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血栓消融及小球囊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及足坏疽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石白 袁群 +6 位作者 史国珍 童奥 赵娜 肖黎 张妲 王良宸 唐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血栓消融术配合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共60条肢体在内科综合治疗如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循...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血栓消融术配合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共60条肢体在内科综合治疗如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循环、抗凝的前提下行超声血栓消融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结果:47例60条患肢术中下肢动脉通畅率达93.3%;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测定的下肢动脉MRI、超声、踝/肱指数(ABI)、下肢皮肤温度以及肢体凉、麻、痛、皮肤苍白或发绀的缺血状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足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合并足坏疽的患者,在传统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将先进的超声血栓消融技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的手段相结合,可以使闭塞的大血管再通,明显改善血供,为糖尿病足坏疽的治愈提供良好的血液循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血栓消融术 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肢 动脉闭塞硬化症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亚静 杨彩哲 +3 位作者 王良宸 陈莹 王敏 王璐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573-2576,共4页
目的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住院及门诊900例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的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198例(22.0%)... 目的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住院及门诊900例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的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198例(22.0%),甲状腺良性结节组702例(78.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七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等方面的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进行性增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结节性质、回声、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实性结节比例、低回声结节比例、结节直径≤1 cm比例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χ2=279.606、93.215、57.189,P<0.05)。两组Tg Ab、TPO-Ab阳性率及TSH、T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3、FT4、T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超声提示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实性结节、低回声,甲状腺功能提示TSH水平、Tg Ab阳性率、TPO-Ab阳性率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应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马小艳 童奥 张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40-42,46,共4页
糖尿病足是指由糖尿病引发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已成为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在所有需要截肢的患者中,糖尿病足居... 糖尿病足是指由糖尿病引发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已成为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在所有需要截肢的患者中,糖尿病足居于首位原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慧娟 李峰 +5 位作者 童奥 唐红 吴佳轩 李晓静 王书瑶 曹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采用人造皮肤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因创面肉芽过度生长而接受再次清创换药治疗,3例患者因发生堵管问题疗效较差,其余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明显缩小,术后无感染。结论糖尿病足患者VSD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了堵管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 糖尿病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敏 杨彩哲 关小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 DF)感染鲍曼不动杆菌( Ab)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共收治住院糖尿病患者2980例,其中确诊DF者655例,共235例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其中Ab感染者45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 DF)感染鲍曼不动杆菌( Ab)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共收治住院糖尿病患者2980例,其中确诊DF者655例,共235例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其中Ab感染者45例,作为A组;其余190例未发生Ab感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对应于A组时段选择60例作为B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 FPG)、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清蛋白( Alb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总胆固醇进行检测;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F患者感染Ab的危险因素,并了解DF发生Ab感染的耐药情况。结果两组TG、LDL-C、HDL-C、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FPG、2 hPBG、HbA1c水平均高于B组,Alb水平低于B组(P<0.05)。Ⅰ~Ⅱ级Ab者HbA1c水平低于Ⅲ~Ⅴ级者(P<0.05);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感染前使用抗生素、HbA1c、Alb水平是DF感染Ab的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10 d)、感染前使用抗生素(≥2种且>7 d)及HbA1c (≥6.5%)、Alb(<35.0 g/L)水平是DF感染Ab的危险因素( P<0.05)。2009—2011年与2012—2014年感染Ab者多粘菌素、米诺环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生素Ab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在近3年增长迅速,均在80.0%以上。结论住院时间、感染前使用抗生素情况及HbA1c、Alb水平是DF感染Ab的独立危险因素,Ab的耐药性呈逐年递增趋势,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病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首发症状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童奥 杨彩哲 +1 位作者 刘德辉 史国珍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血糖值的范围及最集中的时间段.方法记录每例患者低血糖反应时的症状、血糖值、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结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心慌、出汗;午餐前后是发生低血糖反应最为集中的时间;70.59%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血糖值的范围及最集中的时间段.方法记录每例患者低血糖反应时的症状、血糖值、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结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心慌、出汗;午餐前后是发生低血糖反应最为集中的时间;70.59%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血糖值为2.10~3.90 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主诉心慌、出汗时,提示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条件允许时立刻监测血糖;对于血糖值>2.10 mmol/L者仅需进食含糖食品即可缓解症状;午餐前后勤巡视病房;注重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以保证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低血糖 症状 相关因素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针封管时预防血液返流方法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书瑶 童奥 马小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4,共1页
对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静脉血管,并减轻护士工作量。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封管后血液返流而导致堵管现象,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笔者采用边推注边关闭夹子的方法封管,效... 对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静脉血管,并减轻护士工作量。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封管后血液返流而导致堵管现象,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笔者采用边推注边关闭夹子的方法封管,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血液返流 封管 预防 护士工作量 输液治疗 反复穿刺 静脉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