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仪器测量角膜直径和角膜曲率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俊 李学喜 +2 位作者 林巧雅 叶瑞珍 许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比较验光曲率仪、OrbscanⅡz眼前节分析系统和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角膜直径和角膜曲率的差异,并评价三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70例(140眼)屈光不正患者,采用三种仪器分别测量双眼角膜水平直径和角膜前表面曲率,对... 目的比较验光曲率仪、OrbscanⅡz眼前节分析系统和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角膜直径和角膜曲率的差异,并评价三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70例(140眼)屈光不正患者,采用三种仪器分别测量双眼角膜水平直径和角膜前表面曲率,对这些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Bland-Altman分析对三种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验光曲率仪和OrbscanⅡz测得的角膜直径分别为(11.51±0.32)mm和(11.52±0.3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好;IOLMaster测得值为(12.10±0.34)mm,与另外两种仪器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一致性较差。三种仪器测得的平均角膜曲率分别为(43.46±1.32)D、(43.36±1.32)D和(43.65±1.3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三种仪器在临床应用中,验光曲率仪和OrbscanⅡz测得的角膜直径值可相互替代使用,而IOLMaster测得的角膜直径偏大,不宜作为大小角膜的诊断依据。三者测得的角膜曲率值可相互替代使用,但各有优缺点,临床应互相参照、比较,确保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直径 角膜曲率 验光曲率仪 OrbscanⅡz IOL MASTER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先天性黑朦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基础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艺君 郑钦象 李文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4-768,共5页
Leber先天性黑朦(LCA)是严重的遗传性视神经及视网膜疾病,可导致儿童先天性双眼盲。近十余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及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介导的工cA口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临床前研究奠定了... Leber先天性黑朦(LCA)是严重的遗传性视神经及视网膜疾病,可导致儿童先天性双眼盲。近十余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及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介导的工cA口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研究包括相关基因载体的玻璃体腔内注射和视网膜下腔注射,研究指标包括治疗后受试眼视功能的改变及治疗的安全性,后者包括受试动物的免疫反应、眼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眼部并发症及载体的生物学分布。基于这些临床前基础研究的结果,目前LcAⅡ基因治疗的初步临床试验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这些结果一方面为LCA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积累了经验。就LCAⅡ型临床前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先天性黑矇 基因疗法 RPE65基因 视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抗原免疫联合内毒素诱导的新的EAU小鼠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杰 孙卫民 +3 位作者 王金泉 宋斗 张超雄 徐晓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2-517,共6页
背景 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多年来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仍是沿用传统的造模方法制备相关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的葡萄膜炎自然病程有较大偏差. 目的 本研究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替代百日咳毒素(PTX)作... 背景 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多年来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仍是沿用传统的造模方法制备相关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的葡萄膜炎自然病程有较大偏差. 目的 本研究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替代百日咳毒素(PTX)作为主要诱发因素,建立更符合人类自然发病环境的新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的动物模型,并与传统的造模方法进行比较,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8周龄的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C57BL/6(H-2b)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内毒素注射组(EIU组)、多肽+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组(EAU组)、多肽+CFA+LPS组(LPS-EAU组).LPS-EAU组先用人类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 1-20)+CFA免疫小鼠,免疫后第7天小鼠足底注射LPS,诱发小鼠EAU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损害、眼球组织病理学评分、迟发型过敏反应、特异性淋巴细胞增生反应等评价指标对动物模型进行鉴定,并与LPS诱导的EIU及IRBP 1-20+ CFA免疫诱导的EAU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虹膜睫状体及视网膜组织结构未见异常;EIU组小鼠虹膜睫状体可见轻微血管扩张、蛋白及纤维素渗出,但玻璃体和视网膜组织内未见血管异常及炎症反应;EAU组小鼠虹膜睫状体未见血管扩张及炎性渗出,但可见视网膜轻微血管周围炎及神经纤维层肿胀;LPS-EAU组小鼠视网膜结构紊乱,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光感受器细胞损伤及视网膜全层破坏.正常对照组小鼠和EIU组小鼠病理评分均为0分,EAU组病理评分为0.5分,而LPS-EAU组小鼠病理评分为3.0分,显著高于E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246,P=0.001).LPS-EAU组小鼠耳廓增厚值为(35.60±0.55) tm,显著高于EIU组小鼠的(12.60±0.5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3.003,P<0.01);但与EAU组小鼠的(34.80±0.84)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20,P>0.05).LPS-EAU组小鼠的脾细胞体外培养的克隆数显著增加,其3 HTdR掺入值(CPM)为(8 540.00±54.77)/min,而EAU组的cpm为(8 484.00±47.7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56.634,P=0.069),但与EIU组的cpm(2 050.00±50.00)/min比较,LPS-EAU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95.683,P=0.000). 结论 LPS可以成功诱发小鼠的EAU,该动物模型在模拟病因方面更符合人类自然发病环境,为研究人类EA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能更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内毒素 脂多糖 动物模型 C57BL 6(H-2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在卵泡刺激素生成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德权 黄俊琴 +1 位作者 衣雪洁 张东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8-414,共7页
c-fos作为一种即刻早期基因,在介导脉冲性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刺激下垂体中卵泡刺激素(FSH)的合成与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fos在介导不同频率GnRH脉冲刺激下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 c-fos作为一种即刻早期基因,在介导脉冲性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刺激下垂体中卵泡刺激素(FSH)的合成与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fos在介导不同频率GnRH脉冲刺激下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后FSHβ转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频率的GnRH脉冲性刺激下FSH生成的生理机制,这将有助于研发免疫治疗的分子靶位,最终有效的治疗由于c-fos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分子的缺乏或突变所致的不孕/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卵泡刺激素 信号通路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大学生力竭运动后氧自由基内稳态及血液流变内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德权 衣雪洁 黄俊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研究补充番茄红素对人体力竭运动后氧自由基内稳态及血液流变内稳态的影响。实验对象与方法:将16名体育系大学男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实验组每天补充番茄红素15 mg,连续补充28 d。对照组每天补充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目的:研究补充番茄红素对人体力竭运动后氧自由基内稳态及血液流变内稳态的影响。实验对象与方法:将16名体育系大学男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实验组每天补充番茄红素15 mg,连续补充28 d。对照组每天补充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检测两组受试者在服用番茄红素和安慰剂前和服用28 d番茄红素及安慰剂后血清总SOD活力、血清MDA含量、红细胞内SOD活力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然后两组受试者均在电动跑台进行一次递增负荷的力竭运动实验。力竭运动后即刻再次检测血清总SOD活力、血清MDA含量、红细胞内SOD活力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1)一次力竭运动可提高实验组血清总SOD活力(P<0.01)、细胞内SOD活力(P<0.01)和对照组血清内MDA含量(P<0.01),也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对照组和实验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计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2)实验组受试者连续补充番茄红素28 d,可提高运动前安静状态下血清总SOD活力(P<0.01),也可以降低全血高切、中切粘度以及高切还原粘度(P<0.05)。另外,实验组运动后,相比对照组血清总SOD活力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1),红细胞刚性指数下降(P<0.05)。结论:1)一次性力竭运动会加剧体育系大学生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同时也会造成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变差。2)通过预先补充一个月的番茄红素,能有效增强大学生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次力竭运动后的血液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氧自由基内稳态 血液流变内稳态 力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匕首刺入眶内1例
6
作者 王在忠 陈丽玲 +2 位作者 柳昕 裴文艳 程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30-3830,共1页
患者男,29岁,无固定职业。2006年10月26日饮酒后,与他人争执过程中被匕首刺伤左眼。当时左眼活动性出血,患者感觉左眼部疼痛,视物模糊不清,伴有重影,自己未做特殊处理,迅速来我科急诊就诊。检查见:患者神志清楚,视力:右眼5.... 患者男,29岁,无固定职业。2006年10月26日饮酒后,与他人争执过程中被匕首刺伤左眼。当时左眼活动性出血,患者感觉左眼部疼痛,视物模糊不清,伴有重影,自己未做特殊处理,迅速来我科急诊就诊。检查见:患者神志清楚,视力:右眼5.1.左眼4.6。见一匕首由左眼外上方斜形刺入眶内,匕首体部折断.断端部分外露,固定不动。左上眼睑中外1/3处斜纵形全层裂伤.伤口约1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匕首 眶内 活动性出血 眼部疼痛 视物模糊 全层裂伤 左眼 饮酒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和百日咳毒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中的不同作用
7
作者 陈杰 孙卫民 +4 位作者 宋斗 张超雄 王金泉 徐晓 陶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3-598,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使用百日咳毒素(PTX)诱导的传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模型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与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环境有明显差异,且PTX本身可影响免疫应答.我们先前的研究已成功建立了内毒素——脂多糖(LPS)诱... 背景 研究表明,使用百日咳毒素(PTX)诱导的传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模型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与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环境有明显差异,且PTX本身可影响免疫应答.我们先前的研究已成功建立了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EAU模型,但PTX与LPS在EAU模型中的不同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比较在不同免疫阶段注射PTX和LPS对EAU诱导的不同影响,探讨LPS和PTX在葡萄膜视网膜炎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SPF级6~8周龄C57BL/6(H-2 b)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 d-PTX-EAU组、7 d-PTX-EAU组、0 d-LPS-EAU组和7 d-LPS-EAU组,分别于人类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多肽片段1-20(IRBP 1-20)及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后即刻或第7天在小鼠足底注射10 g/L LPS 30 μl或腹腔内注射1.0 mg/L PTX 0.5 ml,分别建立PTX和LPS诱导的EAU模型.于免疫后第19天,耳廓皮内分别注射IRBP 1-20,48 h测量模型鼠耳廓厚度,比较两种模型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制备小鼠脾脏细胞匀浆,用3H脱氧胸苷(3H TdR)掺入法比较各组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收集小鼠视网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的炎症表现并参照Caspi标准进行炎症评分,对不同模型组小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0 d-PTX-EAU组和7 d-LPS-EAU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葡萄膜视网膜炎病理损害,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视网膜皱褶和脱离及视网膜全层结构排列紊乱,0 d-PTX-EAU组小鼠玻璃体炎和肉芽肿反应略重于7 d-LPS-EAU组;而7 d-PTX-EAU组小鼠仅见视网膜血管轻度扩张,0 d-LPS-EAU组小鼠可见少量视网膜血管扩张和个别区域的视网膜折叠.0 d-PTX-EAU组和7 d-LPS-EAU组小鼠的EAU评分明显高于7 d-PTX-EAU组和0 d-LPS-EA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 d-PTX-EAU组和7 d-PTX-EAU组小鼠耳廓厚度分别为(62.600±3.362) μm和(60.000±2.345) μm,均明显高于0 d-LPS-EAU组的(30.400±1.817) μm和7 d-LPS-EAU组小鼠的(32.800±1.643) μm,4个组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59.751,P=0.000).0 d-PTX-EAU组和7 d-PTX-EAU组小鼠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克隆数显著增加,其3H TdR掺入值(cpm)分别为(16 150.000±799.218)/min和(16 120.000±729.383)/min,均明显高于0d-LPS-EAU组的(8 348.000±258.979)/min和7 d-LPS-EAU组的(8 540.000±81.548)/min,4个组间小鼠淋巴细胞增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16.978,P=0.000). 结论 免疫的同时注射PTX和免疫后第7天注射LPS均可诱导典型的EAU,LPS在EAU中的作用与PTX不同,主要作用于免疫的效应阶段,可能与血-眼屏障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视网膜炎 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身免疫 内毒素 百日咳毒素 小鼠 C57BL 6(H-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8
作者 杨丽英 祁明信 +1 位作者 黄秀榕 胡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4,11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U-Ⅱ(1×10...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U-Ⅱ(1×10-9mol.L-1、10×10-9mol.L-1、100×10-9mol.L-1)干扰体外培养的HLEC,采用化学比色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HLEC内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1×10-9mol.L-1、10×10-9mol.L-1、100×10-9mol.L-1)U-Ⅱ组的NOS活力值分别为(3.407±0.168)U.mg-1、(4.058±0.169)U.mg-1、(4.921±0.298)U.mg-1和(5.598±0.897)U.mg-1;NO含量分别为(0.747±0.183)μmol.g-1、(1.238±0.232)μmol.g-1、(1.531±0.101)μmol.g-1、(1.850±0.114)μmol.g-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Ⅱ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细胞内的NOS活性,刺激NO合成,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U-Ⅱ可使HLEC内NOS活性增强和NO生成增多,提示U-Ⅱ可能通过NOS/NO途径促进HLE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亦农 胡俊 +1 位作者 杨丽英 刘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后视盘的形态学变化,探讨眼压降低导致这种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20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II型(HRT-Ⅱ)分析视盘的形态学改变,并检查视力、眼压、滤过泡、渗漏、前房深...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后视盘的形态学变化,探讨眼压降低导致这种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20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II型(HRT-Ⅱ)分析视盘的形态学改变,并检查视力、眼压、滤过泡、渗漏、前房深度等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眼压分别为(36.83±14.10)mmHg(1kPa=7.5mmHg)和(12.00±5.05)mmHg,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及术后1周,杯盘面积比分别为0.666±0.212和0.574±0.236(P=0.001),术后明显缩小,缩小百分比为13.81%;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盘沿面积和盘沿容积显著增大(均为P=0.001),分别增大了26.18%和47.93%;视杯形态测量值、视杯高度变异轮廓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压变化与上述参数变化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眼压的大幅度下降可能是导致杯盘面积比变小、盘沿面积及容积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尚未发生明显改变,视神经纤维可能未继续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T-Ⅱ 小梁切除术 视盘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在角膜损伤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小华(综述) 梁宗宝(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7-860,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不仅参与眼部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增生和分化,而且还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作用及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角膜损伤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治疗不恰...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不仅参与眼部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增生和分化,而且还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作用及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角膜损伤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治疗不恰当,将导致患者失明。许多研究发现,EGF可以促进损伤角膜的修复和再生,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已从动物实验阶段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从形态学研究阶段进入了基因学研究阶段。就EGF的基本概念、生物学效应、与角膜损伤的关系及其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角膜损伤 角膜上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钙调蛋白在神经系统及视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燕红 李书明(综述) 崔志利(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癌钙调蛋白(OM)是钙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属于肌钙蛋白c超家族,它具有不同于其他钙结合蛋白的特异性钙结合(CD)区域。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分布特征,发现OM在调节细胞的电活动、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癌钙调蛋白(OM)是钙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属于肌钙蛋白c超家族,它具有不同于其他钙结合蛋白的特异性钙结合(CD)区域。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分布特征,发现OM在调节细胞的电活动、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OM在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视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有待运用于临床。OM促进视神经再生的作用为解决脊髓和脑神经的再生性难题打下了基础。对OM的概念、组织的分布、主要的作用及机制、与视神经再生的关系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钙调蛋白 神经轴突 再生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在豚鼠离焦诱导型近视眼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惠玉 李兵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2-706,共5页
背景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视黄酸作为一种近视相关性因子调控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但转运维生素A类物质的蛋白是否参与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近视中视黄酸的转运系统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豚鼠离焦型近视眼视网膜中光感受器间... 背景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视黄酸作为一种近视相关性因子调控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但转运维生素A类物质的蛋白是否参与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近视中视黄酸的转运系统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豚鼠离焦型近视眼视网膜中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的表达变化,探讨IRBP表达对实验性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4周龄的花色豚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10只,离焦I组和离焦Ⅱ组各20只。离焦I组和离焦Ⅱ组豚鼠左眼作为自身对照眼,右眼戴-10.00D凹透镜,分别戴镜14d、28d后摘去镜片,测量双眼实验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IRBP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视网膜中IRBP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右眼戴镜14d、28d后与左眼相比,离焦I组和Ⅱ组豚鼠分别形成了(一5.53±1.93)D和(一8.69±2.46)D的相对近视,眼轴分别延长(0.3l±0.15)mm和(0.41±0.13)mm,I组和Ⅱ组豚鼠离焦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F组别=1.90,P=0.04;F聃I=2.08,P〈0.05;F造模前后=2.43,P〈0.05。眼轴长度:F组别=2.04,P〈0.05;F眼别=4.15,P〈0.05;F造模前后=6.40,P〈0.05),离焦Ⅱ组屈光度的绝对值增加较离焦I组明显(P〈0.05)。戴镜后离焦I组、Ⅱ组左眼及空白对照组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测得的IRBP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65.62:t=4.93和171.00±4.25,明显高于各组的左眼值和空白对照眼的156.31±4.00、155.26e3.49、158.61±4.58,且离焦Ⅱ组右眼IRBP表达量低于离焦I组右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发现,与自身对照眼及空白对照组相比,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蛋白表达下调;RT-PCR检测表明,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mRNA表达减少,与自身对照眼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IRBP的表达变化可能在豚鼠离焦型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离焦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视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LAK细胞对眼部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
13
作者 张先楠 杨良户 梁国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前,过继注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对眼部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研究还是较少被涉及的课题。我们应用基因重组IL—2,体个诱导LAK细胞,采取局部注射治疗眼部恶性肿瘤,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剂 1... 目前,过继注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对眼部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研究还是较少被涉及的课题。我们应用基因重组IL—2,体个诱导LAK细胞,采取局部注射治疗眼部恶性肿瘤,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剂 1.基因重组IL—2,50000Iu/ml,—20℃保存,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 2.RPMI1640,美国BECKMAN公司。 3.灭活的人AB血清,本室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免疫疗法 LA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颅额径开眶术摘除眶内肿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大元 郑宝秀 孙彦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改进颅额径开眶术摘除眶内肿瘤的临床探讨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眼科任大元,郑宝秀,孙彦利目前,国内学者对颅额径开眶摘除眶内肿瘤,多持否定或慎重态度。我院对5例眶尖肿瘤采取此法,收到满意效果。就此探讨如下:一、一般资料,近三... 改进颅额径开眶术摘除眶内肿瘤的临床探讨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眼科任大元,郑宝秀,孙彦利目前,国内学者对颅额径开眶摘除眶内肿瘤,多持否定或慎重态度。我院对5例眶尖肿瘤采取此法,收到满意效果。就此探讨如下:一、一般资料,近三年来,我们选择眶尖肿瘤行此术式,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内肿瘤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
15
作者 任大元 孙彦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4-57,共4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眼科任大元,孙彦利综述,郑宝秀审校1971年,日本Ura}lna等首先报导了6例.均以急性全恢萄膜炎及视网膜动脉炎开始,最终导致广泛的周边部视网膜坏死、脱离,将其命名为“桐泽型领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眼科任大元,孙彦利综述,郑宝秀审校1971年,日本Ura}lna等首先报导了6例.均以急性全恢萄膜炎及视网膜动脉炎开始,最终导致广泛的周边部视网膜坏死、脱离,将其命名为“桐泽型领萄膜炎Vj。1977年英国Will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 临床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