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贝那替秦对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和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小鼠的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小飞
李建雄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评价贝那替秦等抗胆碱药在不同惊厥模型的抗惊厥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给予贝那替秦2-40 mg·kg^-1记录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MES)及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MST)模型小鼠的未出现惊厥数。制备新生Wistar小鼠...
目的评价贝那替秦等抗胆碱药在不同惊厥模型的抗惊厥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给予贝那替秦2-40 mg·kg^-1记录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MES)及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MST)模型小鼠的未出现惊厥数。制备新生Wistar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加入贝那替秦1-100μmol·L-1,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贝那替秦2-40 mg·kg^-1在MES模型未出现惊厥数为2/10-7/10,在MST模型上未出现惊厥数为1/10-9/10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2个模型的ED50分别为12.2(4.7-53.6)mg·kg^-1和12.5(7.0-25.9)mg·kg^-1。贝那替秦1-100μmol·L-1能明显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贝那替秦在MES及MST惊厥模型均具明显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MDA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替秦
N-甲基-D-天冬氨酸
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那替秦对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和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小鼠的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小飞
李建雄
王永安
机构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药剂科
解放军
总
医院
肿瘤内
科
军事医学
科
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基金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008ZXJ09002-003),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008ZXJ09009-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005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682)~~
文摘
目的评价贝那替秦等抗胆碱药在不同惊厥模型的抗惊厥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给予贝那替秦2-40 mg·kg^-1记录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MES)及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MST)模型小鼠的未出现惊厥数。制备新生Wistar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加入贝那替秦1-100μmol·L-1,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贝那替秦2-40 mg·kg^-1在MES模型未出现惊厥数为2/10-7/10,在MST模型上未出现惊厥数为1/10-9/10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2个模型的ED50分别为12.2(4.7-53.6)mg·kg^-1和12.5(7.0-25.9)mg·kg^-1。贝那替秦1-100μmol·L-1能明显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贝那替秦在MES及MST惊厥模型均具明显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MDA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
关键词
贝那替秦
N-甲基-D-天冬氨酸
惊厥
Keywords
benactyzine
N-methyl-D-aspartic acid
seizure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贝那替秦对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和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小鼠的抗惊厥作用
陈小飞
李建雄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