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英谦 赵发国 +7 位作者 杨芬 胡文娟 王姮 夏海波 吕强 张卫清 王素君 石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血脂、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肝、肾功能和血清性激素水平。于...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血脂、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肝、肾功能和血清性激素水平。于入院后次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于服药第10天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AA抑制率平均为(60.9±25.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后AA抑制率与内源性睾酮含量呈正相关(r=0.51,P=0.000),与糖化血清蛋白(r=-0.341,P=0.001)及体质量(r=-0.209,P=0.037)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睾酮水平(b=0.759,R2=0.743,P=0.000)、糖化血清蛋白(b=-0.108,R2=0.593,P=0.003)、血肌酐(b=-0.455,R2=0.339,P=0.017)及血尿酸(b=0.080,R2=0.393,P=0.047)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内源性睾酮含量、糖化血清蛋白、血肌酐及尿酸水平是影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绝经期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卿 吕强 石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Essen 卒中风险评分(ESRS)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482例行脑血管造影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ESRS评分,并记录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前循环、后循环及颅内动脉、颅外...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Essen 卒中风险评分(ESRS)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482例行脑血管造影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ESRS评分,并记录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前循环、后循环及颅内动脉、颅外动脉).按ESRS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复发低危组(0~2分)及高危组(≥3分).分析ESRS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482例中,低危组198例,高危组284例.(1)高危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其他心脑疾病史、外周动脉疾病的比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或P&lt;0.01);而性别、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管轻度狭窄64例,中度狭窄111例,重度狭窄或闭塞307例.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SRS评分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095,P=0.037).(3)482例中,前、后循环均有狭窄者占52.1%(251例),前循环狭窄者占29.0%(140例),后循环狭窄者占18.9%(91例).高危组前、后循环均有狭窄者占61.6%(175/284),高于低危组的38.4%(76/198);而低危组的前循环狭窄患者较多,占40.4%(8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4)482例中,颅外动脉狭窄者占45.9%(91例),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者占39.4%(190例),颅内动脉狭窄者占14.7%(71例).高危组颅外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者共占90.5%(257/284),高于低危组的77.8%(15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程度与ESRS评分相关,ESRS不同时脑动脉病变的部位分布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狭窄 Essen卒中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混合氧刺激脑血流SPECT对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力的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潞娜 石静 +2 位作者 李立伟 王骁 李海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59-3561,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0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 目的:应用^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0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周内分别进行1次静息^99mTc—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和1次混合氧刺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12个区域,计算各部位感兴趣区(ROU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比值,≥85%为正常,〈85%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减低;比较吸入CO2混合氧后各个ROI与静息状态下各ROI的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的同一部位差值用来评价CVR。结果:各ROI吸入CO2混合氧刺激前后rCBF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测定出现下列4种结果:A型,静息状态下及CO2吸入负荷试验后各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均未见明显异常者共8例(96个ROI,差值〉0);B型,静息状态下比值未见异常,CO2吸入后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减低的共9例(39个ROI,差值〈0);C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后rCBF与小脑比值更低、且计数减低范围扩大者10例(62个ROI,差值〈0);D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刺激后rCBF与小脑比值反而升高者9例(24个ROI,差值〉0)。结论:^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静息显像结合混合氧刺激负荷显像不仅可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而且可用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CVR的监测,帮助临床早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从而早期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预防卒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CO2刺激 脑血管储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微微 石进 +7 位作者 马维娅 牛俊英 裴鑫 赵秀欣 林琅 黄勇华 魏微 朱光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溶栓组静脉给予rt—PA20mg,尿激酶30万-50万IU;单用rt—PA组静脉给予rt—PA0.9mg/kg;单用尿激酶组静脉给予尿激酶1万~2万IU/kg(体质量超过75kg者按75kg给药),最大剂量150万IU;未溶栓病例为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是观察治疗前与发病后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联合溶栓组、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组及对照组的观察结果为:①NIHS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8.1±3.6、17.9±3.6、18.0±3.4、17.3±4.0,治疗后分别为9.1±5.6、8.8±5.5、9.6±5.2、14.1±4.6,符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86.4%(19/22)、83.3%(15/18)和42.9%(9/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溶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溶栓组溶栓后24h内再发脑梗死1例,出血转化1例;单用rt—PA组出血转化3例;单用尿激酶组再梗死1例,出血转化有2例,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与单用rt—PA和单用尿激酶比较,联合低剂量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安全、有效,相对rt—PA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纳米乳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巧香 王恒 +1 位作者 裴志勇 赵玉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制备并评估负载环孢菌素A-纳米乳药物(CsA-NP)联合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sA-NP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而成。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AMI模型(n=17)... 目的制备并评估负载环孢菌素A-纳米乳药物(CsA-NP)联合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sA-NP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而成。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AMI模型(n=17),随机分为对照组(n=5)、CsA-NP组(n=4)、ASCs组(n=4)和CsA-NP+ASCs组(n=4)4组。AMI后1周经冠状动脉内注入ASCs或生理盐水,分别在干细胞移植前和干细胞移植后8周,以延迟增强核磁共振(DE-MRI)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移植后心肌和移植细胞情况。结果干细胞移植后8周,DE-MRI显示与ASCs组比较,CsA-NP+ASCs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53.6±2.4)%比(48.3±1.8)%,P<0.05],梗死面积显著缩小[(6.2±1.7)cm3比(7.5±0.6)cm3,P<0.05],室壁厚度显著增加(P<0.05)。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sA-NP+ASCs组比ASCs组移植存活细胞增加了近3倍,并表达心肌细胞阳性标记物(cTnT、α-actin阳性);与ASCs组比较,CsA-NP+ASCs组进一步减轻梗死心肌纤维化程度,下调了Caspase-3活性,抑制了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CsA-NP增强了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AMI疗效,提高了心功能,减轻了左心室重构,可能与CsA-NP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纳米 干细胞 脂肪 凋亡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