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军队医院医疗成本核算
1
作者 林毅民 陈仁财 《卫生经济研究》 1994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医疗成本核算 军队伤病员 医疗收入 地方医院 医疗科室 医院财务 营房维修 卫生事业费 临床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医院经营效益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毅民 陈仁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37,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市场的改革发展,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医院的资金来源由以往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向以医院经营和国家财政补贴模式转变,医院也由原来的单纯福利型逐步向经营型转变。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市场的改革发展,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医院的资金来源由以往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向以医院经营和国家财政补贴模式转变,医院也由原来的单纯福利型逐步向经营型转变。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财政对医疗投入的不足将越来越突出,医疗服务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医院的经营管理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医院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经营 经济管理 医院管理 成本核算 经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阳林 周满臻 +2 位作者 许斯鼎 何平 陈水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69例IVCS患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静脉成像。依据CT表现将IVCS分为单纯型IVCS(sIVCS,n=22)、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dIVCS,n=33)和其他原因IVCS(oIVCS,n...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69例IVCS患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静脉成像。依据CT表现将IVCS分为单纯型IVCS(sIVCS,n=22)、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dIVCS,n=33)和其他原因IVCS(oIVCS,n=14)。采用靶静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髂静脉支架植入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为有效和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单纯髂静脉置管溶栓,仅15例治疗有效(5例dIVCS和10例oIVCS);接受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的54例患者中,26例有效(6例sIVCS、16例dIVCS和4例oIVCS);37例接受支架植入患者髂静脉均有效开通且随访12个月无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VCS类型(β=4.14,Wald检验P<0.01)、病程(β=-5.33,Wald检验P=0.02),血栓密度(β=-6.46,Wald检验P=0.01)、栓塞范围(β=2.74,Wald检验P=0.03)及治疗方案(β=11.92,Wald检验P=0.01)均对治疗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IVCS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放射学 介入性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招胜 林洪 +1 位作者 沙漠 丁真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仍是现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现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药物的分子药理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特点,并在总结疼痛的发生机制的基...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仍是现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现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药物的分子药理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特点,并在总结疼痛的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对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治疗 镇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姚猛飞 王秋兰 +2 位作者 毕建民 姜雄华 卢承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66例,男112例,女54例,年龄37-83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与...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66例,男112例,女54例,年龄37-83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与输血量;记录术前1d、术后1、3、7d的D-二聚体值(D-dimer)含量;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1、3d硝酸甘油组D-dimer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组DVT发生率4例(4.8%),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14.5%)(P〈0.05)。结论 术中使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预防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硝酸甘油 髋关节置换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大剂量局部灌注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耀亭 杨柳 +1 位作者 张清华 杨妙枝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药物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0例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强化期第 1月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左氧氟沙星(0 .2 % ,60~ 1 2 0mL)病灶灌注加全身化疗 ,对照组...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药物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0例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强化期第 1月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左氧氟沙星(0 .2 % ,60~ 1 2 0mL)病灶灌注加全身化疗 ,对照组强化期第 1、2月经纤支镜常规浓度剂量左氧氟沙星 (0 .1 % ,1 0~2 0mL)病灶灌注加化疗。结果 强化期结束时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 96 .7% (2 9 30 ) ,病灶显著吸收率 83 .3 % (2 5 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 (2 2 30 )和 53 .3 % (1 6 30 ) (P均 <0 .0 5)。痰菌阴转平均时间治疗组 32 .5d,比对照组 56 .5d明显缩短 (P <0 .0 1 )。结论 经纤支镜高浓度大剂量局部灌注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疗效优于常规灌注 ,且疗程短、费用低、无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大剂量 局部灌注给药 药物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晖 何明长 +1 位作者 林斌 赵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腰椎峡部裂模型上位脊椎三维活动范围,分析峡部裂上位脊椎稳定性,为腰椎峡部裂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9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5双侧椎弓峡部制成实验模型,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造模前(正常组...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腰椎峡部裂模型上位脊椎三维活动范围,分析峡部裂上位脊椎稳定性,为腰椎峡部裂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9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5双侧椎弓峡部制成实验模型,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造模前(正常组)及造模后(峡部裂组)标本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10N·m力矩,由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分析比较峡部裂组及正常组上位及同序脊椎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9具标本峡部裂组上位脊椎(L4)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范围均值分别是12.71°、4.79°、3.71°,正常组均值分别为10.41°、3.70°、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峡部裂组分别增加了22.1%、29.4%、33.8%,而侧屈活动范围峡部裂组均值为7.74°,正常组为7.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峡部裂同序脊椎(L5)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范围均值分别为12.69°、6.29°、4.10°,正常组均值分别为10.12°、5.19°、3.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峡部裂组分别增加25.4%、44.1%、36.4%,而侧屈活动范围峡部裂组为6.12°,正常组为6.0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可导致上位脊椎在前屈、后伸和旋转方向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嘧啶核苷的浓度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永狮 汤秋华 刘标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9-351,共3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苷(PD)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流动相为0.04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4.0),检测波长为263nm,线性范围为0.7~6....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苷(PD)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流动相为0.04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4.0),检测波长为263nm,线性范围为0.7~6.8μmol/L,回收率为93.50%,日间误差CV=3.11%(n=6)。同时测定了部队体检正常人血清中PD的浓度,并用于临床观察肝炎、肾病、肺癌等多种疾病以及He-Ne激光治疗前后患者血中PD含量的变化。正常人血中PD的浓度无性别差异,成年人的正常值与文献一致。肾脏疾病中以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假尿苷升高最为明显,3例肺癌患者也都有升高的趋势。而我院开展的He-Ne激光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异,证明激光对细胞修饰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假尿嘧啶核苷 血清 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伴胃潴留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卿 陈剑鸿 费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胃潴留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建议医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胃潴留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建议医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胃潴留的情况。结论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营养支持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危重症 胃潴留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对颅骨切开术骨瓣设计的要求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连水 王文浩 +4 位作者 林洪 林俊明 罗飞 李君 张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无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应选择的骨瓣大小。方法共191例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患者分别采取3 cm小骨窗(67例)、5 cm小骨窗(61例)和常规骨瓣(6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初步探讨无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应选择的骨瓣大小。方法共191例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患者分别采取3 cm小骨窗(67例)、5 cm小骨窗(61例)和常规骨瓣(6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范围、残留血肿量和术后中线移位、环池结构。结果 191例患者中血肿最大径≤8 cm 47例、>8~10 cm 106例和>10 cm 38例。血肿最大径≤8 cm时,与常规骨瓣组相比,3 cm小骨窗组血肿清除范围小(t=-3.370,P=0.002)、手术时间短(t=-14.469,P=0.000)、术中出血量少(t=-9.310,P=0.000);与3 cm小骨窗组相比,5 cm小骨窗组血肿清除范围大(t=-2.331,P=0.026)。血肿最大径>8~10 cm时,与常规骨瓣组相比,5 cm小骨窗组血肿清除范围小(t=-4.248,P=0.002)、残留血肿量少(t=-2.083,P=0.041)、手术时间短(t=-10.715,P=0.000)、术中出血量少(t=-10.828,P=0.000)。血肿最大径>10 cm时,与常规骨瓣组相比,5 cm小骨窗组血肿清除范围小(t=-3.125,P=0.003)、手术时间短(t=-2.948,P=0.006),但残留血肿量增加(t=3.478,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骨窗缘可操作视角与骨窗大小(rs=0.330,P=0.000)和血肿最大径(rs=0.177,P=0.003)呈正相关,与血肿厚度呈负相关(rs=-0.678,P=0.000)。结论在有效清除血肿并取得满意影像学和临床康复前提下,为达微创手术效果,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最大径≤8 cm时,血肿量≤50 ml者可选择3 cm小骨窗、>50 ml者可选择5 cm小骨窗;血肿最大径>8~10 cm时,可选择5 cm小骨窗;血肿最大径>10 cm时,可选择常规骨瓣(骨瓣长径≥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颅骨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及常规骨瓣清除硬膜外血肿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连水 王文浩 +4 位作者 林洪 郁毅刚 林俊明 李君 罗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共9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并早期脑疝形成患者随机行小骨窗(44例)或常规去骨瓣(51例)血肿清除术。结果显示,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P=0.000),术中出血量(P=0.000)和输血量(P=0.031)少;而两组术后残留血肿量(P=0.141)、清醒时间(P=0.201)、... 共9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并早期脑疝形成患者随机行小骨窗(44例)或常规去骨瓣(51例)血肿清除术。结果显示,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P=0.000),术中出血量(P=0.000)和输血量(P=0.031)少;而两组术后残留血肿量(P=0.141)、清醒时间(P=0.201)、大面积脑缺血(P=0.865)和脑水肿(P=0.879)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Glasgow预后分级(P=0.6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并解除脑疝,其手术效果及预后与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脑疝 颅骨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肾移植供肾多支血管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庆祥 韩聪祥 +6 位作者 李金雨 黄宏伟 赵力 林吓聪 朱显钟 胡志 谢智明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多支血管的处理及重建方法。方法 49例供体,供肾有多支动脉变异45例,有多支静脉变异7例,其中3例为肾动脉、静脉同时多支血管变异。供肾切取术中,对于供血面积直径小于3cm且影响操作的分支动脉,术中即予结扎、离断...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多支血管的处理及重建方法。方法 49例供体,供肾有多支动脉变异45例,有多支静脉变异7例,其中3例为肾动脉、静脉同时多支血管变异。供肾切取术中,对于供血面积直径小于3cm且影响操作的分支动脉,术中即予结扎、离断;多支静脉,如直径为主干的1/3以下且试夹闭该静脉未发现明显淤血等血液回流障碍者,给予结扎、离断。5例采用体外血管重建。受体肾移植术中根据分支动脉管径、长度及位置及受者髂动脉和腹壁下动脉的情况等综合条件来选择受者相应的动脉吻合。结果 48例动脉分支吻合者在开放血流后搏动良好、吻合口通畅,术后1~7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该分支动脉供血区域丰富。肾静脉分支结扎者未发现淤血现象。1例高龄供肾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无出血、肾动脉栓塞、尿瘘、输尿管坏死和新发高血压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处理移植肾多支血管变异,可获得良好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血管 血管吻合 活体供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志伸 郭延杰 +1 位作者 练克俭 刘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16-316,31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 方法 10例 ( 11个椎体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PVP治疗 ,观察PVP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 结果  10例行PVP后症状均显著缓解 ...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 方法 10例 ( 11个椎体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PVP治疗 ,观察PVP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 结果  10例行PVP后症状均显著缓解 ,腰背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analoguepainscale,VAS)由术前的 ( 9 4± 1 8)分下降到 ( 1 1± 0 7)分 (t=13 5 90 ,P =0 0 0 0 )。无临床并发症发生。随访 4~ 14个月 ,平均 6 4月 ,1例T11骨折者又出现L1骨折 ,未再治疗 ,余 9例疼痛无复发。 结论 PVP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 骨折 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9
14
作者 费燕 陈尚瑜 林秀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0,共2页
肠内营养(EN)具有符合生理、并发症少、价格低等优势,成为临床上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病人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但在危重症病人中,常需通过饲管接受口服制剂和药物的治疗,而经饲管给药由于物理、药理、药剂等因素常导致不良事件的发... 肠内营养(EN)具有符合生理、并发症少、价格低等优势,成为临床上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病人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但在危重症病人中,常需通过饲管接受口服制剂和药物的治疗,而经饲管给药由于物理、药理、药剂等因素常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饲管堵塞、药物毒性、胃肠道刺激作用增强、药动学或药效学改变等[1],影响病人的临床结局。以下我们对EN支持期间管饲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管饲药物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周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巍 王文浩 +6 位作者 罗飞 林洪 张源 张明升 李君 简腾景 郑建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胼周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夹闭术的胼周动脉瘤患者40例,术前分别经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胼周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夹闭术的胼周动脉瘤患者40例,术前分别经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DSA检查确诊。根据术式的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常规手术组(18例)和神经导航辅助组(22例)。神经导航辅助组在常规纵裂入路基础上辅以磁共振神经导航技术,准确定位动脉瘤及上引流静脉,设计切口及手术路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引流静脉损伤后脑水肿或脑梗死以及术区继发出血)及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比例。结果 (1)40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经纵裂入路行开颅胼周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经CTA或DSA证实均为完全夹闭。神经导航辅助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2.5±0.5)h比(3.5±0.4)h,t=1.254],静脉损伤后脑水肿或静脉性脑梗死比例少于常规手术组[4.5%(1/22)比6/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意外破裂和继发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随访,常规手术组预后良好者占12例,神经导航辅助组预后良好者20例(90.9%),两组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5,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神经导航辅助技术有助于病灶的术中精确定位及优化手术入路,从而有效实施脑保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精度及安全性,是胼周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大脑前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石松抗疲劳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鹤坤 邱韵玲 +2 位作者 陈开杰 杨钦磊 陈锦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公石松不同萃取部位对小鼠运动性疲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公石松萃取液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和阳性对照组,公石松萃取液组分别灌服相对应的药液2.5g·kg^-1·d^-1,空... 目的探讨公石松不同萃取部位对小鼠运动性疲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公石松萃取液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和阳性对照组,公石松萃取液组分别灌服相对应的药液2.5g·kg^-1·d^-1,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灌服红景天0.59g·kg^-1·d^-1,每日1次,连续灌胃7d.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及游泳90min后小鼠血中乳酸、肌酸激酶及尿素氮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公石松石油醚萃取液可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小鼠体内肌糖原储备量(P〈0.05),降低游泳后小鼠体内尿素氮和肌酸激酶水平(P〈0.05);公石松正丁醇萃取液可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储备量(P〈0.05),降低游泳后小鼠体内尿素氮和血乳酸水平(P〈0.05);公石松水层可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小鼠体内肌、肝糖原储备量(P〈0.05),降低游泳后小鼠体内血乳酸水平(P〈0.05);公石松乙酸乙酯萃取液可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储备量(P〈0.05).结论综合分析,公石松石油醚、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层具有较佳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石松 抗疲劳 负重游泳 糖原 乳酸 尿素氮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庆祥 韩聪祥 +6 位作者 李金雨 赵力 黄宏伟 林吓聪 谢智明 胡志 朱显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024-402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1例行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狭窄或闭锁段长3~10cm。62例曾有1~4次手术史。67例经会阴或腹会阴切口,4例经耻骨或切除部分耻骨...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1例行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狭窄或闭锁段长3~10cm。62例曾有1~4次手术史。67例经会阴或腹会阴切口,4例经耻骨或切除部分耻骨下缘切口。14例应用游离包皮内板和(或)膀胱黏膜进行尿道替代成形。结果 67例(94.4%)拔管后排尿较满意,其中61例无需尿道扩张,6例尿道扩张3~8次后恢复正常;4例失败。性功能改善7例,恶化2例,余无明显变化。会阴部切口感染3例。结论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是可行的、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改良尿道套入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阳根 张横 +1 位作者 徐忠玉 张德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13-15,共3页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的含量 ,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和 EL ISA法 ,分别检测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的含量 ,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和 EL ISA法 ,分别检测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 HBV DNA 199例 ,阳性率为 6 9.34 % (199/2 87) ;144例 HBs Ag、H Be Ag、抗HBc三项阳性的血清 ,其血清中 HBV DNA也全部阳性 ;而 HBs 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和 HBs Ag、抗 H Bc二项阳性的标本 ,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 38.9% (42 /10 8)和 37.1% (13/35 )。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DNA的拷贝数与 HBe A g密切相关 ,但系统转换不能说明 HBV停止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 PCR技术 HBVDNA 免疫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体的解剖学测量与新型肱骨内固定器设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翟文亮 白达强 +1 位作者 臧振峰 胡中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为新型肱骨内固定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腋神经、桡神经的走形及测量与相关骨性标志的距离,同时选取成人干燥肱骨标本30根,测量肱骨上段相关直径及周长,计算相关的最佳弧度。结果肱骨最... 目的为新型肱骨内固定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腋神经、桡神经的走形及测量与相关骨性标志的距离,同时选取成人干燥肱骨标本30根,测量肱骨上段相关直径及周长,计算相关的最佳弧度。结果肱骨最大长(30.21±0.22)cm;大结节至腋神经距离(5.48±0.09)cm;大结节至三角肌粗隆距离(12.80±0.13)cm;肱骨最近端至肱骨肌管入口及出口分别为(16.10±0.27)cm、(21.04±0.26)cm;肱骨上段最佳弧度(3.90±0.03)rad。结论新型肱骨内固定物当其弧段部的弧度达到3.9rad时,能达到很好的服帖,且有效地避免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体 弧度 新型肱骨内固定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体退变与血液供应减少相关:基于一项双期增强CT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欧阳林 李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5,643,共6页
目的:观察腰椎血液供应随老龄化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横截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随机抽取180例不同年龄段对象。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4D CT进行腰3椎平扫... 目的:观察腰椎血液供应随老龄化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横截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随机抽取180例不同年龄段对象。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4D CT进行腰3椎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三维薄层重建腰3椎体平扫及双期增强矢状面图像,选择正中矢状面为兴趣区层面,观察腰3椎体CT平扫骨质密度、增强动脉期和血池平衡期对比剂密度在不同性别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男性组腰3椎体CT增强动脉期对比剂密度与平扫骨质密度呈正直线相关(r=0.420, 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674, P<0.01),血池平衡期对比剂密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685,P<0.01)。女性组腰3椎体CT增强动脉期对比剂密度与平扫骨质密度呈正直线相关(r=0.296, 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448,P<0.01),血池平衡期对比剂密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752,P<0.01)。结论腰椎体退变与血液供应减少相关,两者互为影响、形成不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变 血液供应 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Computer tomography (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