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加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成程 林月秋 +1 位作者 陈建明 周吉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两组先分别测完整标本状况下弯曲、左右侧屈及轴性旋转的生物力学数据。A组、B组制成手术模型标本后再分别测上述生物力学数据,与完整标本对比。结果:A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抵抗左右侧屈(P<0.05)及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B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及左右侧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但较A组差异小(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结合微型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颈椎标本在对抗侧屈及轴性旋转载荷方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纯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微型钛板 单开门 椎管成形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CT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轶 徐永清 +2 位作者 唐辉 范新宇 郭远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9,98,共4页
显微CT是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的、对骨量、骨质结构和强度测量的检测方法,是对传统二维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的有力补充,其在骨质疏松领域具有较好的实验及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显微CT 骨质疏松 二维骨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龙 丁晶 甘煜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患者,一期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关节囊不予修复,腘动脉损伤修复后推迟3周进行韧带重建,若小腿肌肉已坏死,则取胫骨前肌肌腱或...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患者,一期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关节囊不予修复,腘动脉损伤修复后推迟3周进行韧带重建,若小腿肌肉已坏死,则取胫骨前肌肌腱或跟腱进行韧带重建,神经行探查、松解或缝合术,Lysholm膝关节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7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9~24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78~91分,平均85.6分。前后抽屉试验I°阳性各75例,Lachman试验I°阳性75例,内外翻试验均阴性,3例腘动脉损伤导致小腿肌肉坏死者术后出现Ⅱ°松弛1例,Ⅲ°松弛2例。结论物理与影像学检查对判断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有积极意义,单纯一期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重建的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脱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