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台湾岛海域M_2分潮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沙文钰 吕新刚 蒋国荣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1期80-87,共8页
利用 97版 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 M2 分潮作了分辨率较高的三维数值模拟。在较准确地模拟了潮汐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了 M2 分潮流椭圆分布、最大流同时线分布以及潮流场结构。结果表明 ,环台湾岛海域的 M2 潮波主要为大洋传来的胁振潮 ... 利用 97版 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 M2 分潮作了分辨率较高的三维数值模拟。在较准确地模拟了潮汐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了 M2 分潮流椭圆分布、最大流同时线分布以及潮流场结构。结果表明 ,环台湾岛海域的 M2 潮波主要为大洋传来的胁振潮 ,台湾海峡为强潮区 ;M2 分潮最大流同时线在海峡中部形成密集区 ;构成海峡潮波系统的两支潮波中 ,北支潮波的强度远大于南支潮波 ,其影响范围可以到达台湾浅滩南缘 ,但两支潮波影响范围并没有达到“台湾西岸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M2分潮 三维数值模拟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短期气候预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左瑞亭 张铭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3期76-81,共6页
首先介绍了月平均环流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影响月内短期气候预测的若干因素 ,对可预报性的时空依赖性、初始场的作用、集合预报以及后处理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短期气候预测 长期天气预报 可预报性 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7月中高纬阻塞高压对我国东北特大暴雨影响的诊断分析
3
作者 陈希 钱贞成 +1 位作者 沙文钰 李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3期64-69,共6页
利用湿位势涡度 ,对 1 998年 7月中高纬阻塞高压存在时期 ,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中高纬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于 50°N,1 30°E的地区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 利用湿位势涡度 ,对 1 998年 7月中高纬阻塞高压存在时期 ,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中高纬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于 50°N,1 30°E的地区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中高纬阻塞高压形势稳定维持于这一地区时的冷暖空气的活动路径、暴雨发生的位置以及产生暴雨的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位势涡度 阻塞高压 东北 暴雨 中国 中高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海温构型及转换过程的响应——副高进退及异常机理讨论
4
作者 张韧 蒋全荣 余志豪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3期70-75,共6页
用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热带太平洋几种典型海温分布构型及其转换过程的热力强迫响应。结果表明 :持续的海温热力强迫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 ,La Nina( El Nino)期间的大气位势响应分别利于夏季西太平... 用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热带太平洋几种典型海温分布构型及其转换过程的热力强迫响应。结果表明 :持续的海温热力强迫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 ,La Nina( El Nino)期间的大气位势响应分别利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增强 (减弱 )和位置偏北 (偏南 )。不同构型的海温转换及转换过程的快慢直接影响大气位势的响应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热力强迫 大气 海温构型 海温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