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恶病质病人机体组成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跃华 江志伟 +2 位作者 汪志明 鲍扬 姜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胃癌恶病质病人的机体组成变化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胃癌病人43例,根据体质量下降程度分为两组,A组27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B(对照)组16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对两组病人机体组成测定和血清学...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胃癌恶病质病人的机体组成变化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胃癌病人43例,根据体质量下降程度分为两组,A组27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B(对照)组16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对两组病人机体组成测定和血清学检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恶病质病人体质量、瘦肉群/标准体质量比值、体细胞群/标准体质量比值与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分别具有相关性,两者均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病人恶病质程度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呈显著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导致病人体质指数降低、瘦肉群和体细胞群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恶病质 机体组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短程放疗后根治性前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江涛 贾绍昌 +5 位作者 朱役 王轩 王跃华 陆雷 李增才 张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术前短程放疗可有效降低盆腔局部复发率,文中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对于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分为先行短程放疗后手术的短程组(41例)和直接行根治性前切除的对照... 目的术前短程放疗可有效降低盆腔局部复发率,文中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对于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分为先行短程放疗后手术的短程组(41例)和直接行根治性前切除的对照组(78例),观察记录和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反复率和生存率等。结果短程组放疗后早期毒副作用轻,术中出血量为(221.0±154.6)ml,手术时间为(171.7±54.2)min,术后排气时间为(68.5±47.6)h,术后住院时间为(13.1±10.2)d,术中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分别2.4%和22.0%。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局部复发率短程组仅9.8%,与对照组的38.5%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3年生存率也显著改善,分别为56.1%和34.6%(P<0.05)。结论直肠癌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安全可靠,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生存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放射治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125)I粒子在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贾绍昌 孙伟力 +2 位作者 王跃华 陈坚 刘绪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如何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临床的难题。文中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2例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分成3组:手术切除组(A组),24例;手术+放疗组(B组),28例;手术切除联... 目的如何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临床的难题。文中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术中植入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2例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分成3组:手术切除组(A组),24例;手术+放疗组(B组),28例;手术切除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C组),20例。跟踪随访3组生存期;同时比较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18、19和25个月。分析表明,C组患者的生存期略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B组低,而C组与A组相比其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是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直肠肿瘤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在精准肝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荣生 王轩 +2 位作者 陆雷 张冬华 江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对精准肝切除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精准肝切除的病人7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术后使用等氮、等热量PN支持。研究组病人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乳,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中长链脂肪乳。... 目的:研究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对精准肝切除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精准肝切除的病人7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术后使用等氮、等热量PN支持。研究组病人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乳,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分别于术后第l、3、7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前清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因子(IL-6)和丙二醛等;同时记录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手术后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病人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因子(IL-6、IL-10)和丙二醛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ω-9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精准肝切除病人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 精准肝切除 肠外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XRCC3 Thr241Me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烨 张闻 +2 位作者 闫书山 张鹏军 王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3(X-ray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241位点(XRCC3 Thr241Met)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关系。方法:利用PubMed、EMBASE、万...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3(X-ray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241位点(XRCC3 Thr241Met)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关系。方法:利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XRCC3 Thr241Met的多态性与HCC关系的所有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所有纳入研究的优势比(odds ratios,ORs)值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根据人群分布地区及HBV慢性感染、吸烟暴露因素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组间异质性的可能来源。结果:本文共纳入从2008~2012年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5篇,共计HCC患者1 741例,对照2 596例。①在中国人群中,XRCC3 Thr241Met的T等位基因及变异基因型与HCC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OR T vs C=1.84,95%CI:1.19~2.85,POR=0.003;ORTT vs CC=4.71,95%CI:2.14~10.34,POR<0.001;ORCT vs CC.=1.59,95%CI:1.07~2.36,POR=0.022;ORTT vs CC+CT=4.21,95%CI:2.21~8.00,POR<0.001;ORCT+TT vs CC=1.83,95%CI:1.11~3.00,POR=0.017);②在广西人群中,携带XRCC3 Thr241Met的变异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个体,其HCC的易感性明显升高(OR T vs C=2.23,95%CI:1.32~3.77,POR=0.003;ORTT vs CC=5.74,95%CI:2.33~14.14,POR<0.001;ORCT vs CC=1.91,95%CI:1.23~2.99,POR=0.004;ORTT vs CC+CT=4.63,95%CI:2.20~9.76,POR<0.001;ORCT+TT vs CC=2.29,95%CI:1.26~4.18,POR=0.007);③未发现XRCC3 Thr241Met的基因多态性与HCC发病的2种危险因素HBV慢性感染、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在中国人群尤其是广西人群中,XRCC3 Thr241Met的基因多态性与HCC的发病风险有关,但不存在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XRCC3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导向下多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威 司芩 +2 位作者 穆红艳 钱晓莉 王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导向下多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对治疗组11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多电极射频治疗(RF)+无水乙醇瘤内注入(PEI)+门静脉化疗栓塞(S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导向下多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对治疗组11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多电极射频治疗(RF)+无水乙醇瘤内注入(PEI)+门静脉化疗栓塞(S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与对照组(110例单纯TACE的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术后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0%以上者为87.2%(104/117);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为88.0%(103/117);甲胎蛋白(AFP)转阴率为78.3%(54/69);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3.5%和6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4%和32.6%。结论:多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彩超为指导治疗、动态监测和判断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癌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 被引量:8
7
作者 瞿霏霏 黄伟谦 +3 位作者 张闯 贾绍昌 张斌 徐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确诊并行RFA治疗...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确诊并行RFA治疗的46例CRLM患者,其中26例进行DC疫苗联合RFA治疗(DC-RFA组),20例单纯进行RFA治疗(RFA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免疫功能,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DC-RF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vs 70.00%,P<0.05);DC-RFA组与RFA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15%、90.00%;1、2年生存率DC-RFA组略优于RFA组(P>0.05);(2)DC-RFA组外周血CD3^+、CD4^+、CD4^+/CD8^+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8^+数值降低(P>0.05);RFA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8^+数值升高(P>0.05);(3)DC-RFA组治疗后仅有2例低热,1例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4)DC-RFA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尤其是疼痛控制和精神状态方面。结论:DC疫苗联合RFA治疗CRLM患者可提高单纯RFA治疗的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射频消融术 树突状细胞 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