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剑 黄昌林 常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88-191,共4页
目的对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的评价。方法抽取某部2014年度新兵一营308名新兵为实验组,新兵二营286名新兵为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0期诊断技术,分别在新兵训练开始后的2、4、6、8、10、12周末进行0期训练性下... 目的对0期诊断技术对新兵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的预防效果的评价。方法抽取某部2014年度新兵一营308名新兵为实验组,新兵二营286名新兵为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0期诊断技术,分别在新兵训练开始后的2、4、6、8、10、12周末进行0期训练性下腰痛的筛查,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训练性下腰痛的常规诊治及录入统计。结果实验组训练性下腰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新训开始后的第4、6、8、10、12周末,实验组训练性下腰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期下腰痛发生率存在双高峰现象;肌源性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率,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骨关节源性下腰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期诊断技术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同时结合其他干预技术和方法,对新兵训练性下腰痛的预防作用效果明显,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期诊断技术 新兵 军事训练 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起坐动作改良对躯干核心肌力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鑫鑫 黄昌林 王久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起坐训练及其改良动作在表面肌电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5年5~8月随机选取某部新兵128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人。A、B两组均采用传统仰卧起坐动作训练,但A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B组为70次/2 min;C、D... 目的探讨仰卧起坐训练及其改良动作在表面肌电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5年5~8月随机选取某部新兵128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人。A、B两组均采用传统仰卧起坐动作训练,但A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B组为70次/2 min;C、D组采用改良动作训练,C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D组为70次/2 min。于第2、4、6、8周末分批检测部分受试者腹部及腰背部肌肉表面肌电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血清指标,并对上述肌肉行MRI检查。结果第2、4周末各组RM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C组竖脊肌RMS值高于A、B两组(P〈0.05),第8周时上述差异更为明显(P〈0.05);但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CK-MM及SOD水平高于A组(P〈0.05),低于D组(P〈0.05),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显示在第2、4、6周时各组均未见阳性变化,第8周时可见B组1例腹直肌出现边界模糊的线状或片状影,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余各组未见阳性表现。结论仰卧起坐改良动作有助于保持躯干核心肌力平衡,减轻局部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起坐 表面肌电 核心肌力 肌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