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希全
王义平
+5 位作者
潘晶晶
朱伟
李长海
郭锋
董戈
张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解剖部位,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3月745例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造...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解剖部位,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3月745例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造影显示的血栓解剖部位,分为中央型258例(A组),混合型487例(B组),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8~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碎吸血栓。287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处理。随访16~147个月,平均(46±39)个月,根据临床症状及造影复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A组分别为(1.34±1.07)和(0.93±0.52)cm,B组分别为(2.89±1.53)和(1.72±0.89)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6、24.13,P=0.000、0.000和t=16.14、17.79,P=0.000、0.000)。随访发现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A组下降为(0.53±0.42)cm,B组为(1.42±1.35)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P=0.000)。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分别为27.91%(72/258)、13.18%(34/258)、0%;B组分别为35.12%(171/487)、22.59%(110/487)、2.46%(12/4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9.58,5.00,P=0.046,0.002,0.025)。A组静脉通畅率为96.51%,瓣膜功能正常率为78.68%,B组分别为78.03%和56.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0、40.57,P=0.000、0.000)。随访疗效A组优占92.64%,B组占65.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58,P=0.000)。结论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应根据血栓解剖分布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央型单纯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效果最好,而混合型应配合系统溶栓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抽吸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希全
王义平
潘晶晶
朱伟
李长海
郭锋
董戈
张清
机构
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全军腔内介入诊疗中心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基金
军队"十一五"医药卫生计划课题(J115Z0016)
文摘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解剖部位,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3月745例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造影显示的血栓解剖部位,分为中央型258例(A组),混合型487例(B组),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8~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碎吸血栓。287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处理。随访16~147个月,平均(46±39)个月,根据临床症状及造影复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A组分别为(1.34±1.07)和(0.93±0.52)cm,B组分别为(2.89±1.53)和(1.72±0.89)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6、24.13,P=0.000、0.000和t=16.14、17.79,P=0.000、0.000)。随访发现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A组下降为(0.53±0.42)cm,B组为(1.42±1.35)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P=0.000)。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分别为27.91%(72/258)、13.18%(34/258)、0%;B组分别为35.12%(171/487)、22.59%(110/487)、2.46%(12/4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9.58,5.00,P=0.046,0.002,0.025)。A组静脉通畅率为96.51%,瓣膜功能正常率为78.68%,B组分别为78.03%和56.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0、40.57,P=0.000、0.000)。随访疗效A组优占92.64%,B组占65.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58,P=0.000)。结论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应根据血栓解剖分布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央型单纯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效果最好,而混合型应配合系统溶栓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抽吸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Keywords
venous thrombosis
manual aspiration of thrombus
thrombolysis therap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张希全
王义平
潘晶晶
朱伟
李长海
郭锋
董戈
张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