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郝强 田建明 +7 位作者 左长京 王振堂 叶华 杨继金 毕永民 陈宙艳 毛艳君 潘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胰腺癌患者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正常胰腺8例,以4.0ml/s的速度团注造影剂50ml后8s,采用SiemensBodyperfusion体部灌注成像序列,对选定部位相邻两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胰腺癌患者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正常胰腺8例,以4.0ml/s的速度团注造影剂50ml后8s,采用SiemensBodyperfusion体部灌注成像序列,对选定部位相邻两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结束后追加造影剂50ml(2ml/s)进行常规胰腺扫描,扫描分为动脉期、胰腺期,分别为注射造影剂后25s、45s。动态增强图像用SiemensPerfusionCT/VA11A软件处理,生成256色彩色灌注图,测量血流量、血流容积、无血管血流量、组织强化峰值、灌注起始时间和峰值时间值。结果: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低(P<0.01);灌注起始时间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胰腺癌较急性胰腺炎灌注峰值时间长(P<0.05),与正常胰腺无差别;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要定量分析,仍需测量灌注值。采用SiemensPerfusionCT/VA11A软件得到的正常胰腺灌注值为(0.84±0.32)ml/(min·ml)。结论: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的普遍下降;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胰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的平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强 田建明 +7 位作者 左长京 叶华 王振堂 毕永民 杨继金 陈宙艳 毛艳君 潘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6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标本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了解胰腺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方法:胰腺癌标本26例,慢性胰腺炎标本7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26例(采用胰腺癌标本中无肿瘤浸...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标本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了解胰腺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方法:胰腺癌标本26例,慢性胰腺炎标本7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26例(采用胰腺癌标本中无肿瘤浸润的组织),所有标本均行免疫组化染色。MVD检测为在200倍显微镜下计数5个视野最高数目的微血管,以其平均数表示。VEGF的定量标准为VEGF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值的乘积。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法。结果:VEGF在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胰腺癌组织的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26例胰腺癌组织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Spearman法r=0.862,P<0.000;Pearson法r=0.855,P<0.000)。结论:胰腺癌的微血管生成水平高于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内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胰腺炎 胰腺肿瘤 徽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