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男性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玲 管维平 +3 位作者 毕建忠 孙琳 尚伟 胡新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据LI数目分为非LI组22例,单发LI组22例,多发LI组62例。根据血压类型分为杓型血压组10例,非杓型血压组96例。结果与低级别WML组比较,高级别WML组夜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发LI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升高[(135.5±13.5)mm Hg vs(125.6±9.0)mm Hg,(129.1±19.6)mm Hg,(67.0±8.7)mm Hg vs(61.8±5.8)mm Hg,(59.9±7.9)mm Hg,1mm Hg=0.133kPa,P<0.05],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减小[(-3.8±6.9)%vs(3.1±6.5)%,(1.7±8.2)%,P<0.01]。非杓型血压组多发LI发生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62.5%vs 20.0%,P=0.024)。结论中国男性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是SVD的一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脑梗死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与脑卒中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晟 叶荣苹 +1 位作者 刘伟 陈秀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在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目前已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死病因。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RNA的总称,广义来讲,包括核糖体RNA,转运RNA,核...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在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目前已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死病因。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RNA的总称,广义来讲,包括核糖体RNA,转运RNA,核内小分子RNA,核仁小RNA(smallnucleolar RNA,sno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多种已知功能的RNA,还包括未知功能的RN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卒中 RNA 核糖体 RNA转运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β1b对Th17细胞介导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无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燕 张琦 +3 位作者 石向群 尹榕 张志强 侯雪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的数量。结果 11例RRMS患者根据EDSS评分的变化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之间EDSS评分及MRI T2病灶数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EDSS评分和MRI T2病灶数较无效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PBMC中Th17细胞数量在无效组较有效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IFN-β-1b治疗对Th17细胞介导的RRMS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轻度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林新 李新立 +2 位作者 张效东 吴秀芳 张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观察颅脑降温治疗仪头部轻度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肿周围水肿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5 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电子冰帽。观察血肿体积 ,血肿周围... 目的 观察颅脑降温治疗仪头部轻度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肿周围水肿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5 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电子冰帽。观察血肿体积 ,血肿周围水肿体积 ,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和脉动指数 (PI)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分别为 (13.4 3± 12 .6 )ml,(19.6 5± 11.73)ml,(P <0 .0 1)。治疗后第 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Vm分别为 (43.35± 6 .2 8)cm s,(41.87± 6 .17)cm s,(P <0 .0 5 ) ;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Vm分别为 (5 9.82± 8.92 )cm s ,(5 6 .78± 8.4 5 )cm s ,(P <0 .0 1)。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0 .6 4± 14 .31、2 4 .6 9± 13.2 3,(P <0 .0 1)。结论 颅脑降温治疗仪使头部轻度低温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 ,有利于血肿区Vm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轻度低温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血液动力学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桂斌 刘运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组,每组14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热休克蛋白70表达...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组,每组14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凋亡细胞数,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结果3组均可检测到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强(P<0.01),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组较缺血再灌注组表达增强(P<0.05)。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组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缺血缺氧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质70 银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成功救治重症心源性基底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傅懋林 戴为正 +2 位作者 邱佩琴 王双虎 何文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88-3888,共1页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03/56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意识呈中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左侧瞳孔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检查不合作,压眶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强化他汀等治疗,06:00急诊行 DSA 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显影,未见代偿。更换6F MPD 指引导管(强生公司,美国),并将其头端置于右侧椎动脉 V1段远端,微导管(EV3,美国)内衬微导丝(0.014 cm ×205 cm)经指引导管缓慢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置于基底动脉远端,经微导管内造影可见基底动脉远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将 Solitaier 可回收支架4 mm ×15 mm(EV3,美国)经微导管于基底动脉远端释放,回拉取栓,可见1枚破碎血栓。复查造影见闭塞段部分再通,基底动脉末端可见一血栓,远端血管显影差。再次重复取栓,取出1枚大小约4mm×4mm×3mm 红色血栓。复查造影(图1)可见:基底动脉闭塞段完全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 P2段远端未显影。结束手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等治疗。术后患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术后第3天意识恢复清楚,感视物模糊,查体:四肢肌力4+级,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内收、外展、向上、向下活动受限,行颅脑MRI 检查示脑干及左侧枕叶急性脑梗死。术后14 d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改华法林口服抗凝,随访1个月症状完全缓解,mRS 评分、NIHSS评分均为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栓塞 SOLITAIRE 可回收支架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 取栓 双侧瞳孔不等大 基底动脉闭塞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瑾 迟路湘 诸兴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气体干燥术建立兔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将36只兔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实验组(高...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气体干燥术建立兔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将36只兔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实验组(高脂饲料加颈动脉内膜损伤,18只),实验组又分为术后1、2、3个月组(各6只)。将获得的各组兔颈动脉做连续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层分析兔颈动脉斑块处的MMP-2和TIMP-2表达情况。结果MMP-2和TIMP-2在对照组兔颈动脉组织中低水平表达,在实验组兔颈动脉组织中表达的水平升高。MMP-2免疫沉淀物积分吸光度(IA)值为3个月组(184±14)>2个月组(147±15)>1个月组(125±16),P<0.05;TIMP-2IA值为1个月组(159±13)>2个月组(149±10)>3个月组(147±17),P<0.05。MMP-2在斑块肩部和表面的表达密度为2个月>3个月组>1个月组,P<0.05;TIMP-2在斑块肩部和表面的表达密度为1个月组>3个月组>2个月组,P<0.05。结论MMP-2和TIMP-2共同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合成,在斑块生长过程中,二者表达的不平衡使同一斑块不同部位的稳定性可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核出血和梗死后认知功能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礼媛 贾建平 +1 位作者 周爱红 石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认知损害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在卒中后急性期(卒中后3周内)及卒中后恢复期(卒中后6~9个月)各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 目的探讨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认知损害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在卒中后急性期(卒中后3周内)及卒中后恢复期(卒中后6~9个月)各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基底核出血组和梗死组在急性期的各个认知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外,基底核出血组恢复期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基底核出血组的记忆力、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信息处理速度(数字符号测验)、视空间结构能力(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注意力、执行功能(Stroop测验C)和信息处理速度(Stroop测验A)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注意力(数字广度顺背测验)、记忆力(再认)和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外,基底核梗死组恢复期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核梗死组恢复期记忆力、信息处理速度(数字符号测验)、视空间结构能力(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SE、执行功能(Stroop测验C)和信息处理速度(Stroop测验A)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核卒中急性期出现多个认知领域的损害,恢复期大部分认知域得到改善,其中部分认知域可基本达到健康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基底神经节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利颗粒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小刚 杨东东 +10 位作者 胡波 周成芳 李文涛 庄慧魁 周佩洋 汪青松 陈会茹 宋颖民 宋冬晶 崔建忠 王化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8年3月前瞻性入组13家研究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加用脑脉利颗粒模拟剂治疗20...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8年3月前瞻性入组13家研究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加用脑脉利颗粒模拟剂治疗20 d,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脉利颗粒(每次10 g,每天3次)口服,治疗20 d。治疗后30 d、60 d和90 d随访评估患者的NIHS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90 d随访评估mRS,以mRS≤2分为功能独立。比较两组上述治疗指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90 d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TI A)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共入组190例患者,排除脱落患者,共187例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其中治疗组93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90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54±2.16分vs 3.84±3.08分,P=0.006),60 d(86.08±17.24分vs 82.61±16.91分,P=0.031)及90 d BI评分(89.62±13.50分vs 83.78±17.08分,P=0.004)高于对照组;90 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0例和42例完成mRS评分,治疗组功能独立率高于对照组(70.00%vs 45.24%,P=0.016)。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脉利颗粒能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残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残障 脑脉利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发作诱发Takotsubo心肌病1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志荣 王凡 +2 位作者 林进皇 汪婷 郁毅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6-309,共4页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C),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1-2]。该病发作时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最为常见,可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二尖瓣反流,同时伴有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志...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C),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1-2]。该病发作时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最为常见,可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二尖瓣反流,同时伴有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容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科室最近诊治1例癫痫发作诱发Takotsubo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Takotsubo心肌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开明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腔隙性脑梗死 预后 治疗方法 MCI 干预性治疗 高危人群 分类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海涵 邵阳 +1 位作者 陈力学 杨期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22-32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给予H2O2(10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高剂量组(TSG120μg/L+H2O2)、中剂量组(TSG60μg/L+H2O2)和低剂量组(TSG30...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给予H2O2(10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高剂量组(TSG120μg/L+H2O2)、中剂量组(TSG60μg/L+H2O2)和低剂量组(TSG30μg/L+H2O2)。TSG处理2h后,加入H2O2损伤细胞,4h后取细胞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噻唑兰(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TSG能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和细胞凋亡率(P<0.05)。0.1~1μmol/LTSG处理后bcl-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SG能减少H2O2对PC12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H2O2 PC12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吞咽困难的改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乃银 偶继君 +1 位作者 焦静雅 郝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老年痴呆治疗和康复疗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所有患者均行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吞咽功能。结果完成第2阶段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显著降低(P_均<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3周时进一步下降(P <0.05)。结论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效果较明显,且能积极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压力温度刺激训练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傅懋林 戴为正 +3 位作者 张惠琼 洪丽燕 孔敏霞 何文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59-663,共5页
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CCE)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以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处理、治疗原发病和使用抗凝药物,防止病情进展及再栓塞,但疗效欠佳[1]。CCE超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 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CCE)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以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处理、治疗原发病和使用抗凝药物,防止病情进展及再栓塞,但疗效欠佳[1]。CCE超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笔者就CCE的现状、超早期治疗,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心源性 血栓溶解疗法 机械溶栓 血管成形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碎吸术联合头部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强 秦书理 +1 位作者 李新立 刘群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 (HIHCH)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联合头部低温的方法治疗了 132例患者 ,并与未行头部低温治疗的 131例相匹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 ,优于...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 (HIHCH)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联合头部低温的方法治疗了 132例患者 ,并与未行头部低温治疗的 131例相匹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 ,优于对照组 ,病死率、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血肿碎吸术联合头部低温是治疗HIHCH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Q 低温 人工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建敏 孙彦波 秦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疏血通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体内氧化压力的定量分析
17
作者 胡新国 王润兰 +3 位作者 赵伟 金梅 管维平 吴卫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_(2a)(8-iso-PGF_(2a))浓度和LDL体外氧化延迟时间的变化,评价ALS患者体内的氧化压力及抗氧化能力情况。方法根据EL Escorial诊断标准选择ALS患者19例为ALS组,同时选择年龄、影响因... 目的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_(2a)(8-iso-PGF_(2a))浓度和LDL体外氧化延迟时间的变化,评价ALS患者体内的氧化压力及抗氧化能力情况。方法根据EL Escorial诊断标准选择ALS患者19例为ALS组,同时选择年龄、影响因素相匹配的健康成年男性19例为对照组。通过铜氧化共轭双烯法检测LDL体外氧化延迟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中8-iso-PGF_(2a)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S组尿液中8-iso-PGF_(2a)浓度虽有升高趋势[(48.28±4.78)ng/mmol肌酐vs(47.25±2.32)ng/mmol肌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体外氧化延迟时间明显缩短[(59.32±8.65)min vs(83.16±8.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高的氧化压力与降低的抗氧化能力在AL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提示有效的抗氧化治疗可能对控制ALS的发展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异前列腺素 自由基 氧化性应激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执行功能调查研究
18
作者 孙彦波 于建敏 +4 位作者 曹巍巍 刘又玮 马晓琳 段英辉 蔡秀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32-834,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执行功能状况,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烟台地区322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实验组)和247例健康体检的地方退休老干部(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调查,包括连线测验A(TMT-A)、听觉词... 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执行功能状况,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烟台地区322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实验组)和247例健康体检的地方退休老干部(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调查,包括连线测验A(TMT-A)、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言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验(CDT)。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TMT-A<100s完成者分别为208例和192例,在100~300s内完成者103例和53例,不能完成者11例和2例;AVMT得分:AVMT1分别为(2.81±1.51)分和(4.19±1.54)分、AVMT2(4.83±1.63)分和(6.31±1.61)分、AVMT3(5.76±1.88)分和(7.38±1.93)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AVMT4~6、VFT、CDT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烟台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执行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执行功能调查可作为其神经心理健康评估筛查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神经心理学测验 老年人身心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