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玻璃体腔注射熊果酸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贺玲
郑晓龙
+3 位作者
张杰
张善峰
余晓红
田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背景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视功能,目前虽然有较多的抗新生血管药物,但多针对单一的干预靶点,疗效有限.研究证实,熊果酸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包括抗血管新生作用,但其对眼科血管疾病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氧...
背景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视功能,目前虽然有较多的抗新生血管药物,但多针对单一的干预靶点,疗效有限.研究证实,熊果酸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包括抗血管新生作用,但其对眼科血管疾病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6个组,即空白对照组、PBS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熊果酸组.空白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喂养,其他各组小鼠与哺乳的母鼠置于体积分数(75±2)%的高氧环境中连续饲养5d,小鼠12日龄时将模型小鼠及其哺乳母鼠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产生.造模成功后按照分组不同分别于小鼠玻璃体腔注射无菌PBS 3μl、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40 mg)3μl或1.5、3.0、6.0μg熊果酸各3μl.小鼠17日龄时过量麻醉法处死,摘除双侧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血管新生情况,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环氧合酶-2(COX-2)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视网膜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PBS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18.65±3.24)个/视野,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78±0.11)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中剂量熊果酸组、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13.32±1.87)个/视野和(8.93±1.09)个/视野,明显少于PBS对照组和低剂量熊果酸组的(18.65±3.24)个/视野和(15.44±2.02)个/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与阳性对照组的(9.14±1.13)个/视野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RT-PCR检测表明,PBS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OX-2 mRNA、VEGF mRNA和M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2.49、14.32,均P<0.05),且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OX-2mRNA、VEGF mRNA和M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低剂量熊果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剂量熊果酸组与阳性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熊果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氧诱导的缺血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及M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新生血管
熊果酸
环氧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体腔注射熊果酸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贺玲
郑晓龙
张杰
张善峰
余晓红
田芳
机构
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眼科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金
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ZG12013)
文摘
背景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视功能,目前虽然有较多的抗新生血管药物,但多针对单一的干预靶点,疗效有限.研究证实,熊果酸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包括抗血管新生作用,但其对眼科血管疾病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6个组,即空白对照组、PBS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熊果酸组.空白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喂养,其他各组小鼠与哺乳的母鼠置于体积分数(75±2)%的高氧环境中连续饲养5d,小鼠12日龄时将模型小鼠及其哺乳母鼠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以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产生.造模成功后按照分组不同分别于小鼠玻璃体腔注射无菌PBS 3μl、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40 mg)3μl或1.5、3.0、6.0μg熊果酸各3μl.小鼠17日龄时过量麻醉法处死,摘除双侧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血管新生情况,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环氧合酶-2(COX-2)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视网膜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PBS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18.65±3.24)个/视野,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78±0.11)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中剂量熊果酸组、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13.32±1.87)个/视野和(8.93±1.09)个/视野,明显少于PBS对照组和低剂量熊果酸组的(18.65±3.24)个/视野和(15.44±2.02)个/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与阳性对照组的(9.14±1.13)个/视野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RT-PCR检测表明,PBS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OX-2 mRNA、VEGF mRNA和M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2.49、14.32,均P<0.05),且高剂量熊果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COX-2mRNA、VEGF mRNA和M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低剂量熊果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剂量熊果酸组与阳性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熊果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氧诱导的缺血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及M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
关键词
视网膜
新生血管
熊果酸
环氧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C57BL/6J小鼠
Keywords
Retina
Neovascularization
Ursolic acid
Cyclooxygenas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ouse,C57BL/6J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玻璃体腔注射熊果酸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贺玲
郑晓龙
张杰
张善峰
余晓红
田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