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戚晓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理检测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兴华 王志伟 戚晓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成年期隐匿起病、散发的、快速进展的累及神经系统多个功能解剖部位的变性疾病,以中老年居多。其临床表现按运动症候主要分2个类型:(1)以帕金森样症候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2)以...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成年期隐匿起病、散发的、快速进展的累及神经系统多个功能解剖部位的变性疾病,以中老年居多。其临床表现按运动症候主要分2个类型:(1)以帕金森样症候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2)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MSA-C型。实际上很多MSA患者以非运动症候首发,如尿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汗腺分泌异常等自主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病 肌电描记术 多道睡眠描记术 睡眠 快速眼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战伤员救护中快速留置导尿法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岩 张恩华 +3 位作者 黄叶莉 孙艳杰 黄瑾 贾广月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海战救护中提高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操作时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法和常规法对60名男性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对两种方法所用时间和尿道口黏膜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两种操作方法所用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快速法用时... 目的探讨海战救护中提高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操作时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法和常规法对60名男性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对两种方法所用时间和尿道口黏膜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两种操作方法所用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快速法用时明显缩短;尿道口黏膜细菌培养结果无差异。结论快速留置导尿法用于海战伤员的救护,既可提高海战救护时效,也可保证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 战伤 救护 尿道口 黏膜 细菌培养 男性患者 结论 有效方法 常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患者1例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友莲 刘岩 +2 位作者 黄建萍 刘华英 戚晓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患者 护理 吞咽困难 原因不明 共济失调 进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媛 边洋 +4 位作者 刘建国 戚晓昆 王占军 王玮 邱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73-779,共7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I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症状性IAS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影像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大...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I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症状性IAS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影像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重度管腔狭窄患者40例,在给予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20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随访1年,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以及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有1例(5%)出现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组有7例(35%)出现不良反应,氯吡格雷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氯吡格雷组有2例(10%)停药,阿司匹林组有8例(40%)停药,氯吡格雷组服药依从性高于阿司匹林组。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针对IAS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作为卒中二级预防首选用药,但对于依从性较差或既往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优先选择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性硬脑膜炎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桂红 张星虎 +3 位作者 戚晓昆 卢德宏 魏东宁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9期770-773,共4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4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24年,行走不稳3年,加重半年"于2005年入院.患者于198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一次猝倒,伴意识不清,持续1~2 min自行缓解,当时无肢体抽搐,未行诊治.……
关键词 脑膜炎 肥厚性 窦血栓形成 颅内 X线影像增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岩 黄建萍 霍士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7期554-555,共2页
介绍“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包括重视病人感受,确定学习需求,切合实际制定计划,把握病人身心状态,因人而异实施教育,注重实效的评价,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原则。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教育程序 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救护中引流管道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岩 张恩华 黄叶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海战救护中,提高各种引流管道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舰船航行中,不同风力、船体摇摆度时引流管摆动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船体摇摆大于10°时,物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摇摆,引流管摆动距离明显大于10°以下(P<... 目的探讨海战救护中,提高各种引流管道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舰船航行中,不同风力、船体摇摆度时引流管摆动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船体摇摆大于10°时,物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摇摆,引流管摆动距离明显大于10°以下(P<0.01)。结论海上特殊环境造成伤病员引流管道护理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建议对伤病员的引流装最从4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根据伤员体位妥善固定引流装置;(2)海上引流管的长度和高度应不同于陆地;(3)选择抗震防碎性能强、密闭性能好的引流用物;(4)加强伤员换乘转运中的引流管管理,提高引流效果和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管道护理 伤病员 海上救护 伤员 引流装置 体位 方法观 难度 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人综合征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宗红 黄叶莉 张洪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45-46,共2页
僵人综合征(stiff man syndrome)系指以躯干及四肢肌肉僵硬、突然刺激后激惹、睡眠后放松为症状特点的肌肉僵直综合征,属罕见病。其病因不清,可见于各种年龄,以29~59岁常见,70%为男性。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
关键词 僵人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
10
作者 孙斌 蒲传强 +4 位作者 吴卫平 戚晓昆 于生元 冯大刚 朱克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提高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的认识与重视。方法描述近3年诊治的7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发病年龄为6~29岁,平均(13.43±7.93)岁;其中4例患者诊断... 目的提高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的认识与重视。方法描述近3年诊治的7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发病年龄为6~29岁,平均(13.43±7.93)岁;其中4例患者诊断前的平均病程为1.5年,余3例患者病程较长,分别为47、25和16年。7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表现为四肢发僵,活动困难或伴有肢体震颤、足趾屈曲及足内翻,临床症状晨轻暮重。体格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呈强直性或齿轮样增高,双下肢腱反射活跃甚至亢进,4例病理征阳性。血清学、脑脊液、头部CT、MR以及神经电生理等各项辅助检查均于正常范围之内。小剂量多巴制剂对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平均服用剂量为105.17mg/d,应用最长者达14年,且无须增加剂量。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常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且持久的疗效;早期应用安坦、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也有效。应注意与帕金森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障碍 左旋多巴 遗传性疾病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