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葛晨 吴国忠 +2 位作者 陆春雷 吴涛 姚豪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7,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试验1~4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后6h开始给予生大黄,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g/(kg·d),分2次给予,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试验1~4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后6h开始给予生大黄,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g/(kg·d),分2次给予,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对照组给予同药剂量的温开水滴入.观察给予不同剂量生大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费用等指标. 结果:试验1~4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4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试验1、2组.但试验4组比其他几组腹泻次数明显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生大黄可加速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0.9g/(kg·d)生大黄为最佳安全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胃肠肿瘤 剂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切除术前外周血中CD4^+/CD8^+值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珊珊 刘鸿瑜 +2 位作者 陈秋恋 杜振双 刘朝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66-20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8^+值的大小与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行肝癌部分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CD4^+/CD8^+值,并分为低CD4^+/CD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8^+值的大小与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行肝癌部分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CD4^+/CD8^+值,并分为低CD4^+/CD8^+值组(CD4^+/CD8^+值≤1,52例)和高CD4^+/CD8^+值组(CD4^+/CD8^+值>1,98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采用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记录2组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对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生存率低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3、41.983、55.214,P值均<0.001),2组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71,P<0.05);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肿瘤复发率均高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041、68.234、55.157,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有无子灶、HBV感染、肿瘤浸润深度、微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微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癌切除术前CD4^+/CD8^+值≤1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率高,CD4^+/CD8^+值对肝癌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CD4-CD8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艾叶青 张诚华 刘卉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肝病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肝病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6)和非感染组(n=250)。对可能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麻醉相关因素中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均使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下降(P值均〈0.05)。结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麻醉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葛晨 吴国忠 +3 位作者 陆春雷 吴涛 姚豪杰 贺祥昆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1~4组为试验组,5组为对照组。病人于术后6 h开始从鼻胃管滴入生大黄溶液,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1~4组为试验组,5组为对照组。病人于术后6 h开始从鼻胃管滴入生大黄溶液,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 g/(kg·d),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于术前l d、术后第1和第3天检测病人外周血清中的炎性指标(CRP、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等。结果:各组病人手术后CRP、IL-6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应用生大黄组CRP,IL-6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3组和4组优于试验1组和2组,差异亦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人手术后第1天,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各试验组上述指标呈回升趋势,其中试验3组和4组与试验5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不仅可降低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炎性反应,而且还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胃肠肿瘤 细胞免疫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注射当归明矾液治疗直肠脱垂46例观察
5
作者 余国生 王代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0-151,共2页
肛周注射当归明矾液治疗直肠脱垂46例观察余国生(解放军第一医院普通外科)730030王代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630042当归明矾注射液系解放军第一医院自制药品,我院于1975~1990年对46例直肠脱垂... 肛周注射当归明矾液治疗直肠脱垂46例观察余国生(解放军第一医院普通外科)730030王代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630042当归明矾注射液系解放军第一医院自制药品,我院于1975~1990年对46例直肠脱垂患者用当归明矾液肛周注射治疗,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治疗 当归明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