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最新进展
1
作者 高娅娅 李宏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1914-1920,共7页
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是一种核质转运蛋白,负责大多数肿瘤抑制蛋白和生长调节蛋白的转运。XPO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治疗耐药性相关。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 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是一种核质转运蛋白,负责大多数肿瘤抑制蛋白和生长调节蛋白的转运。XPO1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治疗耐药性相关。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的核内储留和活化,并下调细胞浆内多种致癌蛋白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XPO1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性中的作用、以及XPO1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输出蛋白1 Selinexor 血液肿瘤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妙雨 高娅娅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7-951,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和多灶性骨骼受累为特征的浆细胞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可用于MM患者的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越来越多样化,MM目前仍不可治愈。近些年由于核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和多灶性骨骼受累为特征的浆细胞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飞速发展,可用于MM患者的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越来越多样化,MM目前仍不可治愈。近些年由于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液体活检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MM的诊断率大为提高。同时,许多与MM预后相关的基因异常先后被发现。本文旨在总结已知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与MM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异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高娅娅 李妙雨 +6 位作者 孙文瑞 贾双双 田彪 肖婉婷 张春燕 冯娟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25,共11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分析发现AIF1可能是AML的潜在癌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对AIF1进行功能分析。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F1和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AIF1的表达与AML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在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验证AIF1的表达。结果:AIF1在AML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AIF1高表达组总生存期比AIF1低表达组缩短。结论:AIF1在AML中的高表达,其表达与AML患者总体生存相关。提示AIF1可能作为AML患者的潜在不良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1 急性髓系白血病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 疾病本体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通过靶向CCL22调控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和YTS顺铂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健红 刘芳 +5 位作者 段晓辉 郝彩霞 刘祥祥 鲁英娟 王哲 梁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目的:探讨miR-30b对人NK/T细胞淋巴瘤(NKTCL)SNK-6和YTS细胞对顺铂耐受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NK细胞以及SNK-6和YTS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30b和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CCL22)mRNA和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miR-30b对人NK/T细胞淋巴瘤(NKTCL)SNK-6和YTS细胞对顺铂耐受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NK细胞以及SNK-6和YTS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30b和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CCL22)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miR-30b过表达和miR-30b抑制剂分别转染SNK-6和YTS细胞,MTT法检测SNK-6和YTS细胞对顺铂耐受性的影响;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0b与CCL2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CCL22表达,评估CCL22对细胞耐受性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NK细胞相比,SNK-6和YTS细胞中miR-30b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CCL22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miR-30b过表达可降低细胞活性,顺铂耐受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高(P<0.05),Caspase-3活性增加(P<0.05)。miR-30b抑制剂作用与miR-30b过表达作用相反。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miR-30b过表达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而结合位点突变后荧光素酶活性不变,表明CCL22是miR-30b的直接靶分子。此外,miR-30b过表达显著降低CCL22表达(P<0.05)。而CCL22过表达可增加SNK-6细胞活性,降低Caspase-3活性,逆转miR-30b的作用,增加对顺铂的耐受性。结论:miR-30b可通过靶向CCL22抑制人NKTCL SNK-6和YTS细胞的顺铂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b 顺铂耐受 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 NK/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