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区域划分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晓宁 黄立洋 +2 位作者 郭飞 张彬 陈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0-916,共7页
雷电作为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提高直升机对雷电的防护能力,根据标准SAE-ARP5416A规定的试验方法,在CST EM Studio中对某型直升机的等比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其初始雷击附着区域的划分开展研究.提出了... 雷电作为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提高直升机对雷电的防护能力,根据标准SAE-ARP5416A规定的试验方法,在CST EM Studio中对某型直升机的等比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其初始雷击附着区域的划分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感应理论的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区域划分的仿真计算方法,讨论了该型直升机仿真模型参数设置、具体划分方式等相关内容.通过本文方法仿真计算得到某型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区域,并与标准SAE-ARP5414A的分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方法对于今后直升机防雷设计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初始附着区域 静电感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雷电间接效应数值仿真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立洋 陈晓宁 +2 位作者 郭飞 张彬 陈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6-181,共6页
为了提高直升机对雷电的防护能力,根据标准SAE-ARP5416A规定的试验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CST Microwave Studio中搭建仿真环境,对"黑鹰"直升机采用注入大电流的方法来分析其遭遇雷击时的间接效应。分析了在不同雷电流路径... 为了提高直升机对雷电的防护能力,根据标准SAE-ARP5416A规定的试验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CST Microwave Studio中搭建仿真环境,对"黑鹰"直升机采用注入大电流的方法来分析其遭遇雷击时的间接效应。分析了在不同雷电流路径下,直升机机体外部以及机体内部重点舱室的电磁场分布情况,同时对机体内部线缆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具备开展整机直升机雷电间接效应试验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对直升机遭遇雷击时的间接效应进行有效分析,进而指导直升机的防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雷电间接效应 传输线矩阵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位置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立洋 陈晓宁 +1 位作者 郭飞 赵金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10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注-先导放电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来快速判断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点。首先,根据标准SAE-ARP 5416A中规定的相关试验方法,确定平板电极大小、直升机离边界距离等参数。然后,利用Becerra-Cooray正极性先导起始和发展判据对UH...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注-先导放电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来快速判断直升机初始雷击附着点。首先,根据标准SAE-ARP 5416A中规定的相关试验方法,确定平板电极大小、直升机离边界距离等参数。然后,利用Becerra-Cooray正极性先导起始和发展判据对UH-60"黑鹰"直升机的主旋翼翼尖、尾旋翼翼尖、水平尾翼以及机头部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不断改变平板电极电势的方法,找到各个关键位置产生稳定正极性先导所需的最小背景电场值,以此为依据来对其初始雷击附着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旋翼翼尖最易成为初始雷击附着位置,而机头则较难成为初始雷击附着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放电理论 上行先导起始 初始雷击附着位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