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牵引 大力推进医院建设科学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希华 《中国医院》 2011年第9期46-48,共3页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牌、一种资源,为医院建设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医院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从科学统筹、因地制宜、渗透熏陶、注...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牌、一种资源,为医院建设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医院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从科学统筹、因地制宜、渗透熏陶、注重转化等方面把总参谋部总医院近几年来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文化布局、文化平台、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建设等观点,对医院的生存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 学科建设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2
作者 白一冰 李嵩鹏 +2 位作者 简伟 王力文 谢明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921,共3页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而且侧隐窝狭窄患者多为老年人,对开放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影响疗效.侧后路经皮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侧隐窝减压术可以避免上述缺点.现对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 侧隐窝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分析 减压治疗 关节突关节 黄韧带肥厚 椎间盘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 被引量:218
3
作者 廖祥鹏 张增利 +6 位作者 张红红 朱汉民 周建烈 黄琪仁 汪之顼 王亮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1030,共20页
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作用,维生素D缺乏症( Vitamin D deficiency)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不一致维生素D标准和实践方案。鉴于此,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相关专业人员,制定了《维... 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作用,维生素D缺乏症( Vitamin D deficiency)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不一致维生素D标准和实践方案。鉴于此,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相关专业人员,制定了《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该《指南》分为《简化版》和《标准版》,主要证据来源于2013年英国骨质疏松学会指南、2011年美国健康研究院报告,以及国内文献。该指南适用于成年人骨骼疾病,或有骨病风险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症管理。需说明,该指南不针对儿童期、妊娠期、以及患有严重或终末期慢性肾脏病(4~5期)的人群。该指南《标准版》在本刊已发表《简化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详述,相关内容包括中国成年人群维生素D阈值设定、维生素D状况评价、25OHD测量值解释、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和监测的详细计划、预防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成年 中国人 骨骼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被引量:1141
4
作者 张智海 刘忠厚 +18 位作者 李娜 张萌萌 黄琪仁 马远征 王亮 刘勇 刘新宇 朱钧 蓝旭 李士春 杨鸿兵 喻恒峰 汤光宇 张伟 姚伟武 李绍林 彭俊红 周晟 周劲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2.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OCCGS)建议的-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美国放射学院(ACR)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 简化版) 被引量:37
5
作者 廖祥鹏 张增利 +6 位作者 张红红 朱汉民 周建烈 黄琪仁 汪之顼 王亮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作用,维生素D缺乏症( Vitamin D deficiency )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不一致的维生素D标准和实践方案。鉴于此,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相关专业人员,制定了... 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作用,维生素D缺乏症( Vitamin D deficiency )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不一致的维生素D标准和实践方案。鉴于此,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相关专业人员,制定了《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该《指南》分为《简化版》和《标准版》,主要证据来源于2013年英国骨质疏松学会指南、2011年美国健康研究院报告,以及国内文献。该指南适用于成年人骨骼疾病,或有骨病风险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症管理。需说明,该指南不针对儿童期、妊娠期、以及患有严重或终末期慢性肾脏病(4~5期)的人群。指南内容包括中国成年人群维生素D阈值设定、维生素D状况评价、25OHD测量值解释、维生素D缺乏症的详细治疗计划和预防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中国人 骨骼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双入口灌注技术在肺结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利佳 敖国昆 +5 位作者 袁小东 李明星 许国宇 乔远罡 秦崇 韩东梅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双入口灌注技术在定量评估活动性肺结核血流灌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不同类型肺结核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方法:23例肺结核病例按形态学分3组:结核球8例,空洞型病灶4例,浸润型病灶1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肺CT动态容...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双入口灌注技术在定量评估活动性肺结核血流灌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不同类型肺结核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方法:23例肺结核病例按形态学分3组:结核球8例,空洞型病灶4例,浸润型病灶1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肺CT动态容积扫描,利用灌注软件获取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及灌注指数(PI),并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病灶的血流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球病灶PF(41.51±10.32)ml/(min·100ml)、BF(11.87±5.76)ml/(min·100ml)、PI(0.72±0.09);浸润型病灶PF(82.53±51.57)ml/(min·100ml)、BF(40.20±19.06)ml/(min·100ml)、PI 0.66±0.07;空洞型病灶PF(36.15±12.88)ml/(min·100ml)、BF(23.69±4.51)ml/(min·100ml)、PI 0.51±0.14。3组病灶的PF值均大于BF值(P<0.05)。浸润病灶与结核球、浸润病灶与空洞型病灶的BF和P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核球与空洞型病灶的BF、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灶的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的血供灌注研究表明,结核性病变同时接受肺循环和体循环供血,其中肺循环占优势。3组病灶中浸润型病灶的灌注值(PF和BF)最高,空洞型病灶的PF值最低,结核球病灶的BF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结核 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佳 杨玉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32-2933,共2页
湿疹是南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彤性皮损和易有渗m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湿疹患者常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容易演变为慢性湿疹。青鹏软膏是近几年来用于皮肤科治疗湿疹的外用中药制剂。为了观察青鹏软膏治疗... 湿疹是南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彤性皮损和易有渗m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湿疹患者常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容易演变为慢性湿疹。青鹏软膏是近几年来用于皮肤科治疗湿疹的外用中药制剂。为了观察青鹏软膏治疗湿疹的疗效.现选取107例我科就诊患者.分别给予青鹏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和凡士林外擦治疗,比较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疗效观察 软膏 治疗 临床 外用中药制剂 就诊患者 炎症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彭伟 王亮 马远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17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5例应用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12~1...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17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5例应用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12~18个月随访,平均13.7个月。锁定加压钢板组较普通钢板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均有优势;按照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术后锁定加压钢板组优于普通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对比,锁定加压钢板组较普通钢板组少。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剂^(18)F-FB-RGD在肺癌模型中的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涛 刘阳 +6 位作者 尹东涛 韩冰 褚剑 刘腾飞 张锦明 刘晓飞 王道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研究1 8F-FB-RGD在Lewis肺癌模型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24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示踪剂18F-FB-RGD和18F-FDG,并在注药后不同时相点(30、60、90、120min)分别... 目的:研究1 8F-FB-RGD在Lewis肺癌模型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24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示踪剂18F-FB-RGD和18F-FDG,并在注药后不同时相点(30、60、90、120min)分别测量血液及各主要组织器官(心、肝、脾、肺、肾、小肠、脑、肿瘤)中的放射性浓度,获得其体内生物学分布数据。结果:(1)在1 8F-FB-RGD的生物分布研究中,肿瘤部位有相当高的放射性摄取,肿瘤对血、肌肉及肺的T/NT比值均大于2.0。(2)示踪剂1 8F-FB-RGD对包括原发肿瘤和对侧肺转移瘤都作出了清晰显像;1 8F-FDG则由于心脏高摄取及肺部的高本底而无法区分肿瘤与纵隔,特异性不强,而且未发现转移瘤,灵敏度较1 8F-FB-RGD差。结论:同1 8F-FDG相比,1 8F-FB-RGD示踪剂对肺癌显影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望成为肿瘤受体显影的高敏感性特异性示踪剂,在肺癌诊断、分期、转移和疗效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B-RGD ^18F-FDG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15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清 石炳毅 +4 位作者 陈协群 夏永寿 叶丽萍 刘丽辉 施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组成的PAD(bortezomib、doxorubicin and dexamethason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AD方案治疗15例复发、难治性MCL,分析其疗效及影...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组成的PAD(bortezomib、doxorubicin and dexamethason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AD方案治疗15例复发、难治性MCL,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同时观察不良反应。PAD方案治疗4~6个疗程:硼替佐米(1.3 mg/m^2,d1、4、8、11,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d,d4~6,静脉注射)和地塞米松(40mg/d,d4~6,口服,每21天为1个疗程)。结果:80%(12/15)患者达PR及PR以上疗效,其中CR26.7%(4/15,均经PET-CT证实),PR 53.3%(8/15)。无病进展时间(PFS)13.5(3.5~2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35.6(6.3~42.8)个月。PAD方案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Ⅲ~Ⅳ级血小板减少(33.3%),Ⅱ级乏力(26.7%),Ⅱ级周围神经炎(13.3%),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0.0%)。结论:PAD方案可有效提高难治性MCL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多轻微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套细胞淋巴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10 位作者 张超 丁宇 侯黎升 陆瓞骥 孙宏慧 马远征 伍骥 李超 王德利 徐成 吴淑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多中心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37~58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多中心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7例。均经颈前入路手术行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不使用任何内固定。术后常规行血常规等化验检查,定期复查颈椎X线片、CT及MRI,分别观察椎间盘愈合情况,测量移植椎间盘信号灰度值及钆喷酸葡胺对移植椎间盘的增强成像情况。临床功能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JOA评分系统评估,全身情况采用SF-36功能量表评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失血量55ml。术后血常规等检查均正常,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颈肩及上肢疼痛VAS评分、NDI、JOA评分、SF-36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移植椎间盘高度有下降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4.08±1.75mm,是术后即刻高度的76%;屈伸活动度与术后即刻比较有增加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9.91°±4.65°;移植椎间盘MRI信号灰度值术后即刻为0.39±0.08,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0.15±0.07(P〈0.05)。钆喷酸葡胺MRI增强扫描6h椎间盘灰度值达0.62±0.04,与增强前(0.28±0.0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椎间盘的旋转活动中心术后逐渐向椎间盘后下方移动,与术前比较在X、Y轴上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远期虽有退变但仍能保持良好椎间高度与活动度,椎间盘营养通道得以重建,旋转活动中心趋向生理中心。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植 同种异体 颈椎间盘疾患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的分子特征和靶向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月敏 李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组织的肿瘤,长期以来主要治愈手段为手术治疗,放化疗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随着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靶向治疗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对胸腺肿瘤的分子靶点如EGFR、KIT和IGF2IR等...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组织的肿瘤,长期以来主要治愈手段为手术治疗,放化疗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随着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靶向治疗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对胸腺肿瘤的分子靶点如EGFR、KIT和IGF2IR等进行了基因表达和突变等方面的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GFR抑制剂和KIT抑制剂等对胸腺瘤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总的来说,由于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胸腺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胸腺瘤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胸腺癌 EGFR抑制剂 KIT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剥脱性角质松解症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丽 李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68-2768,共1页
患者男,23岁。主因“确诊‘溃疡性结肠炎’8个月.黏液脓血便加重5个月余”于2012年11月07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伴腹痛,平均4—5次/d。就诊于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住... 患者男,23岁。主因“确诊‘溃疡性结肠炎’8个月.黏液脓血便加重5个月余”于2012年11月07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伴腹痛,平均4—5次/d。就诊于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住院规律抗炎治疗后,黏液脓血便情况缓解.1次/d.黏液脓血情况明显减轻。出院后未规律用药,5个月前解黏液脓血便加重.次数为7.10次/d,伴左下腹疼痛.为间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体格检查:腹软,左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电子结肠镜检查 左下腹疼痛 移动性浊音 脓血便 抗炎治疗 规律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移植的关键外科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元新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肠衰竭最理想的方法,一个小肠移植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全球先进的小肠移植中心所做的小肠移植术后患者的1年和2年存活率可达90%和80%,这固然与小肠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方案、排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肠衰竭最理想的方法,一个小肠移植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全球先进的小肠移植中心所做的小肠移植术后患者的1年和2年存活率可达90%和80%,这固然与小肠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监测、感染防治及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主要技术的进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外科技术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澳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程序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孟萌 焦卫红 姜安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1期39-41,共3页
护理学专业认证是以护理学专业为对象,依据认证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对护理学专业教育进行价值判断,以确定目前以及在持续的时间内是否达到最基本质量要求的外部质量评价过程。其主要是对办学宗旨及目标、资源... 护理学专业认证是以护理学专业为对象,依据认证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对护理学专业教育进行价值判断,以确定目前以及在持续的时间内是否达到最基本质量要求的外部质量评价过程。其主要是对办学宗旨及目标、资源、师生和人才培养目标等的评价[1],已成为保证护理学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美、英、澳等国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护理学专业认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 认证程序 本科专业 外部质量评价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 认证标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8
16
作者 徐恒 简伟 +4 位作者 谷福顺 信金党 郭锐 王爱国 郑昆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行突出髓核摘除、椎间孔成形及神经根管减压术。结果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7.18±0.84)分和(36.50±3.90)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为(2.59±0.81)分和(18.95±2.57)分,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t=30.72、25.57,P=0.00、0.00)。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优6例(27.3%),良12例(54.5%),可3例(13.6%),差1例(4.5%),优良率8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能够充分对狭窄的神经根管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外科手术临床路径(2013年版) 被引量:7
17
作者 卫生部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胸外科专家组 支修益 +17 位作者 何健行 李辉 张逊 姜格宁 赵珩 刘伦旭 刘德若 李单青 李简 周清华 王群 王如文 傅剑华 许林 张临友 周乃康 许绍发 陈东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1-444,共4页
1原发性肺癌外科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适用对象1.1.1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肺癌(ICD-10:C34/D02.2)。1.1.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可完全性切除的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1.1.3临床分期(UICC 2009)为T1-2N0M0的小细... 1原发性肺癌外科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适用对象1.1.1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肺癌(ICD-10:C34/D02.2)。1.1.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可完全性切除的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1.1.3临床分期(UICC 2009)为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1.1.4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ICD-9-CM-3:32.29/32.3-32.5)。1.2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010年版)。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癌外科手术 临床路径 非小细胞肺癌 第一诊断 临床分期 诊断标准 开胸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板炎与椎间盘高信号区、退变程度及终板形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嵩鹏 简伟 李义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8-151,154,共5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腰椎终板炎的诊断率越来越高。以往的研究认为终板炎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导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观察发现,具有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也存在很多终板退变现象。腰椎间盘内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high ...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腰椎终板炎的诊断率越来越高。以往的研究认为终板炎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导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观察发现,具有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也存在很多终板退变现象。腰椎间盘内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是指矢状位T2加权像上纤维环后方信号增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 高信号区 退变程度 加权像 根性症状 腰痛 影像学技术 炎症反应 凹陷型 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脱氧葡萄糖联合氟-18-胸腺嘧啶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书新 刘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0-834,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和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资料和方法以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胸部CT诊断困难的肺部病变38例,分别行18F-FLTPET/CT和1... 目的对比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和氟-18-胸腺嘧啶(18F-FLT)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资料和方法以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胸部CT诊断困难的肺部病变38例,分别行18F-FLTPET/CT和18F-FDGPET/CT显像,分析比较18F-FLTPET/CT和18F-FDGPET/CT显像以及两者联合显像这3种检测方案的诊断效率。结果 18F-FDG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4.6%(22/26),特异度仅为66.7%(8/12),准确性为78.9%(30/38);18F-FL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仅为69.2%(18/26),特异度为91.7%(11/12),准确性为76.3%(29/38)。双示踪剂联合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6.2%(25/26),特异度为100%(12/12),准确性为97.4%(37/38)。与18F-FDG与18F-FLT单一检查比较,双示踪剂PET/CT显像诊断敏感性比18F-FLT高(P<0.05),特异性比18F-FDG高(P<0.05),准确性比两者均高(P<0.05)18F-FDG的特异性较低,18F-FLT的敏感性较差,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FLTSUV]/[FDGSUV]比值以0.4~0.9为阈,可最大程度区分肺癌和良性病灶。结论 18F-FDG的特异性较低,18F-FLT的敏感性较差,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双示踪剂PET/CT联合显像可以克服单一显像的局限性,明显改善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替秦对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和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小鼠的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小飞 李建雄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评价贝那替秦等抗胆碱药在不同惊厥模型的抗惊厥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给予贝那替秦2-40 mg·kg^-1记录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MES)及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MST)模型小鼠的未出现惊厥数。制备新生Wistar小鼠... 目的评价贝那替秦等抗胆碱药在不同惊厥模型的抗惊厥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给予贝那替秦2-40 mg·kg^-1记录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MES)及戊四氮惊厥发作阈模型(MST)模型小鼠的未出现惊厥数。制备新生Wistar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加入贝那替秦1-100μmol·L-1,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贝那替秦2-40 mg·kg^-1在MES模型未出现惊厥数为2/10-7/10,在MST模型上未出现惊厥数为1/10-9/10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2个模型的ED50分别为12.2(4.7-53.6)mg·kg^-1和12.5(7.0-25.9)mg·kg^-1。贝那替秦1-100μmol·L-1能明显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贝那替秦在MES及MST惊厥模型均具明显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MDA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替秦 N-甲基-D-天冬氨酸 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