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西鼠尾草中三个新的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阳 吴志军 +3 位作者 杨颖博 来威 孙连娜 陈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8-1322,共5页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 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 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三醇A(1)和甘西鼠尾三醇B(2),同时得到了一个新的单萜苷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甲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化学成分 甘西鼠尾三醇A 甘西鼠尾三醇B 甘西鼠尾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顾水明 魏盟 +6 位作者 张允平 薛晓培 张昀昀 吴韵华 侯晓峰 张卫兴 吴宗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和A峰速度、E/A值、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容舒张时间、心房压力波传递时间(AAr间期)。E/A值<1或等容舒张时间>100ms代表左心室主动松弛受损(ALVAR),根据患者有无ALVAR来比较其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138例患者中有ALVAR者39例,无ALVAR者99例。血清尿酸水平有ALVAR者较无ALVAR者有极显著性差异(049±012mmol/L比039±007mmol/L,P<001);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扩张性心肌病组,有显著性差异(044±013mmol/L比034±008mmol/L,P<001;042±015mmol/L比034±008mmol/L,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E峰速度(r=-023,P<005)、E/A值(r=-021,P<005)、等容舒张时间(r=028,P<001)均相关;但与AAr间期、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ALVAR较强的预测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慢性心衰舒张功能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相关性研究 扩张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5
3
作者 朱德妹 张婴元 +28 位作者 汪复 郭燕 阮斐怡 倪语星 孙景勇 应春妹 汪雅萍 王传清 薛建昌 蒋燕群 汤瑾 张泓 李万华 沈燕雅 金文敏 周庭银 陈险峰 张蓓 黄卫春 杨海慧 卫颖珏 汤荣 丁星 吴丽桂 武楠 汪瑞忠 房华 吕新华 朱爱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 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 486株金葡菌中M...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 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 486株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62.3%,2 0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MRCNS检出率为77.0%。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16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膜炎肺炎链球菌,609株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568株儿童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菌株(PSSP)占78.5%,青霉素中介株(PISP)和青霉素耐药株(PRSP)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0.2%。41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未发现青霉素不敏感株。检出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2株为Van A型,1株为Van B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8.9%、49.6%和15.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19.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8.3%。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现用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出现少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有较显著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安志明 王杰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炎症性疼痛 组织损伤 机体防御机制 伤害性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彩色多普勒“血管汇聚征”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物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皓珺 章建全 +1 位作者 宋家琳 付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CDFI"血管汇聚征"鉴别甲状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5例(102个结节)甲状腺肿物患者,其中恶性组36例(结节54个),良性组29例(结节48个)。于灰阶声像图上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回声级别、有无钙... 目的探讨采用CDFI"血管汇聚征"鉴别甲状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5例(102个结节)甲状腺肿物患者,其中恶性组36例(结节54个),良性组29例(结节48个)。于灰阶声像图上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回声级别、有无钙化灶等特征,记录肿物的大小及纵横比;采用CDFI观察肿物有无"血管汇聚征"。分析良、恶性组间各个征像分布的差异。结果 40.74%(22/54)的甲状腺恶性结节可见"血管汇聚征";95.65%(22/23)具有"血管汇聚征"的结节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对甲状腺恶性肿物诊断意义较大的征象为:1实性肿物,2微小钙化,3后方衰减,4血管汇聚征。当1+2+3时,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9.63%(43/54)和93.75%(45/48),当1+2+3+4时,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7.04%(47/54)及93.75%(45/48)。结论 CDFI上"血管汇聚征"的出现可提示甲状腺肿物为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汇聚征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被引量:17
6
作者 严金柱 贺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癌病 TBM MC 脑基底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对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娄强翠 陈前波 +2 位作者 肖桃丽 周雪琴 张晓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6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对病人术后疼痛认知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检索词"护理""认知教育""疼痛"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时间至2009...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对病人术后疼痛认知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检索词"护理""认知教育""疼痛"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时间至2009年8月的文献。[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摘录7篇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的数据等内容。分析结果显示,疼痛认知教育组的病人对于术前疼痛应该忍受、术后疼痛应该止痛、术后止痛是有害的、出现疼痛马上通知、了解常用的止痛方法、了解疼痛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了解镇痛措施的不良影响等方面认识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认知教育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比对照组要低,具有统计学意义(WMD=-2.26,95%CI:-3.43~-1.08,P<0.01);术前疼痛认知教育组病人术后行PCA镇痛、哌替啶镇痛、口服止痛片镇痛以及呼叫疼痛例数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积极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对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和控制疼痛的能力,对于控制术后疼痛具有正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认知教育 镇痛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金伟 朱樑 +1 位作者 顾明君 程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2-283,315,共3页
对普萘洛尔能否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系统评价。检索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 ,有 9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 ,由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 对普萘洛尔能否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系统评价。检索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 ,有 9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 ,由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 ,并用RevMan3 1软件进行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及因出血死亡的合并优势比 (OR)分别为 0 4 5 [95 %CI 0 34,0 6 0 ]、0 73[95 %CI 0 5 5 ,0 96 ]、0 4 4 [95 %CI 0 2 8,0 6 9]。肝功能越差 ,预防效果越差 ;腹水患者的预防效果亦较差。普萘洛尔可以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并可降低总死亡率以及出血所致的死亡率。肝功能的状况和腹水的有无是影响普萘洛尔的预防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影响因素 预防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相关性头痛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文昭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关键词 睡眠相关性头痛 睡眠期间 偏头痛 发病机制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咏梅 吴宗贵 +4 位作者 黄佐 陈金明 殷仁富 朱烨 仲人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内及治疗 2周后血清HGF水平 ,其中UA组又根据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时冠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分为有固定狭窄患者与无固定狭窄患者两部分。结果 :UA组入院 2 4小时内血清HGF水平比对照组和SA组均高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对 ( 64 8 90±115 2 0 )pg/ml和 ( 72 8 5 3± 2 88 14 ) pg/ml]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血清HGF水平与UA分型有关 ,UA组无固定狭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有固定狭窄患者 [( 848 44± 14 6 49)对 pg/ml( 185 5 88± 15 44 0 7)pg/ml,P <0 0 1]。UA组发病 2周后血清HGF水平由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下降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 ;其中UA组在 3个月内发生冠脉事件的 5例患者 2周后的血清HGF水平平均为 ( 15 46 80± 93 2 12 ) pg/ml,明显高于UA组患者的平均水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SA组经治疗后血清HGF水平变化不大 (P >0 0 5 )。结论 :UA患者血清HGF动态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巍 王媛 +2 位作者 侯春林 张晓萍 顾春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79-2881,共3页
关键词 自护能力 截瘫病人 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 调查问卷 出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春 吴宗贵 +3 位作者 黄佐 仲人前 张玲珍 李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白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11 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21 例行单支冠状动脉选择性PTCA 冠心病患者为PTCA组;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白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以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11 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21 例行单支冠状动脉选择性PTCA 冠心病患者为PTCA组;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术前、术后30 分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表面CD11b、CD49d 和CD54表达。  结果:PTCA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表面CD11b 及CD49d 表达明显升高(P均< 0.01),而CD54 表达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  结论:PTCA可使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激活,并上调粘附分子CD11b 及CD4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白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冠心病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医学发展史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睡眠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受到重视并取得显著进展。睡眠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因此,自从有史以来,人类就对睡眠与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真正推动睡眠医学显著进展的动力,还是来自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 睡眠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受到重视并取得显著进展。睡眠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因此,自从有史以来,人类就对睡眠与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真正推动睡眠医学显著进展的动力,还是来自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在睡眠医学领域中,不同时期所获得的若干重大发现与进步,基本代表了睡眠医学发展的主要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医学 医学发展史 现代科学技术 生理活动 医学领域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神经病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福源 王宇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4-206,共3页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磺胺嘧啶 乙嘧啶 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血清胰岛素浓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辛苏宁 张国元 +2 位作者 李宗慧 韩星海 陈琴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检测冠心病34例,对照组30例糖耐量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并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冠心病组空腹与服糖后胰岛素、C肽均明显升高,HRV显著下降。进行血糖、胰岛素、C肽同HRV相关分析,... 检测冠心病34例,对照组30例糖耐量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并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冠心病组空腹与服糖后胰岛素、C肽均明显升高,HRV显著下降。进行血糖、胰岛素、C肽同HRV相关分析,仅显示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HRV呈负相关,HRV≤100ms的冠心病组显示更高的胰岛素水平,提示高胰岛素血症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可能是冠心病患者HRV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胰岛素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移植受者并发卡波氏肉瘤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婧 张佩芳 张晓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219-1220,共2页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 肾移植受者 特发性出血性肉瘤 护理 并发 免疫抑制状态 皮肤科医生 中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自体腹壁下保存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明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7-167,共1页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的选择是颅骨修补成败的关键。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质量轻、延展性好、不导热、易于灭菌和保存、惰性(不易起生化反应)、射线易透性、无磁性、美观、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等...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的选择是颅骨修补成败的关键。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质量轻、延展性好、不导热、易于灭菌和保存、惰性(不易起生化反应)、射线易透性、无磁性、美观、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具有手术后不易变形移位,同时具有转导成骨作用和诱导成骨作用,手术后移植物反应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虽然目前临床应用的颅骨修补材料很多,但就修补材料本身的特性与手术后效果而言,自体颅骨移植可能是目前最佳的修补材料。由于采用自体颅骨材料修补涉及到颅骨保存、保存前与修补前的颅骨处理、修补后颅骨吸收与愈合等诸多问题,故临床尚未普及应用,因此非生物材料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修补术 自体颅骨移植 颅骨保存 颅骨修补材料 颅骨瓣 腹壁下 手术后效果 诱导成骨作用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病人身份识别方法在急诊临时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蕊 须俊滟 席淑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7期1796-1797,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病人身份识别方法在急诊临时输液室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1月—9月临时输液病人进行输液时采用两种身份核对的方法对病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即以病人的座椅编号作为病人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反向核对病人姓名来同步确认其... [目的]探讨两种病人身份识别方法在急诊临时输液室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1月—9月临时输液病人进行输液时采用两种身份核对的方法对病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即以病人的座椅编号作为病人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反向核对病人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临时输液室自采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对输液病人进行识别8个月以来,未发生输错液体、换错液体的护理差错事故。[结论]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在临时输液室的应用能提高护理人员识别病人身份的准确性,能保证正确的液体输给正确的病人,是减少临时输液室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输液 病人身份识别 护理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研究进展
19
作者 于明琨 王永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者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 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者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骨瓣修复 自体颅骨 生物材料 远期并发症 术后感染率 修复缺损 修复方法 工程技术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医疗护理服务在世界博览会园区医疗站的应用
20
作者 李蕊 官同香 +2 位作者 张路 刘洋 席淑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9期2329-2329,共1页
世界博览会园区医疗站点主要是为游客免费提供明确诊断且稳定的伤病对症处理,如头晕、感冒、胃痛、腹泻、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以及各种外科小创伤的处置。面向国际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提供的任何服务都应该是最优质的,因此,游客对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园区医疗站点主要是为游客免费提供明确诊断且稳定的伤病对症处理,如头晕、感冒、胃痛、腹泻、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以及各种外科小创伤的处置。面向国际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提供的任何服务都应该是最优质的,因此,游客对世界博览会园区医疗站的期望值很高,如何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成为园区医疗站内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护理服务 博览会 世界 人性化 应用 对症处理 急性发作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