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卫革 王云 +3 位作者 刘向辉 黄辉 刘震宇 应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进行矫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和轻力,能够迅速移动牙齿,并利用双层弓丝的作用移动牙根达到控根正轴的目的,为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畸形、拒绝外科手术矫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传动效应 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CT应用于犬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亨国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张磊 沈彬 叶长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应用Micro CT对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4只Beagle犬,拔除其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在相应的拔牙窝选择最佳位置即刻植入DIO种植体(直径3.8 mm,长度10.0 mm)各1颗,同期连接基台(直径3.8 mm,长度6.0... 目的应用Micro CT对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4只Beagle犬,拔除其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在相应的拔牙窝选择最佳位置即刻植入DIO种植体(直径3.8 mm,长度10.0 mm)各1颗,同期连接基台(直径3.8 mm,长度6.0 mm)。术后24 h内采用种植体垂直加载仪进行垂直加载,将每只犬下颌的4枚种植体按照加载力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不加载),加载5、10、15N组,加载频率为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15 min。开始加载后第4、8周后各处死2只Beagle犬,制作离体犬下颌骨标本并用Micro CT扫描,以CTAn软件分析扫描后图像,取与种植体相邻的感兴趣区行骨密度(BMD)及骨计量学分析。结果①加载4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 N组以及对照组在BMD、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加载8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N组以及对照组在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加载8周时,在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加载15 N组与加载5、10 N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cro CT对种植体-骨界面新生骨骨小梁情况进行分析,客观地对不同加载时期不同加载项下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了评估,为牙即刻种植术及术后即刻加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即刻种植 即刻加载 种植体骨界面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构建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 被引量:7
3
作者 黄辉 苏寒 +1 位作者 董震 张森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 目的应用细胞-膜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中的细胞流失问题。文中分析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 cell,MSC)构建的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悬液与PRP混合,滴加到6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后2周改用DMEM诱导培养液,形成细胞-膜片。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了解细胞-膜片的结构和组成。以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 plasma,PPP)与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膜、单纯MSC体外培养形成的膜和兔颅骨骨膜作对照。结果 MSC/PRP组膜片厚约2 mm,呈半透明胶冻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观察显示纤维网络样支架中有大量梭形的成骨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纤维网状支架中有散在的梭形细胞附着,并可见絮状的骨基质形成。MSC/PPP组膜片的纤维网络样支架中仅有少量细胞分布。MSC组膜片中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多层密集排列,未见纤维网络样结构,膜片较薄。骨膜中有大量纤维组织紧密排列,其中有散在的成骨细胞。结论用PRP和MSC在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膜片,由网络状纤维组织及散布其中的梭形成骨细胞所构成,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膜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神经脱髓鞘变程度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卫革 刘向辉 +4 位作者 张玲 周红文 姜晓钟 赵云富 黄建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2-143,147,共3页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脱髓鞘变程度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 方法 :选 6例下齿槽神经痛患者 ,取其患支下齿槽神经、颏神经 ,并取其未发病的舌神经为自身对照 ;选择 4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作为正常对照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并用...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脱髓鞘变程度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 方法 :选 6例下齿槽神经痛患者 ,取其患支下齿槽神经、颏神经 ,并取其未发病的舌神经为自身对照 ;选择 4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作为正常对照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比较四组神经脱髓鞘变的程度。 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患支神经的脱髓鞘变程度与正常对照神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脱髓鞘变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彬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张磊 程义成 叶长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78,共4页
将钛片随机分成光滑组、双重酸蚀喷砂组、氢氟酸酸蚀喷砂组、微弧氧化组,分别进行不同表面处理。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接种于不同钛片表面,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在不同钛片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并在培养24 h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成纤维... 将钛片随机分成光滑组、双重酸蚀喷砂组、氢氟酸酸蚀喷砂组、微弧氧化组,分别进行不同表面处理。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接种于不同钛片表面,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在不同钛片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并在培养24 h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在试件表面的铺展形态。结果显示细胞黏附情况存在差异(P<0.05),光滑组<氢氟酸酸蚀喷砂组<双重酸蚀喷砂组<微弧氧化组;细胞增殖测试中,微弧氧化组在各时间点都显著高于另外3组。相较其他3种表面处理方法,成纤维细胞能够在经微弧氧化处理的试件表面更好地黏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喷砂酸蚀 微弧氧化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