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子型热源强迫与大气和海洋流场的奇异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韧 沙文钰 +1 位作者 蒋国荣 王继光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一个广义的地球流体动力学正压准地转模式中,局地热源强迫对大气和海洋流场产生的响应结果,进行了解析研究· 发现热源扰动和响应流场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两者具有类似的分布模态,且孤立子型的...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一个广义的地球流体动力学正压准地转模式中,局地热源强迫对大气和海洋流场产生的响应结果,进行了解析研究· 发现热源扰动和响应流场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两者具有类似的分布模态,且孤立子型的响应流场要比孤立子型的热源强迫范围大得多,即"狭窄"的热源扰动可能导致"宽广"的流场响应;强迫热源的特殊结构有可能导致大气或海洋流场出现奇异响应,从而使大气或海洋环流发生异常(如大气阻塞现象);中、高纬地区的大气和海洋流场对热源强迫的响应要比低纬地区显著得多· 上述结果与中、低纬大气试验和观测资料的研究结果相符,可部分解释地球流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子 热源强迫 流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卫星图像的一种模糊聚类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咏明 张韧 +2 位作者 蒋国荣 孙照渤 牛生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9-696,共8页
基于二维光谱特征空间,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对多光谱静止卫星(GMS-5)图像进行了云分类试验,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分类结果。该方法利用不同光谱通道的卫星云图光谱特征构造出一个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对云图在特征空间上的光谱特征点进行... 基于二维光谱特征空间,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对多光谱静止卫星(GMS-5)图像进行了云分类试验,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分类结果。该方法利用不同光谱通道的卫星云图光谱特征构造出一个二维光谱特征空间,对云图在特征空间上的光谱特征点进行FCM聚类,然后与已知云类样本的特征进行比较,确定出各聚类域的类属,进而得到二维光谱空间的云分类图,实况接收的云图可通过查验特征像素点在分类图中的落区位置来实现云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 卫星图像 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韧 余志豪 +2 位作者 蒋全荣 罗坚 董兆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基于db1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NCEP / 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 基于db1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NCEP / 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动与太平洋副高形态活动之间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副高 南海 夏季风 小波包 频域能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和ANFIS模型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集成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韧 王继光 蒋国荣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4,共8页
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集成预报模型。该方法将复杂海温系统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带通分量信号,然后建立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最后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 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集成预报模型。该方法将复杂海温系统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带通分量信号,然后建立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最后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保留预报对象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预报难度,集成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时效均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FIS模型 小波分解 模糊推理 赤道 海温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集成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希 沙文钰 李妍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7,共9页
利用二十一层海温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的强度、深度及厚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南海陆架浅水区域内,存在着随季节变化明显的辐射型温跃层;3~5月是温跃层的成长期:6~8月是该海域温跃层的强盛... 利用二十一层海温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的强度、深度及厚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南海陆架浅水区域内,存在着随季节变化明显的辐射型温跃层;3~5月是温跃层的成长期:6~8月是该海域温跃层的强盛期;而9~11月温跃层开始减弱,到了冬季 (12月到次年 2月)温跃层变得最弱,趋于消亡。结合本海区温跃层的这种变化特征,分析了该海域净辐射通量的分布状况及随季节的变化特征,证明了净辐射通量是影响该海域温跃层季节性分布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季节性温跃层 分布特征 成因 海温 季节变化 净辐射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港邻近海域台风浪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希 沙文钰 +1 位作者 闵锦忠 李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9-786,共8页
对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及包含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利用该模式对影响南海湛江港海域的二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时刻的台风要素、NCAR/ NCEP网格点资料、单站观测资料后 ,提供模式所需风... 对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及包含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利用该模式对影响南海湛江港海域的二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时刻的台风要素、NCAR/ NCEP网格点资料、单站观测资料后 ,提供模式所需风场 ;利用自嵌套的方式 ,提供模式波谱边界条件 ;两次模拟结果与实际海浪观测资料相符较好 ,可以为该海域台风浪的模拟预报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台风风场 近岸海浪模式 数值模拟 耗散作用 湛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希 沙文钰 闵锦忠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Simuation Waves Near-shore),在充分考虑相关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帽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基础上,以较高的分辨率对影响台湾岛邻近海域的9015... 基于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Simuation Waves Near-shore),在充分考虑相关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帽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基础上,以较高的分辨率对影响台湾岛邻近海域的9015号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台风资料后提供;用自嵌套方式提供模式波谱边界条件。模拟结果与实际台风浪资料相符较好。台风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台风中心位于台湾岛邻近海域的不同位置,台风浪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和传播方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可以为整个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分布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台风浪 SWAN近岸海浪模式 数值模拟 风生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位势波与夏季北太平洋副高活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韧 余志豪 +2 位作者 蒋全荣 喻世华 董兆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23,共9页
分析研究表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内活动受东太平洋副高变化的影响和制约,这种作用过程与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低频位势中心的西传关系密切,东、西太平洋副高间的遥相关可能通过低频位势波的传播加以联系和实现。
关键词 夏季 太平洋副高 遥相关 低频位势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温热力强迫-涛动和低频振荡机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韧 余志豪 蒋全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3,共9页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海温热力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的持续强迫作用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该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大尺度东-西及南-北向涛动特征。对于天气尺度系统,海温热力...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海温热力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的持续强迫作用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该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大尺度东-西及南-北向涛动特征。对于天气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则主要激发出大气低频振荡。研究结果揭示了海温热力构型与大气响应形式的基本对应关系和动力过程,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场 热力强迫 涛动 低频振荡机理 大气 海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OF展开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ENSO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国荣 张韧 沙文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共11页
 本文利用EOF展开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预测ENSO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种方法的结合对预测ENSO有较好的效果,但预报效果依赖于预报时效,依赖于预报因子的合理选取。
关键词 EOF展开 神经网络 BP网络 ENSO预测 厄尔尼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sby惯性重力孤立波与东、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的遥相关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韧 王继光 +1 位作者 余志豪 蒋全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07-714,共8页
根据季内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异常的观测事实 ,考虑夏季北太平洋地区 5 0 0hPa层以下的有限纬带区域 ,应用非线性浅水模式得到了一种孤立波· 该波的产生、维持及传播与中、东太平洋副高主体的活动关系密切· 通过对这类孤立波... 根据季内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异常的观测事实 ,考虑夏季北太平洋地区 5 0 0hPa层以下的有限纬带区域 ,应用非线性浅水模式得到了一种孤立波· 该波的产生、维持及传播与中、东太平洋副高主体的活动关系密切· 通过对这类孤立波传播特征的讨论和模式大气计算分析 ,发现它与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存在的位势中心的传播路径和范围比较一致 ,太平洋中、东部副高主体位置和强度的变化通过这种孤立波的传播可能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出现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孤立法 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雾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模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海英 张韧 刘科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 ,通过对历史观测资料的训练和规则提取 ,建立了青岛海雾(能见度)与该站及其上游测站的风向、风速、湿度等要素的逻辑映射关系和模糊推理模型 ,进而能够较为客观、定量地描述和诊断青岛海雾的发生发...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 ,通过对历史观测资料的训练和规则提取 ,建立了青岛海雾(能见度)与该站及其上游测站的风向、风速、湿度等要素的逻辑映射关系和模糊推理模型 ,进而能够较为客观、定量地描述和诊断青岛海雾的发生发展 ,对改进和提高青岛海雾预报有一定的参考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模糊推理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风低频振荡与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兆俊 陈奕德 +1 位作者 张韧 高云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8,共9页
基于 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讨论了西太平洋、南海、阿拉伯海等近赤道季风区 850 hPa 纬向风场低频振荡与 El Nino 发生发展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在 El Nino 发生前期,30~50 d 低频振荡会出现显著的增强,... 基于 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讨论了西太平洋、南海、阿拉伯海等近赤道季风区 850 hPa 纬向风场低频振荡与 El Nino 发生发展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在 El Nino 发生前期,30~50 d 低频振荡会出现显著的增强,El Nino 发生后,30~50 d 低频振荡明显减小,120~150 d 准定常波动加强。分析表明,近赤道季风区显著低频振荡是 El Nino 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兆,低频振荡能量向甚低频段的转移和输送可能是 El Nino 发生的一个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低频振荡 ELNINO 夏季风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模糊推理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兆俊 张韧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与其前期位置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模糊推理方法,对副高脊线进行集成建模和预测。基于小波分解重构的副高脊线短期活动集成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预报难度...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与其前期位置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模糊推理方法,对副高脊线进行集成建模和预测。基于小波分解重构的副高脊线短期活动集成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预报难度,明显改进和提高了副高脊线短期活动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小波分解 模糊推理 集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赤道东太平洋SST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表温度场 ,利用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表温度场 ,利用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 ,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 ,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NETWORK 系统仿真反演 赤道东太平洋SST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传式网络逼近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诊断预测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0-660,共11页
基于前传式神经网络 BP算法(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和回归模型,探讨了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赤道纬向风之间非线性分类和映射逼近的建模方法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前传式网络,特别是回归网络预报模... 基于前传式神经网络 BP算法(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和回归模型,探讨了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赤道纬向风之间非线性分类和映射逼近的建模方法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前传式网络,特别是回归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较好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及比较实用的预报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传式网络 回归模型 副热带高压 太平洋 BP算法 预报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BP网络映射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韧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建立起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和滞后的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报模型,成功地模拟和仿真出了1982/1983、1986/1987年发生的强EI ...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建立起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和滞后的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报模型,成功地模拟和仿真出了1982/1983、1986/1987年发生的强EI Nino现象和1988年的强La Nina现象。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有效用于辩识和反演复杂的大气、海洋动力系统及其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非线性 海温预测 东太平洋 网络映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 Nio/La Nia过程影响因子的模糊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4,共7页
基于模糊系统理论,讨论了从实测信号中滤除特定干扰噪音的途径和过程,研究了从观测资料中辩识El Nino/La Nina主要影响因子的诊断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模糊系统具有非线性、容错性和自适应学习等特性,因此能够比较有效地辨认和... 基于模糊系统理论,讨论了从实测信号中滤除特定干扰噪音的途径和过程,研究了从观测资料中辩识El Nino/La Nina主要影响因子的诊断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模糊系统具有非线性、容错性和自适应学习等特性,因此能够比较有效地辨认和检测出El Nino/La Nina事件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大致分析出它们对不同El Nino/La Nina事件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因子检测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大气-海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