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组DNA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董菁 成军 +4 位作者 刘友昭 王刚 施双双 钟彦伟 王勤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18bp、197bp和 16 3bp ,各编码 6个、6 4个和 5 5个氨基酸残基 ,长度与小鼠、人类ALR的外显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组 DNA 克隆化 序列分析 多聚酶链反应 外显子 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利什曼原虫蛋白磷酸酶-2C的基因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成军 夏小兵 +4 位作者 王刚 刘妍 钟彦伟 王琳 杨继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 克隆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donovani,Ld) 1S株蛋白磷酸酶 2C(PP2C)的编码基因 ,为应用这种编码T细胞抗原的基因进行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从虫体提取制备基因组DNA。... 目的 克隆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donovani,Ld) 1S株蛋白磷酸酶 2C(PP2C)的编码基因 ,为应用这种编码T细胞抗原的基因进行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无鞭毛体 ,常规方法从虫体提取制备基因组DNA。以夏科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chagasi,Lc)的PP2C基因序列为参照 ,设计并合成利什曼原虫PP2C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结果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 ,扩增获得了杜氏利什曼原虫PP2C的全长编码基因。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PP2C基因序列长度为 1317bp ,开放读码框架由 12 2 1bp组成 ,编码产物为 40 6个氨基酸残基。获得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1S株的PP2C基因与来源于夏科氏利什曼原虫的PP2C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同源性为 95 % (387/ 40 6 )。结论 本研究克隆了杜氏利什曼原虫的PP2C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蛋白磷酸酶2C 基因疫苗 T细胞抗原 基因克隆化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成军 李莉 +1 位作者 张玲霞 陈菊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肝脏再生 肝再生增强因子 作用机制 ALR 生物学功能 线粒体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