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彭伟 黄迅悟 +2 位作者 徐洪伟 董志明 孙佳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31-1537,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的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患者5例,采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假体重建胫...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的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胫骨下段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患者5例,采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假体重建胫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膝关节H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起立-行走”时间、6 min步行距离、SF-36评分判定临床疗效。观察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计划重建胫骨下段骨缺损,手术时间(156.75±32.40)min,术中出血量(490.00±84.06)mL。术后随访12个月,VAS疼痛评分、H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起立-行走”时间和6 min步行最长距离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高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随访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口愈合良好,无窦道形成。结论应用3D打印解剖型钛合金胫骨假体重建骨髓炎术后胫骨下段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下肢功能,能够减轻术前疼痛,具有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胫骨 3D打印 假体 骨髓炎 病灶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