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12种抗原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阳幼荣 王全立 +2 位作者 吴雪琼 梁艳 张俊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86-491,共6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11种重组蛋白和1种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2种抗原包被于酶标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0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IgG水平,分析不同抗原组合对结核检出的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11种重组蛋白和1种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2种抗原包被于酶标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0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IgG水平,分析不同抗原组合对结核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单个抗原检测抗结核抗体的灵敏度介于13.3%(28/210)与40.5%(85/210)之间,特异度介于96.4%(185/192)与99.5%(191/192)之间,4种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65.2%(137/210)和92.2%(177/192)。结论多种抗原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细菌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基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俊仙 梁艳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55-763,共9页
结核病基础科研围绕着人体与结核分枝杆菌斗争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展开,从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到转录组RNA,从其表达的蛋白质到其代谢的产物,再到结核分枝杆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及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应答,希望寻找出干预的措施、控制... 结核病基础科研围绕着人体与结核分枝杆菌斗争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展开,从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到转录组RNA,从其表达的蛋白质到其代谢的产物,再到结核分枝杆菌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及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应答,希望寻找出干预的措施、控制的手段.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篇幅所限,难以面面俱到,笔者只是根据中文文献试图阐述我国在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疫苗、新药方面的主要研究和取得的重要进展,也试图指出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遗传学 结核 免疫学 细菌学技术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结核病DNA疫苗的电转染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艳 肖漓 +9 位作者 白雪娟 高钰 阳幼荣 张晓燕 陈丹 王兰 史迎昌 张俊仙 李忠明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结核病DNA疫苗电转染后的免疫原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5只.其中4组分别用100 μl生理盐水和10 μg、50 μg、100 μg结核分枝杆菌Ag85A DNA肌内注射免疫小鼠;另4组用100 μl生理盐水和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结核病DNA疫苗电转染后的免疫原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5只.其中4组分别用100 μl生理盐水和10 μg、50 μg、100 μg结核分枝杆菌Ag85A DNA肌内注射免疫小鼠;另4组用100 μl生理盐水和10 μg、50 μg、100 μgAg85ADNA肌内注射加电转染免疫小鼠.每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1次免疫后2周杀死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FN-γ的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细胞百分比、分泌IL-4的Th2细胞百分比,以及Th1与Th2的细胞比值.用SAS 9.2软件处理数据,实验数据以“-x±s”表示,对有关数据进行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免疫结束后2周,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50 μg[(646.05±342.53) pg/ml]和100 μgAg85ADNA肌内注射组[(738.61±372.68) pg/m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1.73±3.88)pg/ml](f值分别为4.065、4.647,P值均<0.05)和10 μg Ag85A DNA组[(87.83±120.82)pg/ml](t值分别为3.513、4.094,P值均<0.05);10 μg Ag85A DNA电转染组[(357.06±105.18) pg/m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t=2.247,P<0.05),高于100 μg Ag85ADNA电转染组[(86.08±135.73)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6,P>0.05);50 μg Ag85ADNA电转染组[(648.60±439.41)pg/m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t=4.081,P<0.05)和100 μg Ag85A DNA电转染组(t=3.539,P<0.05).与直接肌内注射组IFN-γ水平[(87.83±120.82) pg/ml]比较,10 μg Ag85A DNA电转染组增高3倍[(357.06 pg/ml)/(87.83 pg/ml)]; 50 μg Ag85A DNA肌内注射组[(646.05±342.53) pg/ml]与电转染组[(648.60±439.4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6,P>0.05);100 μg Ag85A DNA电转染组[(86.08±135.73)pg/ml]较肌内注射组[(738.61±372.68) pg/ml]降低88.35%(t=4.105,P<0.05).小鼠PBMC分泌IFN-γ的Th1细胞百分比,不同剂量Ag85A DNA肌内注射组[10 μg Ag85A DNA:(1.39±0.84)%;50 μg Ag85A DNA:(1.55±0.33)%;100 μg Ag85A DNA:(2.13±0.47)%]和DNA电转染组[10 μg Ag85A DNA:(1.42±0.47)%; 50 μg Ag85A DNA:(1.88±0.51)%; 100 μg Ag85ADNA:(1.43±0.68)%]均高于生理盐水组[(0.65±0.31)%](t值分别为2.002、2.431、4.015、2.084、3.332和2.105,P值均<0.05),但不同剂量Ag85A DNA电转染组与肌内注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81、0.901和-1.91,P值均>0.05).小鼠PBMC分泌IL-4的Th2细胞百分比,不同剂量Ag85A DNA肌内注射组[10 μg Ag85A DNA:(1.42±1.18)%; 50 μg Ag85A DNA:(1.14±0.78)%; 100 μg Ag85A DNA:(1.24±0.76)%]和DNA电转染组[10 μg Ag85A DNA:(1.19±1.09)%; 50 μg Ag85A DNA:(2.06±0.96)%;100 μgAg85A DNA:(1.47±0.65)%]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电转染组[(4.14±2.55)%](t值分别为-3.392、-3.738、-3.616、-3.676、-2.599和-3.325,P值均<0.05),但不同剂量DNA肌内注射组与DNA电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84、-1.139和-0.292,P值均>0.05).结论 DNA电转染免疫可以增强低剂量DNA疫苗的免疫应答,使用少量的DNA疫苗就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疫苗 DNA 电穿孔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异烟肼与丙硫异烟胺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及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银萍 王杰 +3 位作者 张俊仙 梁艳 李洪敏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18-721,共4页
【摘要】目的研究MTB对异烟肼(INH)和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情况,及从临床标本中的MTB临床分离株直接检测katG和inhA基因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住院确诊,并经抗结核药... 【摘要】目的研究MTB对异烟肼(INH)和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情况,及从临床标本中的MTB临床分离株直接检测katG和inhA基因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住院确诊,并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的结核病患者,共104例。患者临床标本经培养鉴定为MTB,然后通过绝对浓度法同时进行INH和Pto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并用基因芯片检测MTBkatG和inhA基因型。结果104例患者的MTB临床分离株经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检测显示:20例(19.2%)对INH耐药,其中3例高度耐药、17例低度耐药;5例(4.8%)对Pro耐药,其中1例高度耐药、4例低度耐药;INH与Pto的交叉耐药率20.0%(4/20)。以传统药敏试验为对照,20例对INH耐药患者中,基因芯片检测10例(50.0%)发生katG基因315位点突变,3例(15.0%)发生inhA基因一15位点突变,1例(5.0%)发生双基因突变;84例INH敏感患者中,7例(8.3%)发生katG基因315位点突变,5例(6.0%)发生inhA基因-15位点突变。基因芯片检测katG基因315位点突变预示MTB对INH耐药的敏感度为55.0%(11/20),特异度为91.7%(77/84);inhA基因-15位点突变预示MTB对INH和Pto耐药的敏感度分别为20.0%(4/20)和60.0%(3/5),特异度分别为94.0Y00(79/84)和93.9%(93/99)。结论大多数结核病患者的MTB临床分离株对INH和Pto耐药水平低,对Pto的耐药率低,katG315和inhA-15基因突变与MTB对INH耐药密切相关,intui-15基因突变与MTB对Pro耐药密切相关,应用基因芯片可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MTB的INH和Pto耐药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抗药性 细菌 芯片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3例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苏锐 王仲元 +4 位作者 陈红兵 刘琳 张韬 安慧茹 王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64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分型、合并疾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抗酸杆菌(AFB)、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 目的探讨近年来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64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分型、合并疾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抗酸杆菌(AFB)、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结果及抗结核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43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占93.9%(604/64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6.1%(39/643),原发性肺结核0例;总AFB阳性率为31.9%(205/643)。症状以咳嗽(514/643,79.9%)、发热(369/643,57.4%)为主,AFB阳性者咳嗽率(87.8%,180/205)高于AFB阴性者(76.3%,334/438)(χ2=11.614,P=0.001),AFB阴性者盗汗率(32.9%,144/438)高于AFB阳性者(24.4%,50/205)(χ2=4.774,P=0.029)。所有患者中89.6%(576/643)的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其中78.1%(450/576)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所有患者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达51.2%(329/643);菌阳者肺部感染率(57.1%,117/205)高于菌阴者(48.4%,212/438)(χ2=4.202,P=0.040),女性患者(19.7%,37/188)较男性更多合并高血压(13.2%,60/455)(χ2=4.380,P=0.036)。604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肺部病灶以浸润、坏死为主,无空洞患者病灶分布以多肺区为主(41.4%,250/604)。AFB阳性者住院期间痰菌阴转率为59.5%(122/205),治疗总有效率为87.1%(560/643),住院病死率5.1%(33/643)。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以肝损害为主,占6.4%(41/643)。结论643例老年肺结核症状以咳嗽、发热为主;病灶以多肺区为主;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几率高,并以肺部感染为首;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结核 肺/药物疗法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转移酶2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安慧茹 吴雪琼 王仲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 研究药物代谢酶NAT2、GSTM1、GSTT1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TDILI)的分子机制.方法 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科2008-2009年度住院初治结核病... 目的 研究药物代谢酶NAT2、GSTM1、GSTT1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TDILI)的分子机制.方法 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科2008-2009年度住院初治结核病患者208例,具有明确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患者为肝损伤组(共101例),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患者为对照组(共107例),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两组的NA T2基因多态性并分型.通过多重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GSTM1、GSTT1是否存在基因型缺失.以SPSS12.0软件进行x2检验处理,比较两组之间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计算各基因型风险系数(odds ratio,OR值)及95%可信区间(95% CI),分析疾病与基因的关联强度.结果 (1)肝损伤组患者中,39.6% (40/101)为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对照组中,12.2%(13/107)为NA T2慢乙酰化基因型.NA T2慢乙酰化基因型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系数(OR值)为4.74(95%CI=2.42~9.28;x2 =20.62,P<0.05).(2)肝损伤组中,GSTM1缺失基因型占63.4%(64/101),对照组GSTM1缺失基因型占51.4%(55/107);两组比较GSTM1缺失基因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OR值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为1.64(95%CI=0.94~2.84,x2=3.038,P>0.05).肝损伤组中,GSTT1缺失基因型占47.5%(48/101),对照组GSTT1缺失基因型占45.8%(49/107),两组比较OR值接近,为1.07(95%CI=0.62~1.85,x2=0.063,P>0.05).(3)肝损伤组中同时具有NA T2慢乙酰化基因型及GSTM1缺失基因型的患者29例,对照组5例,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系数OR值高达10.21(95%CI=3.87~26.96,x2=20.62,P<0.005).结论 NAT2基因的慢乙酰化基因型及GSTM1缺失基因型可能与ATDIL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肝炎 中毒性 芳基胺N-乙酰转移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应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提高耐多药结核病诊断率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雪琼 张俊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2-225,共4页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目前临床结核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快速检出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结核药物,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是控制MDR-TB的关键.目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方法主要有下...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目前临床结核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快速检出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结核药物,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是控制MDR-TB的关键.目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类:一是建立在细菌生长基础上的药敏试验方法;二是建立在基因多态性分析基础上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三是建立在耐药MTB特异组分基础上的色谱、质谱方法.作者概要地介绍了MTB的药敏试验方法,以及联合应用现有药敏检测技术以提高临床对MDR-TB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药物耐受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治与防控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暨学习班征文
8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54-654,共1页
由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中国防痨杂志》和《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联合主办,海南省预防医学会协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结核病诊治与防控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暨学习班”拟定于2014年11月3—6日在海南省海口... 由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中国防痨杂志》和《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联合主办,海南省预防医学会协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结核病诊治与防控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暨学习班”拟定于2014年11月3—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结核病基础研究专家、临床检验专家与临床专家针对结核病基础研究新进展、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并共同研讨与会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征集有关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学习班 防控 诊治 征文 继续教育项目 临床检验 预防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家族其他蛋白抗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状结构,它们通过ESAT-6分泌系统(ESAT-6 secretion system,ESX)分泌到细胞外.该家族共有23个成员(EsxA~W),其在基因组上相邻排列的2个蛋白编码基因形成11个类操纵子结构的基因对.该家族蛋白参与宿主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免疫系统识别的优势抗原,大多数是T细胞优势抗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和机体的免疫保护机制方面起关键作用.鉴于EsxA和EsxB的研究概况国内外报道较多,而其他ESAT-6家族成员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笔者着重概要地介绍ESAT-6家族其他成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DNA结合蛋白质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分枝杆菌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辉 谭耀驹 +4 位作者 李洪敏 马晓光 邢进 郝宝林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检测临床标本诊断结核病和耐利福平结核病的效能.方法 2011年1-5月从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单位,连续收集门诊就诊的1...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检测临床标本诊断结核病和耐利福平结核病的效能.方法 2011年1-5月从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单位,连续收集门诊就诊的1971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涂片、金标准培养和金标准比例法传统药敏试验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GeneXpert Mtb/RIF与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涂片及培养比较,GeneXpert Mtb/RIF检测1968例(1971例中有3例污染排除)痰标本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7%(748/802)、91.93%(797/867)和91.60%(1068/1166)、95.55%(1052/1101);与临床诊断比较,GeneXpert Mtb/RIF检测1945例(1971例中有26例无法定诊)痰标本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6%(822/1045)、98.67%(888/900);与金标准传统药敏试验比较,GeneXpert Mtb/RIF检测797例标本诊断耐利福平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2%(188/192)、100.00%(595/595).结论 GeneXpert Mtb/RIF是一种检测痰标本诊断结核病及耐利福平结核病的快速简便、自动化、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适用于结核病和耐利福平结核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利福平 抗药性 细菌 核酸扩增技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志 张广宇 王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509-513,共5页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国外文献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有10%-40%并发EBTB。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EBTB的流行病学调查,张广宇对1...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国外文献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有10%-40%并发EBTB。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EBTB的流行病学调查,张广宇对1992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核 介入技术 TUBERCULOSIS 肺结核患者 应用 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俊仙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8,共6页
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DOTS)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有效策略,它主要应用4个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和吡嗪酰胺(PZA)联合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然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INH、RFP和PZA引发... 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DOTS)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有效策略,它主要应用4个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和吡嗪酰胺(PZA)联合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然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INH、RFP和PZA引发的肝损伤是化疗中最常见的,联合用药时肝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增加,给结核病的化疗带来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 分子机制 药物所 结核病控制 药物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俊仙 吴雪琼 +1 位作者 阳幼荣 梁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680-685,共6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受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检测经常规药敏实验证实的30株Mt...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受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检测经常规药敏实验证实的30株Mtb利福平和异烟肼敏感株和50株耐利福平和异烟肼分离株的rpoB基因及katG和inhA基因突变,同时以PCR-直接测序法为对照。结果应用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方法检测30株Mtb利福平敏感株rpoB基因和异烟肼敏感株katG基因和inhA基因均为野生型。50株Mtb利福平耐药株中,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分析3株rpoB基因均为野生型,41株均为突变型;6株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结果不一致。50株Mtb异烟肼耐药株中,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分析16株katG基因和30株inhA基因均为野生型,31株katG基因均为315位密码子突变,7株inhA基因均为-15位突变型,其中2株为katG和inhA双重突变;3株katG和13株inhA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结果不一致。结论应用PCR-基因芯片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检出大多数Mtb耐多药分离株,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抗药性 细菌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胸腔积液误诊结核性胸膜炎一例
14
作者 刘琳 王巍 +2 位作者 王仲元 张韬 张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842-843,共2页
一、患者病史简介患者,男性,69岁。内蒙古籍,退休教师。因间断胸闷1年于2010年5月27日来我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就诊。患者于2009年5月上旬出现胸闷、气促,到乌盟丰镇市医院摄X线胸片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多次胸腔穿刺,共抽出黄色胸腔积... 一、患者病史简介患者,男性,69岁。内蒙古籍,退休教师。因间断胸闷1年于2010年5月27日来我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就诊。患者于2009年5月上旬出现胸闷、气促,到乌盟丰镇市医院摄X线胸片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多次胸腔穿刺,共抽出黄色胸腔积液3000ml,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2HRZE/10HRE抗结核治疗[1],无效,胸腔积液未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误诊 2009年 抗结核治疗 退休教师 X线胸片 胸腔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