作者 余华庆 张勇 黄福秀 钱培培 殷悦 刘玲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527-1534,共8页
目的使用新型电子烫伤仪,在恒定温度、压力和烧伤面积条件下,通过不同致伤时间建立不同烧伤深度的稳定大鼠模型。方法将24只6~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伤组、烧伤10s组、烧伤15s组和烧伤20s组,每组6只,大鼠麻醉后,使用电子烫伤... 目的使用新型电子烫伤仪,在恒定温度、压力和烧伤面积条件下,通过不同致伤时间建立不同烧伤深度的稳定大鼠模型。方法将24只6~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伤组、烧伤10s组、烧伤15s组和烧伤20s组,每组6只,大鼠麻醉后,使用电子烫伤仪100℃恒温,垂直压力1kg,直径5cm圆形面积,分别致伤0,10,15,20s。于伤后24h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生理和创面大体情况,HE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的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的胶原排列及损伤情况,TUNEL染色检测创面组织中总体细胞凋亡和附件的存活情况,CD31免疫组织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血管的损伤情况,使用改良版皮肤组织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假伤组无创面,皮肤组织完整光滑;烧伤10s组创面干燥,边缘整齐,呈红白相间花斑样改变,部分区域呈不均匀干酪色;烧伤15s组创面呈皮革灰色,部分区域呈蜡样白色,有创面组织脱落;烧伤20s组创面呈焦黑色甚至黑褐色,皮肤组织缺损较大;烧伤10s、15s和20s组分别符合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大体表现。HE、Masson、TUNEL和CD31染色结果显示,烧伤10s组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组织发生坏死,真皮深层部分胶原组织毁损,大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仅少量附件存活(≤5%);烧伤15s组表皮全层和整个真皮组织毁损坏死,脂肪组织也发生变性坏死、甚至溶解,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凝集、甚至崩解;烧伤20s组表皮全层、整个真皮层、皮下脂肪组织,甚至肌肉层、肌肉下层都发生严重损伤或坏死,组织血管扩张,红细胞凝集、甚至崩解;烧伤10s、15s和20s组分别符合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最后,改良版皮肤组织评分系统进行定量评分结果与前面的组织病理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使用新型电子烫伤仪,100℃,垂直压力1 kg,接触10,15,20s分别可成功建立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稳定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烧伤分度标准 动物模型 皮肤组织学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