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继敏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期28-32,共5页
国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然而对于难治性GERD患者则有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从外科的角度,GERD主要是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屏障的减弱,腹腔镜抗反流手术主要就是通过胃底折叠来加... 国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然而对于难治性GERD患者则有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从外科的角度,GERD主要是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屏障的减弱,腹腔镜抗反流手术主要就是通过胃底折叠来加强和修补抗反流屏障,但该手术在国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国内GERD外科治疗现状、为什么要做外科手术、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等GERD外科治疗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胃底折叠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贲门缝合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失败二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松松 胡志伟 +2 位作者 汪忠镐 梁艳 吴继敏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原因,并总结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GERD患者治疗经过。结果 2例长期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原因,并总结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失败的GERD患者治疗经过。结果 2例长期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于外院行内镜下贲门缝合术,术后症状复发。入我院后再次GERD评估,明确仍有病理性反流,且胃镜检查示存在食管裂孔疝,遂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均缓解。术后随访,患者反流症状均明显缓解,无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完全停用抗反流药物。结论对于伴有严重GERD症状、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有食管裂孔疝者,推荐选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胃底折叠术 食管裂孔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纪涛 吴继敏 +1 位作者 胡志伟 汪忠镐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的贲门失弛缓症198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个月行吞咽困... 目的探讨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的贲门失弛缓症198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个月行吞咽困难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体重评估,观察食管高分辨率测压、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变化,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1例失访,167例获得随访,随访6~84(65.3±10.6)个月,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吞咽困难多数明显缓解,出现反流、胃灼热12例,吞咽慢6例,腹胀5例,缓解不明显3例。42例术后6~9个月复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均无食管下括约肌(LES)基础压升高,食管体部静息压均低于胃内压;胃镜检查示LES进镜均无阻力;上消化道造影示均无蠕动波,18例扩张程度较术前减轻。术前及术后吞咽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失弛症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胃底折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4
作者 宋庆 王伶俐 +4 位作者 肖飞 毛建新 陈洁 雷利华 朱艳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护士3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规划总均分...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护士3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规划总均分为(34.51±3.07)分,5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能力与知晓度、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的认知、护理专业思想、职业生涯的修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年龄及职务是护士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可解释职业规划水平40%的变异量。结论护士个人职业规划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应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政策,加强对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辅导,健全奖励和晋升制度,降低职业倦怠,从而提高护士职业规划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规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