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1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短波通信抗干扰性能仿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勇 赵东宁 江光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20,25,共5页
建立了几个军事短波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并简要叙述了军事短波通信系统中跳频、扩频的干扰方程。文章给出了仿真物理结构图以及功能模块图,也给出了军事短波通信抗干扰性能仿真评估的指标,提出了利用云模型及云不确定性推理对仿真结果进... 建立了几个军事短波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并简要叙述了军事短波通信系统中跳频、扩频的干扰方程。文章给出了仿真物理结构图以及功能模块图,也给出了军事短波通信抗干扰性能仿真评估的指标,提出了利用云模型及云不确定性推理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并给出了干扰和无干扰条件下军事短波通信的抗干扰性能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性能 仿真 设计 短波通信 军事通信 扩频通信 云模型 不确定性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特点及仿真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道省 甘仲民 +1 位作者 张邦宁 刘爱军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05-507,共3页
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特点,研究了信号经过卫星移动信道后幅度和相位分布,给出了实用的卫星移动信道仿真模型。对基本的BPSK调制信号在该模型中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衰落 仿真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循环谱切片的通信辐射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志伟 徐志军 +2 位作者 王金明 徐玉龙 孔磊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谱切片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通过计算信号的循环谱密度矩阵,将循环谱密度切片作为初始高维特征,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指纹特征矢量,最后采取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辐射源的个体识别。通过...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谱切片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通过计算信号的循环谱密度矩阵,将循环谱密度切片作为初始高维特征,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指纹特征矢量,最后采取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辐射源的个体识别。通过对20部手持机的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提取的特征矢量能够较好地反映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并且特征参数对噪声干扰不敏感,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系统仍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说明该方法确实能够较好地解决同型号、同批次、同工作参数通信辐射源的个体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识别 循环谱 主成分分析 指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中基于网络编码改进的广播重传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伟 张更新 +1 位作者 边东明 苟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针对传统卫星广播重传策略、链路高丢包率下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和最大团策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理论分析及模拟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卫星广播... 针对传统卫星广播重传策略、链路高丢包率下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和最大团策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理论分析及模拟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卫星广播重传策略信道占用率较高、重传次数较多的问题,链路高丢包率下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策略不能达到重传性能最优的问题,保证了卫星通信中的组播数据的快速、可靠的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广播 网络编码 丢包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环境下非视距散射光通信最佳链路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勇 徐智勇 +3 位作者 汪井源 宋超 王荣 耿常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5-710,共6页
基于概率论和随机迁移理论,建立多次散射随机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分析了辐射雾条件下,不同的通信距离条件时,近红外信号光在大气传输信道中传输的路径损耗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在给定的通信距离以及给定的系统发送端发送仰角... 基于概率论和随机迁移理论,建立多次散射随机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分析了辐射雾条件下,不同的通信距离条件时,近红外信号光在大气传输信道中传输的路径损耗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在给定的通信距离以及给定的系统发送端发送仰角和发送光束束散角,接收端接收仰角和接收视场角等几何参数下,会存在一个能见度使得在这个能见度条件下信号光传输的损耗最小。在通信距离、能见度给定的情况下,针对大气散射通信几何构架中的各个参数的改变都会对非视距大气散射光通信链路路径损耗产生影响,通过模型仿真,提出辐射雾环境下最优化通信链路几何构架。仿真中采取808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LD)作为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非视距链路 蒙特卡洛 路径损耗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遗传算法的低轨区域通信星座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郦苏丹 朱江 李广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128,共7页
给出一种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实现低轨区域通信星座优化设计的方法,有效克服了上述困难。首先建立通用的区域覆盖星座模型,确定优化控制参数,并结合低轨星座应用背景对其进行约束。然后给出一种基于网格点统计的星座性能评价准则。为了提... 给出一种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实现低轨区域通信星座优化设计的方法,有效克服了上述困难。首先建立通用的区域覆盖星座模型,确定优化控制参数,并结合低轨星座应用背景对其进行约束。然后给出一种基于网格点统计的星座性能评价准则。为了提高遗传算法对局部最优解的搜索能力,文章提出一种混合遗传算法,该方法在基本遗传算法中加入复形调优算法,并根据优秀个体的分布对参数区间进行调整。将该算法应用于星座模型,建立一套完整的星座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对具体实例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良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卫星星座 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特征融合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金明 徐玉龙 +1 位作者 徐志军 马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9期217-221,共5页
在对辐射源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提取辐射源信号载频特征和瞬态幅值特征,对重采样的瞬态幅值做三次样条插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段对插值后的瞬态幅值进行曲线拟合,获取拟合系数作为... 在对辐射源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提取辐射源信号载频特征和瞬态幅值特征,对重采样的瞬态幅值做三次样条插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段对插值后的瞬态幅值进行曲线拟合,获取拟合系数作为瞬态指纹特征;最后与载频特征融合,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融合系数,融合后的特征作为辐射源指纹特征。识别分类器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对16部手持机进行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特征能够反映通信辐射源个体的时频特性,可实现对辐射源个体的有效识别,在信噪比为20 dB时,系统识别率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识别 瞬态特征 特征融合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通信中基于ANP的WSN可生存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涛 朱世才 +2 位作者 陈晖 吴连才 陈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7-563,共7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可生存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价和验证应急通信中无线传感网(WSN)的可生存性,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增强其生存能力。首先,筛选出应急通信中无线传感网的可生存性评价指标集,并建立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评价模型框架。然... 建立科学合理的可生存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价和验证应急通信中无线传感网(WSN)的可生存性,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增强其生存能力。首先,筛选出应急通信中无线传感网的可生存性评价指标集,并建立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评价模型框架。然后,通过网络分析法(ANP)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并构建WSN生存性指标体系。最后,利用该指标体系对采用SRPC协议和RLEACH协议的WSN可生存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客观有效地评价WSN的可生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无线传感网 可生存性 指标体系 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斜投影算子的极化域通信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凯 张邦宁 +1 位作者 郭道省 王耀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44,共5页
针对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和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极化域通信抗干扰方法。在信号极化域利用斜投影极化滤波器,以克服传统的频域抗干扰技术的缺点。通过对斜投影滤波器的特点进行研究,在信号极化域设计多种干扰抑制和抗干扰技术,包括优化... 针对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和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极化域通信抗干扰方法。在信号极化域利用斜投影极化滤波器,以克服传统的频域抗干扰技术的缺点。通过对斜投影滤波器的特点进行研究,在信号极化域设计多种干扰抑制和抗干扰技术,包括优化极化发射信号、非线性矢量变换的增广斜投影滤波器以及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以改进斜投影滤波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证明,与传统斜投影滤波器抗干扰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干扰抑制能力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域 抗干扰 改进型斜投影滤波器 非线性矢量变换 极化发射优化 随机极化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散射通信实验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智勇 沈连丰 +1 位作者 汪井源 陈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紫外发光二极管(LED)的大气散射通信系统,利用非视线单次散射模型仿真分析了紫外光大气散射通信的接收光功率与通信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宽度的发送光脉冲在接收端的脉冲波形展宽.构建了紫外光散射通信实验系统,实现了... 设计了一种基于紫外发光二极管(LED)的大气散射通信系统,利用非视线单次散射模型仿真分析了紫外光大气散射通信的接收光功率与通信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宽度的发送光脉冲在接收端的脉冲波形展宽.构建了紫外光散射通信实验系统,实现了语音和数据传输,并对系统的通信距离和收发仰角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日盲区紫外光在大气中散射传输时由于大气粒子的强烈散射与吸收,传输损耗较大,距离每增加10倍,接收功率下降20dB,因此日盲区紫外光大气散射通信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场合;近距离传输时散射造成的光脉冲多径展宽为微秒量级,对中低速通信系统影响较小;单个紫外LED发光功率较低,可通过多个LED阵列来提高发射功率,增大通信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通信 日盲区 非视线 单次散射 紫外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态学滤波的卫星通信窄带干扰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婧 边东明 +1 位作者 谢智东 李永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针对频分多路(FDMA)卫星通信系统中转发器的信号数量、模式多变,利用单一阈值难以实现多个同频窄带干扰同时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处理的窄带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信号的频谱视为一维灰度图像,结合改进的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针对频分多路(FDMA)卫星通信系统中转发器的信号数量、模式多变,利用单一阈值难以实现多个同频窄带干扰同时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处理的窄带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信号的频谱视为一维灰度图像,结合改进的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的形态学梯度滤波算法,通过检测干扰的边缘梯度跳变值来实现干扰信号的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当监测频宽内多个不同参数的信号都存在窄带干扰时,所提方法不受噪声基底变化的影响,运算量小,复杂度低,适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实时频谱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形态学 梯度值 窄带干扰检测 噪声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中紫外散射传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智勇 沈连丰 +1 位作者 汪井源 李建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6-59,共4页
结合大气散射理论,引入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散射相函数和散射粒子半径两个参数,在长球面坐标系上修正了紫外光大气传输单次散射模型。仿真了正常、霾、雾、雨四种天气条件下的该散射模型的冲激响应,分析计算了这四种天气条件下的发送仰角... 结合大气散射理论,引入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散射相函数和散射粒子半径两个参数,在长球面坐标系上修正了紫外光大气传输单次散射模型。仿真了正常、霾、雾、雨四种天气条件下的该散射模型的冲激响应,分析计算了这四种天气条件下的发送仰角、通信距离与接收光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紫外大气传播中通信距离受天气影响较大,通信速率受天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 单次散射模型 散射相函数 非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应宪 刘爱军 +1 位作者 王永刚 潘小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70,共8页
物理层安全技术为通信信息安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论述了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现有物理层安全技术及其应用于卫星通信的潜在问题,提出了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可研究方向,及基于单星平台、星座平台、天基平台通信... 物理层安全技术为通信信息安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论述了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现有物理层安全技术及其应用于卫星通信的潜在问题,提出了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可研究方向,及基于单星平台、星座平台、天基平台通信系统条件下的关键技术,展望了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物理层安全 星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换保留信道与新呼叫排队相结合的LEO星座通信系统信道分配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广侠 郦苏丹 冯少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140,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LEO(低轨道)星座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案。该方案为切换呼叫提供了保留信道,降低了切换呼叫的阻塞概率。同时,采取新呼叫排队策略抑制保留信道引起的新呼叫阻塞概率的恶化,如果正在进行的呼叫离开,队列中的新呼叫可以按... 提出一种适用于LEO(低轨道)星座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案。该方案为切换呼叫提供了保留信道,降低了切换呼叫的阻塞概率。同时,采取新呼叫排队策略抑制保留信道引起的新呼叫阻塞概率的恶化,如果正在进行的呼叫离开,队列中的新呼叫可以按照次序获得分配信道。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切换呼叫阻塞概率,并使新呼叫阻塞概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星座 信道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磊 任煜 胡均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59,共4页
介绍了基于 Web管理的概念 ,以及在电力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中使用基于 Web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基于 Web的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及其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实现方案 ,并对其中所涉及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 ,包括动... 介绍了基于 Web管理的概念 ,以及在电力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中使用基于 Web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基于 Web的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及其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实现方案 ,并对其中所涉及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 ,包括动态访问数据库的动态网页技术和基于 Web的管理系统中实时告警问题的处理 ,提出了针对系统实时问题的 WWW解决方案。实际运行表明 ,基于 Web的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可靠、有效地实现了对现行电力载波系统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监控系统 WEB 电力载波系统 WW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O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更新 郦苏丹 甘仲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8-154,共7页
研究利用IGSO星座提供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所涉及到的星座覆盖性能、多普勒频移及业务支持能力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2颗或3颗IGSO卫星构成的星座能够对我国区域提供较好的覆盖性能(单星和多星覆盖率及平均通信仰角),而引入的多普勒频移并... 研究利用IGSO星座提供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所涉及到的星座覆盖性能、多普勒频移及业务支持能力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2颗或3颗IGSO卫星构成的星座能够对我国区域提供较好的覆盖性能(单星和多星覆盖率及平均通信仰角),而引入的多普勒频移并不大。链路计算结果表明,采用IGSO卫星能够有效解决GEO卫星在高纬度区域的低仰角问题,并能用比较小的IGSO卫星来达到非常大的GEO卫星才能实现的性能。因此,采用IGSO的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 多普勒频移 IGSO 卫星天线口径 衰落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天气下多次散射对非视距散射光通信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勇 徐智勇 +3 位作者 汪井源 张秋芳 宋超 吴建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5-228,共4页
基于随机分析理论和概率论,通过利用马可洛夫数据链建立的大气信道多次散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仿真比较了辐射雾条件下不同阶次散射对链路损耗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雾环境、大气散射光通信链路几何构架各参数给定的情况下,在给定能见度时,... 基于随机分析理论和概率论,通过利用马可洛夫数据链建立的大气信道多次散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仿真比较了辐射雾条件下不同阶次散射对链路损耗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雾环境、大气散射光通信链路几何构架各参数给定的情况下,在给定能见度时,考虑发生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散射的光子能量对总接收信号光能量的贡献随通信距离变化时,会出现一个临界的通信距离值;当通信距离小于临界值时,不同阶次散射对总接收信号能量的贡献由大到小的变化关系为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当通信距离大于临界值时,其变化关系会发生一个翻转,且在雾环境下,不可忽略四阶、五阶散射对总链路损耗的影响,甚至还需考虑更高阶次散射对总链路损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非视距散射通信 蒙特卡洛仿真 多次散射 辐射雾 路径损耗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通信中的一种级联编码调制及其迭代接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智东 张更新 边东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86-1792,共7页
在深空通信中,由于通信距离大幅增加,通信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很大,提高系统的功率利用效率是深空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了基于LDPC码和FQPSK调制的级联编码调制体制,首先提出该编码调制体制的系统模型,通过修改... 在深空通信中,由于通信距离大幅增加,通信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很大,提高系统的功率利用效率是深空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了基于LDPC码和FQPSK调制的级联编码调制体制,首先提出该编码调制体制的系统模型,通过修改相应的算法给出适合FQPSK的迭代解调解码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该体制的误码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体制利用FQPSK的恒包络特性克服信道非线性问题并使功放工作在饱和区,利用LDPC码实现低信噪比通信,同时在接收端通过迭代解调解码获得增益,从而能够缓解深空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过远而带来的极低信噪比通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编码调制 FQPSK 低密度校验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xWorks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皓 伍云 周志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2,13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VXWORKS 通信模型 虚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系统性能仿真评估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聪 江光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90-392,共3页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复杂大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侧重于对仿真结果的评估,提出了以云模型为基础的系统性能评估算法。该评估算法用云理论实现定性属性值和定量属性值之间的转换。该评估算法以不确...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复杂大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侧重于对仿真结果的评估,提出了以云模型为基础的系统性能评估算法。该评估算法用云理论实现定性属性值和定量属性值之间的转换。该评估算法以不确定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借鉴了层次分析法的某些处理手段,可以较好地处理指标体系中广泛存在的泛层次树形结构现象,使评估结果更加可信。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更为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估 云模型 仿真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