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线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治桦 刘晓晴 +8 位作者 李俭杰 高红军 汤传昊 李晓燕 郭万峰 秦海峰 王伟霞 曲莉莉 陈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0-288,共9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案是细胞毒化疗,尽管有较高的初始治疗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进展。目前只有较少的证据证明二线治疗能给复发或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指南...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案是细胞毒化疗,尽管有较高的初始治疗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进展。目前只有较少的证据证明二线治疗能给复发或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指南推荐药物较多,但临床多依据经验制定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二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客观地选择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9例接受二线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157例患者进展后仅予最佳支持治疗,其余152例患者进行了二线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接受二线化疗的患者较二线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生存获益明显,两组患者自一线治疗开始的OS分别为11.5个月和6.0个月(P<0.001),并且前者无论何种复发类型,在二线治疗ORR、DCR、PFS和OS上均明显优于后者。接受二线化疗患者,其ORR为39.5%,DCR为59.2%,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3.3个月和5.3个月。据方案将二线化疗患者分组,敏感型复发患者由采用含VP-16方案的A组和采用含CPT-11方案的B1组组成,两组ORR分别为48.6%和35.3%,DCR分别为68.6%和58.8%,均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264和0.400);两组二线中位PFS分别为4.0个月和3.0个月,无明显差异(P=0.432);两组中位OS分别为6.5个月和4.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508)。耐药/难治型复发患者由其余含CPT-11方案的B2组、含PTX/DXL方案的C组和含TPT方案的D组组成。组间ORR、DCR、二线中位PF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21、0.528和0.775);D组中位OS优于B2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3、0.030)。四个方案组毒副作用相似,III度-IV度血液学毒性组间并无差异;伊立替康组的患者腹泻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29)。结论二线化疗可以给一线治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不同二线化疗方案患者的近期缓解和无进展生存相似;耐药/难治型患者二线化疗采用含TPT的方案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总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二线化疗 缓解率 生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恶性肠梗阻患者的镇痛治疗
2
作者 李博 陈火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598-1598,共1页
患者女性,70岁,2010年2月因腹痛就诊。经检查诊为乙状结肠腺癌,左侧卵巢转移,予姑息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2010年10月再次因腹痛就诊,发现对侧卵巢转移,再行姑息手术,术后口服卡培他滨5日(早1.5g,晚1.0g),因胃肠道反应严... 患者女性,70岁,2010年2月因腹痛就诊。经检查诊为乙状结肠腺癌,左侧卵巢转移,予姑息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2010年10月再次因腹痛就诊,发现对侧卵巢转移,再行姑息手术,术后口服卡培他滨5日(早1.5g,晚1.0g),因胃肠道反应严重而终止化疗。此后腹痛间断出现,予羟考酮缓释片止痛,VAS评分4~5分。2011年2月腹痛加重,诊为不完全肠梗阻,腹腔广泛转移癌,收住本科,予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抑制分泌,加强灌肠通便治疗,保持肠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结肠癌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