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新英 康富标 +2 位作者 叶立红 戴二黑 孙殿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肝活组织检查确定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HMGB1,分析HMGB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MGB1水平[(29.46±7.54)ng/ml]较健康对照组[(16.86±3.48)ng/ml]明显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8,P<0.01)。G3~G4组HMGB1水平显著高于G1~G2组(t=4.441,P<0.01),但S1~S2组HMGB1水平与S3~S4组无明显差异(t=0.658,P>0.05)。血清HMGB1水平与ALT(r=0.256 6,P=0.028 4)及AST(r=0.471 9,P<0.000 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lb、TBil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HMGB1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56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葛建文 郑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67-68,共2页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已被认为是脾功能亢进治疗的首选方法.PSE通过栓塞物阻塞脾动脉分支,减少了脾脏血供,使外周脾实质梗死和机化,脾静脉到门静脉的血流减少,门脉高压得以缓解,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得以控制.同时,术后脾脏仍有...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已被认为是脾功能亢进治疗的首选方法.PSE通过栓塞物阻塞脾动脉分支,减少了脾脏血供,使外周脾实质梗死和机化,脾静脉到门静脉的血流减少,门脉高压得以缓解,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得以控制.同时,术后脾脏仍有25%~40%的正常血供,不但取得了与脾切除同样效果,而且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手术的安全性.但栓塞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对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术治疗,经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彭焕彦 康富标 +1 位作者 王燕 孙殿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局灶性或节段性狭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PSC的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目前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局灶性或节段性狭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PSC的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目前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近年来PSC诊疗的新进展,包括较为准确及常用的诊断方法、当前的治疗以及一些特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PSC-AIH)、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小导管PSC等,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