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表面钛酸钙涂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安全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春风 孙敏 +2 位作者 吴占敖 吴晓亮 姜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钛酸钙(Calcium titanate,Ca Ti O3)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涂层,可应用于钛植入体表面,改善其性能。本研究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Ca Ti O3涂层,评价其生物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方法在120℃6、12、24 h和150℃6、12、24 h条件下,... 目的钛酸钙(Calcium titanate,Ca Ti O3)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涂层,可应用于钛植入体表面,改善其性能。本研究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Ca Ti O3涂层,评价其生物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方法在120℃6、12、24 h和150℃6、12、24 h条件下,利用水热合成法,钛片表面制备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对涂层进行形貌分析;通过小鼠骨髓微核实验计算120℃组(6、12、24 h)和150℃组(6、12、24 h)、等渗盐水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40 mg/kg,腹腔注射0.1 m L)的细胞微核率;并通过兔溶血实验计算血120℃组(6、12、24 h)和血150℃组(6、12、24 h)、阴性对照组(等渗盐水)、阳性对照组(蒸馏水)的溶血率;MTT法检测钛片120℃组(6、12、24 h)和钛片150℃组(6、12、24 h)及纯钛片组第1、4、8天的吸光度(A)值。结果水热合成法可于钛表面制备出Ca Ti O3涂层。骨髓微核实验结果显示,120℃组6、12、24 h和150℃组6、12、24 h的微核率分别为0.8‰、0.6‰、1.0‰和0.8‰、1.2‰、1.4‰,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实验结果显示,血120℃组6、12、24 h和血150℃组6、12、24 h的溶血率分别为0.50%、0.61%、0.55%和0.75%、0.51%、0.31%,均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5%)。MTT检测结果显示,第4天,钛片120℃组12、24 h和钛片150℃组12、24 h的A值分别为0.498±0.218、0.566±0.266和0.668±0.268、0.769±0.213,均显著高于纯钛片组(0.341±0.143);第8天,钛片120℃组12、24 h,钛片150℃组12、24 h的A值分别为0.767±0.267、0.836±0.236和0.765±0.265、0.903±0.303,显著高于纯钛片组(0.731±0.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 Ti O3涂层的钛片无明显的致突变性和溶血现象,对成骨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种植体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钙涂层 微核实验 溶血实验 甲基噻唑基四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纳米二氧化硅填料的制备及其氟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春风 吴纲 +2 位作者 花曼曼 高军 殷恒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复合树脂是临床常用的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但对其释氟研究较少。文中研究评价纳米二氧化硅(Si O2)空心微球作为氟化钠(Na F)载体的可行性,测试载氟纳米Si O2空心微球在复合树脂中的氟释放特性。方法采用牺牲模板法制备纳米Si O2空心微... 目的复合树脂是临床常用的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但对其释氟研究较少。文中研究评价纳米二氧化硅(Si O2)空心微球作为氟化钠(Na F)载体的可行性,测试载氟纳米Si O2空心微球在复合树脂中的氟释放特性。方法采用牺牲模板法制备纳米Si O2空心微球,采用浸渍法将Na F负载到空心微球内。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载药前后的形态。按照Na F初始浓度为13.9,27.8、55.6 mg/m L在树脂中添加负载Na F的纳米Si O2空心微球和Na F粉末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件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分别于第1、2、5、8、13、19、26、33、47天后取样,测试各组试件氟释放累积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牺牲模板法合成的Si O2空心微球呈现形态均一的球形结构。试件中Na F初始浓度为13.9、27.8、55.6 mg/m L时,2组第1、2、5、8、13、19、26、33、47天同时间氟释放累积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米Si O2空心微球可作为Na F的载体,以负载Na F的纳米Si O2空心微球可作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空心微球 氟释放 复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