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层CT双入口灌注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灌注特点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利佳 王迪 +3 位作者 刘倩颖 敖国昆 董莘 崔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运用320层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灌注特点,研究病灶血液循环与结核病复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确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结核球6例,浸润性病灶21例,... 目的运用320层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灌注特点,研究病灶血液循环与结核病复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确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结核球6例,浸润性病灶21例,空洞型病灶8例,多形性病灶19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初治治愈组30例、复治组24例(首次复治10例、多次复治14例)。对初治治愈患者的灌注值与复治涂阳患者及初次复治与多次复治者的病灶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治治愈组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值为(46.4±9.2)ml·min^-1·(100m1),高于复治组[(25.9±7.6)ml·min^-1·(100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P=0.001);而其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值为(18.9±10.0)ml·min^-1·(100m1),低于初治组[(24.8±8.8)ml·min^-1·(100m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25)。多次复治组PF值为(20.7±4.6)ml·min^-1·(100ml),低于首次复治组E(32.6±5.3)ml·min。·(100m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P=0.001),而其BF值为(25.8±3.2)ml·min^-1·(100m1),高于首次复治组[(22.3±5.2)ml·min^-1·(100m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1,P=0.648)。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肺动脉血供明显低于初治治愈病灶,推测局部血液循环差是结核病患者复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结核 再治疗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患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的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建 钟球 +29 位作者 傅衍勇 陈玲 李波 林明贵 黎友伦 梁煊 尚好珍 马丽萍 闫兴录 王晓萌 纪滨英 高飞 陈森林 吴湘 崔爱东 张朋 孙瑞敏 曹文利 张海睛 谢莉 陈东进 戈启萍 黄学锐 陈效友 韩喜琴 马艳 姜晓颖 李亮 李琦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中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中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既往在第一次治疗结核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治疗的剂量、体质量及性别等信息,根据既往使用利福类药物方法与患者年龄、体质量分组,分析利福类药物是否按照我国肺结核治疗指南所规定的剂量用药。结果共纳入患者742例,女196例(26.4%),男546例(73.6%)。采用利福平每日疗法组522例,用药剂量正确154例(29.5%),用药剂量不足363例(69.5%),用药剂量过大5例(1.0%)。采用利福喷丁间歇疗法组29例,用药剂量正确13例,用药剂量不足15例,用药剂量过大1例。采用利福平隔日疗法组191例,用药剂量正确175例(91.6%),用药剂量不足15例(7.9%),用药剂量过大1例(O.5%)。利福平隔日疗法组中,用药剂量正确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参与调查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科医院大部分的复治肺结核在初治期间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霉素类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