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麻醉药对冠脉搭桥术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国荣 张晋东 +4 位作者 杨晓明 陈延英 杨改生 叶博 卓九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评价吸入麻醉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各研究中的心脏指数、使用正性肌力药的例数和术后24h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最高数值。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 目的评价吸入麻醉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各研究中的心脏指数、使用正性肌力药的例数和术后24h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最高数值。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计量资料用加权平均差(WMD)和95%可信区间表示,统计分析用Revman4.2.10软件完成。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23篇,1398例患者。分析显示,吸入麻醉药都能使CABG患者术后的心脏指数增加[WMD=0.41;95%CI(0.17,0.64)],使cTnI明显降低[WMD=-1.61;95%CI(-2.25,-0.96)],需用正性肌力药的患者数减少[OR=0.45;95%CI(0.35,0.58)]。结论七氟醚等吸入麻醉药用于CABG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冠状动脉搭桥术 肌钙蛋白I 心肌保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t Care与FloTrac/Vigileo系统在监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继光 杨改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对比Most Care与Flo Trac/Vigileo系统在监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Most Care和Flo Trac/Vigileo系统进行监测,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摆动手术体位... 目的:对比Most Care与Flo Trac/Vigileo系统在监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Most Care和Flo Trac/Vigileo系统进行监测,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摆动手术体位前(T2)、俯卧位后(T3)、失血300 m L时(T4)、失血600 m L时(T5)、失血900 m L时(T6)、失血1 200 m L时(T7)、失血1 500 m L时(T8),采集所测的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及其他参数。结果:二者在各时点所测CO变化一致,各时点CI差值的偏倚范围分别为:0.05±0.42、0.03±0.50、0.06±0.50、0.07±0.46、0.04±0.39、0.07±0.41、0.02±0.45、0.02±0.48,二者测到的SVV在各时点的相关性差。结论:二者在心排血量监测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在SVV的监测方面一致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T CARE PRAM技术 FLOTRAC/VIGILEO 血流动力学 循环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纠治术的麻醉处理
3
作者 王凤学 张晋东 +6 位作者 周锦 张铁铮 王春丽 刘晓江 卢玉平 唐胜平 王朝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矫正性 大动脉转位 纠治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颅内高压病人麻醉中血清TSH PRL GH及皮质醇的变化
4
作者 傅润乔 马自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65例非垂体瘤择期开颅病人:40例慢性颅内高压(CICHT)病人,25例正常颅压(NICP)病人。用放免法测定这些病人麻醉前、插管后1min、开颅中及病灶清除时血清TSH、PRL、GH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1)麻醉前CICHT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NIC... 65例非垂体瘤择期开颅病人:40例慢性颅内高压(CICHT)病人,25例正常颅压(NICP)病人。用放免法测定这些病人麻醉前、插管后1min、开颅中及病灶清除时血清TSH、PRL、GH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1)麻醉前CICHT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NICP组(P<0.01)。(2)插管后及术中,CICHT组血清TSH、PRL、GH及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NICP组(P<0.05~0.01)。结果表明,CICHT病人垂体内分泌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垂体功能 麻醉 血清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对应激反应和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晓明 黄俊梅 +3 位作者 薛晓东 任俊清 宋志宏 张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运用喉罩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记录患者入室安静5min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 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运用喉罩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记录患者入室安静5min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拔管时(T4)和拔管后3min(T5)的MAP和HR,并于上述时间点采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间歇通气10min(T6)、30min(T7)和60min(T8)时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和PETCO2。结果两组T6~T8时MV、VT、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T8时的Ppeak和PETCO2高于T组(P<0·05),L组T2~T5时的MAP较T组降低,HR减慢(P<0·05)。T组T3~T5时的E、NE水平高于L组。T组T5时的E、NE水平高于T0(P<0·05),而L组的E、NE水平在T5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通气麻醉操作简便,通气可靠,对心血管系统刺激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甲状腺切除术 应激反应 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喉罩复合静脉全麻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夏舒萌 薛晓东 +2 位作者 陈延英 叶博 王鹤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麻醉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经胸腔镜行T3或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患者45例,ASAⅠ或Ⅱ级。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随机均分为三组:双腔管气管插管下吸入麻醉组(...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麻醉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经胸腔镜行T3或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患者45例,ASAⅠ或Ⅱ级。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随机均分为三组:双腔管气管插管下吸入麻醉组(Ⅰ组)、双腔管气管插管下静脉输注丙泊酚组(Ⅱ组)和(LMASupreme或LMASingapore)双管喉罩下静脉输注丙泊酚组(Ⅲ组)。观察三组BP、ECG、SpO2、PETCO2、气道压力(Peak)、术后不良反应、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等,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术毕(T4)、拔管(T5)时BP、HR的变化。结果 T4时Ⅰ组SBP、DBP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或P<0.01),三组HR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Ⅰ组为(2.36±0.67)分,明显高于Ⅱ组的(1.64±0.45)分和Ⅲ组的(1.05±0.57)分,且Ⅱ组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组轻度恶心呕吐3例,Ⅱ、Ⅲ组未见术后不良反应,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中应用双管喉罩复合静脉全麻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喉罩 手汗症 交感神经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输液条件下温度稀释法与动脉压法心输出量测定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范晓华 刘骥 +3 位作者 范勤 包睿 李博 邓小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比较温度稀释法与动脉压法心输出量(CO)测定的不同,并观察快速输液条件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骶骨肿瘤手术患者10例,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FloTrac传感器和Vigileo监护仪,温度稀释法间断测定心输出量(... 目的比较温度稀释法与动脉压法心输出量(CO)测定的不同,并观察快速输液条件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骶骨肿瘤手术患者10例,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FloTrac传感器和Vigileo监护仪,温度稀释法间断测定心输出量(ICO),动脉压法测定心输出量(APCO)。手术开始前30min内输注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测定液体输注前后HR、MAP、CVP、肺动脉楔压(PAWP)、ICO、每搏量变异度(SVV)、AP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采用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测量CO的差异。结果 APCO-ICO的均数为-0.10L/min,95%CI为-1.14~0.94L/min。(APCO+ICO)/2的均数为5.97L/min,与95%区间的最大绝对值1.14L/min相比临床可以接受。快速液体后,CVP、PAWP、APCO和SVI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SVV明显低于输液前(P<0.01);HR和MAP无明显变化。结论动脉压法测定CO与温度稀释法相关性好,可为围术期提供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心输出量 温度稀释法 心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改生 姜桢 +5 位作者 胡克俭 赵赟 金翔华 薛张刚 蒋豪 张晋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家犬12条,随机均分为两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持续检测ECG、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外循环前...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家犬12条,随机均分为两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持续检测ECG、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外循环前(T0)、主动脉开放30 min(T2)9、0 min(T3)分别测定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出量(CO)、肺顺应性和动脉血气并计算肺血管阻力(PVR)、心脏指数(CI)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T0、主动脉开放前(T1)、T2、T3分别:(1)采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引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2)取适量右上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变化、细胞核内NF-κB p65亚单位的活性变化及肺病理学改变。结果(1)两组T1、T2、T3和T0相比,NF-κB活性、TNF-α、IL-1β、IL-6、IL-8、MPO和W/D均显著增加(P<0.01),T1、T2、T3M组和C组相比NF-κB活性、TNF-αI、L-1βI、L-6I、L-8、MPO和W/D均显著降低(P<0.01);(2)病理学改变:T1、T2、T3和T0相比两组均出现肺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隔增宽,肺泡腔有渗出并且C组较M组改变明显;(3)血液动力学改变:MAP、CI在组内及两组之间各时点均无显著变化,T2、T3C组PVR较T0明显升高(P<0.05),而M组无显著变化;(4)肺功能:两组T2、T3较T0PA-aDO2显著增加(P<0.01),M组T2、T3较C组PA-aDO2明显降低(P<0.05);C组T2、T3肺顺应性较T0明显降低(P<0.05),而M组无明显变化,PaCO2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肺组织NF-κB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显著增加,发生肺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核因子-KB 细胞因子 急性肺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A喉罩应用于全麻手术气道管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庞君 王存金 张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4-2025,共2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SLIPA喉罩在全麻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FMJS和Wan Fang Data,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查找SLIPA喉罩和LMA喉罩应用于全麻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SLIPA喉罩在全麻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FMJS和Wan Fang Data,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查找SLIPA喉罩和LMA喉罩应用于全麻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评分[1]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743例患者。其中SLIPA组867例,LMA组876例。结果显示:(1)两组置入时间、气道密封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LMA相比,SLIPA第一次置入成功率较高;(3)SLIPA组术后胃胀气、咽部出血发生率均高于LMA组(P<0.05);(4)术后咽痛发生率SLIPA组低于LMA组(P<0.05)。结论:SLIPA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手术的气道管理,降低了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但同时增加了胃胀气、咽部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A喉罩 LMA喉罩 全麻手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术后寒战与肌电图值之间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涛 杨晓明 王珊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索全麻术后寒战与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80例。由两位观察者使用VISTA BIS监测仪记录每位患者在麻醉前正常的EMG值;手术结束后继续观察1h,记录首次出现寒战时的EMG... 目的探索全麻术后寒战与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80例。由两位观察者使用VISTA BIS监测仪记录每位患者在麻醉前正常的EMG值;手术结束后继续观察1h,记录首次出现寒战时的EMG值并每隔1min再记录一次,共记录3次;若观察期间患者寒战级别加重,继续如上述方式记录新级别寒战的EMG值。结果 共记录有效EMG值224个,其中Wrench寒战分级0级对应52个,其EMG值中位数为42(40-45)分贝;2级对应75个,其中位数是53(50-55)分贝;3级对应58个,其中位数是60(56-63)分贝;4级对应39个,其中位数是64(62-66)分贝。各级别寒战所对应的EM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术后寒战的级别与EMG值大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79,P〈0.01)。结论全麻下脊柱手术术后出现的Wrench寒战级别与VISTA Bis监测仪记录的EMG值具有相关性。使用VISTA Bis监测仪对寒战的发生发展进行监测,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连续的、客观准确的量化性寒战监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寒战 EMG值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术前访视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成健 高宏文 昝红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念应用于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成立QCC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术前访视效果"作为活动主题,分析术前访视效果较差的原因,制定并组织...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念应用于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成立QCC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术前访视效果"作为活动主题,分析术前访视效果较差的原因,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策略,对术前访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实施QCC活动后(2013年6月),患者的访视率及满意率均较实施前(2012年12月)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此次QCC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圈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结论QCC活动可充分调动科室护理人员对术前访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术前访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成健 杨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53例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从手术室转运至病房的过程,总结转运意外的发生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 153例患者的院内转运过...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53例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从手术室转运至病房的过程,总结转运意外的发生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 153例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中共发生转运意外23例,其中管道脱出3例、心率改变7例、血氧饱和度改变5例、与接收科室沟通协调不充分8例。结论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可能存在转运风险,只有对术后转运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才能确保此类患者的安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院内转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预防Miles术后切口感染 被引量:4
13
作者 成健 杨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预防Miles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空军总医院行Miles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冲洗液和生理盐水冲洗... 目的探讨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预防Miles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空军总医院行Miles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冲洗液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和手术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0.5%聚维酮碘联合0.5%甲硝唑冲洗液能有效预防Miles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甲硝唑 切口感染 MILES术 冲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化膜肺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心肺转流后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改生 姜桢 +5 位作者 胡克俭 赵赟 金翔华 薛张纲 蒋豪 张晋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观察肝素化膜肺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30例择期行双瓣膜置换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肝素化膜肺组(H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术中持续监测ECG、HR、S... 目的观察肝素化膜肺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30例择期行双瓣膜置换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肝素化膜肺组(H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术中持续监测ECG、HR、SpO2、MAP、CVP、心输出量(CO);术前、CPB前、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采取动脉血测定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术前、CPB前、主动脉开放后1·5、2、6h采血测定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2/FiO2),同期监测气道压并计算肺的顺应性。结果三组病人在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时TNF-α、IL-1β、IL-6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时M组TNF-α、IL-1β、IL-6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主动脉开放后0·5、1hH组TNF-α、IL-1β、IL-6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且M组在开放后各时点TNF-α、IL-1β、IL-6较H组降低更明显(P<0·01)。三组开放后各时点较CPB前气道阻力轻度升高,但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主动脉开放后1·5、2、6h三组病人和术前相比PaO2/FiO2显著降低(P<0·05,P<0·01);与H组、C组相比,M组在主动脉开放后1·5、2、6h时PaO2/FiO2显著增加(P<0·01)。结论CPB可引起以炎性细胞因子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产生肺损伤;单纯肝素涂抹膜肺轻度降低细胞因子变化,但对肺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5mg/kg)可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升高,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细胞因子 急性肺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肝素涂抹膜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
15
作者 徐学军 徐学红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43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外固定架固定效果,预防钉道感染,加强患肢护理、疼... 目的 探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43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外固定架固定效果,预防钉道感染,加强患肢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等。结果 本组患者40足跟骨骨折得到复位,足弓及跟骨高度恢复正常,跟骨横径得到矫正.Bohler角为15°~40°。无1例发生跟骨高度丢失、骨感染、骨坏死及骨不连。功能评定优20足,良20足,差3足;优良率为93.0%。结论 “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明显,科学的护理是其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