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西峰 夏志敏 +4 位作者 王岩 肖嵩华 刘郑生 刘保卫 张永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应用微创方法和外科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患者210例。分为3种治疗方法,单纯微创治疗(A)组166例(占79.05%),其中20例有脊髓神经损伤;微创手...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应用微创方法和外科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患者210例。分为3种治疗方法,单纯微创治疗(A)组166例(占79.05%),其中20例有脊髓神经损伤;微创手术的方法是在CT引导下,在原发病灶和流注脓肿内放置注药管和/或双腔灌注冲洗管,然后定期或者持续给药的临床治疗方法。开放手术联合微创治疗(B)组35例,其中13例有脊髓神经损伤;19例为术前经过病灶内置管冲洗引流后开放手术,另外16例为开放手术后局部置管注射药物,时间为2~3周。提高病灶内的方法为经皮穿刺病灶内放置硬膜外管,进行局部注射药物和/或经皮放置双腔管对病灶进行灌注冲洗,治疗的时间为2~4个月,局部注射的药物为异烟肼。单纯开放手术(C)组9例,其中5例有脊髓神经损伤。开放手术的方法为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A组灌注冲洗管放置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局部化疗的时间(56±15)d;置管部位未形成窦道和交叉感染,随访时间(1.5~7.5)年,没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均完全康复,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16例康复,4例改善。B组中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完全康复,2例ASIAA级的患者没有恢复。C组中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完全康复,1例ASIAA级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是本组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开放手术依然是治疗严重脊柱结核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微创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654-5p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2调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均强 陈华 +6 位作者 郑晓飞 张伯勋 王岩 唐佩福 佘飞 宋青 黎檀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明确萎缩性骨不连组织水平表达上调的hsa-miR-654-5p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中对其预测靶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调控功能。方法分离培养hBMSCs,将第4代hBMSCs培养16 h... 目的明确萎缩性骨不连组织水平表达上调的hsa-miR-654-5p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中对其预测靶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调控功能。方法分离培养hBMSCs,将第4代hBMSCs培养16 h后分别按相应体系转染细胞,再培养48 h后取六孔板内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取24孔板内细胞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当hBMSCs中hsa-miR-654-5p过表达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BMP2的预测靶位点直接受hsa-miR-654-5p的抑制调控,该靶位点被突变后hsa-miR-654-5p对BMP2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hsa-miR-654-5p可通过作用于BMP2的特定靶位点而直接抑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hsa-miR-654-5p的变化在成骨分化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实时定量PCR 蛋白印迹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鸿飞 付君 +7 位作者 张永刚 宋凯 刘超 郑国权 张国莹 王征 崔赓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前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影响术后肺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A... 目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前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影响术后肺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AS后凸畸形行PSO脊柱矫形术患者的资料。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36.4±7.8岁(22~52岁)。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的内容包括:肺功能检查,静息状态下憋气时间(breath-holding time,BHT),自然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后凸Cobb角(T1~S1)。比较术后及术后2年随访时肺功能较术前是否有变化,并分析肺功能变化与性别、年龄、病程和脊柱矢状面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29例(男性25例,女性4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失访率为9.3%。手术前BHT为32.5±10.1s,2年随访时增加至43.1±8.6s。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2例正常,17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年随访时肺功能检查结果:19例正常,10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预测百分比(Pred VC%)术前为68.4%±9.5%,2年随访时为79.4%±6.1%;用力肺活量预测百分比值(Pred FVC%)术前为75.5%±6.4%,2年随访时为81.0%±6.9%。后凸Cobb角术前为63.0°±20.3°,术后为15.3°±10.3°,术后2年随访时为17.1°±10.9°。且Pred VC%和Pred FVC%的改善与AS后凸Cobb角的矫正成正相关性(r=0.6328和0.8612,P〈0.01)。结论:AS后凸畸形PSO术后2年肺功能较术前改善明显,且肺功能的改善与T1~S1后凸Cobb角的矫正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肺功能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弯融合的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莹 张永刚 +4 位作者 王征 毛克亚 张雪松 陆宁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手术矫形时胸弯选择性融合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手术矫形治疗的46例Lenke1B和1C型AIS患者,男12例,女34例,手术时年龄12~18岁,平均15.4岁,Risser指数0~Ⅳ级。Lenke1B型29例,Lenke1C型17例。胸弯Cob...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手术矫形时胸弯选择性融合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手术矫形治疗的46例Lenke1B和1C型AIS患者,男12例,女34例,手术时年龄12~18岁,平均15.4岁,Risser指数0~Ⅳ级。Lenke1B型29例,Lenke1C型17例。胸弯Cobb角43°~82°,平均58°,腰弯Cobb角16°~64°,平均45°。采用单纯后路手术,其中CD技术19例,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27例。手术融合范围的选择依据腰弯的结构特征,包括弯曲大小、柔韧度、顶椎旋转度以及C7重力垂线偏离骶骨中线的距离等,兼顾双肩和腰部外观以及躯干平衡情况。结果:25例1B型和9例1C型融合单胸弯,其余12例融合双弯。随访12~3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胸弯Cobb角平均18.9°,矫正率64%,末次随访时角度丢失平均2.2°;术后腰弯Cobb角平均11.8°,矫正率70%,末次随访时角度丢失平均2.7°。术后躯干和双肩平衡满意(躯干侧方移位和双肩高度差均在2cm以内)。2例随访时出现明显矫形丢失,均为选择性胸弯融合的病例,1例发生"曲轴现象",1例发生腰弯失代偿。结论:在确定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融合范围时,应充分评价腰弯的结构特征以及外观和平衡等因素,尽量保留腰椎活动度,以取得满意的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融合范围 选择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云鹏 钱邦平 +4 位作者 邱勇 曲哲 胡俊 王岩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 :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消化功能,探讨其消化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7月~2015年4月,101例AS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门诊患者84例、住院患者17例。收集患者年龄、病程、服用非甾... 目的 :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消化功能,探讨其消化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7月~2015年4月,101例AS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门诊患者84例、住院患者17例。收集患者年龄、病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抗风湿药(DMARD)情况、烟酒嗜好、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记录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结果,在X线片上测量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采用食品效益评估调查问卷(FBA)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估患者消化功能。根据GK将患者分为轻度后凸组(GK〈60°,67例)和重度后凸组(GK≥60°,34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S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者FBA评分为63.2±13.5分,FDDQL评分为77.4±13.1分,ESR 26.6±20.2mm/h,CRP 32.0±22.7mg/L,GK 52.1°±23.5°,48例有服用NSAIDs药物史,23例有服用DMARD药物史,52例有吸烟嗜好,40例有饮酒嗜好,3例合并有贫血。除了FDDQL"疾病控制"维度外,两组患者消化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轻度后凸组FBA总分与患者年龄、CRP和饮酒相关(均P〈0.05),FDDQL总分与CRP呈负相关(P〈0.05);重度后凸组FBA总分与各影响因素均无相关性(均P〉0.05),FDDQL总分与GK和贫血呈负相关(均P〈0.05);101例AS患者FBA总分与年龄、服用NSAIDs和饮酒相关(均P〈0.05),而与病程、ESR、CRP、GK、吸烟、服用DMARD、贫血无相关性(均P〉0.05);FDDQL总分与GK、服用NSAIDs、服用DMARD和贫血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病程、ESR、CRP、吸烟和饮酒无相关性(均P〉0.05)。101例AS患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服用NSAIDs和饮酒致FBA总分减少;服用NSAIDs和贫血致FDDQL总分减少。结论 :轻、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消化功能无明显差异。AS患者消化功能下降与年龄、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服用NSAIDs、服用DMARD、饮酒和贫血有关,而与病程、炎症活动程度和吸烟无相关性,服用NSAIDs、饮酒和贫血是AS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消化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或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史亚民 金大地 +4 位作者 王岩 王以朋 吕国华 海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前已成为国内矫治顶椎位于中胸段、胸腰段和上腰段严重侧后凸畸形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术式的定义较混乱,手术不够规范,适应证不明确,疗效评估不统一,特别是对并发症的报道更少。本期邀请了对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有经验的专家就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等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截骨术 矫正手术 脊柱侧后凸畸形 相关问题探讨 注意事 适应证 切除术 重度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屈曲状态下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齐玮 刘玉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膝关节高屈曲状态在亚洲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日常生活及特殊职业中极为常见。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稳定性,其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对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膝关节韧带重... 膝关节高屈曲状态在亚洲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日常生活及特殊职业中极为常见。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稳定性,其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对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膝关节韧带重建及损伤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膝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及静力稳定结构在膝关节由伸直到高屈曲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了阐述;对今后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膝关节韧带修复与重建及伤后与术后康复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韧带 高屈曲 全膝置换术 生物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水平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9-530,共2页
目前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科疾病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脊柱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诊疗设备和手术器械也不断得到革新。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退行性疾病 老龄化社会 骨科疾病 手术器械 诊疗设备 老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肩部外观可塑性与融合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翔宇 张永刚 +5 位作者 郑国权 张雪松 毛克亚 崔赓 王征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32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术后肩部外观可塑性,分析基于该现象的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策略。方法:对56例Lenke Ⅰ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2~5年。术前Cobb角主胸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术后肩部外观可塑性,分析基于该现象的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策略。方法:对56例Lenke Ⅰ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2~5年。术前Cobb角主胸弯57.65°±12.28°、上胸弯20.34°±9.52°。根据术前肩部平衡、上胸弯柔韧度情况,主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方案为:术前右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柔韧度>30%)患者10例,选择端椎下位椎(端椎-1);僵硬性上胸弯(柔韧度≤30%)患者7例,选择端椎。术前双肩平衡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7例选择端椎上位椎(端椎+1),7例选择T3;僵硬性上胸弯患者,5例选择T4,6例选择T3。术前左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4例,选择端椎上位椎(端椎+1);僵硬性上胸弯患者,1例选择T4,9例选择T3。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外观肩高(CSD),评估术后肩部外观可塑性。并对术后肩部平衡进行主观评价,其中患者和家属一方或双方认为肩部外观未恢复平衡,为主观评价不满意。通过分析外观CSD变化,影像学冠状面平衡及T2~T5后凸角,患者及家属主观评价,总结基于肩部外观可塑性的上端椎选择策略。结果:末次随访Cobb角主胸弯19.16°±10.34°、上胸弯11.83°±8.65°,冠状面平衡0.67±0.56cm,T2~T5后凸角17.23°±7.28°。1例患者2年内随访主观评价左肩抬高,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CSD值:1.04±0.24cm、0.92±0.22cm、0.63±0.16cm;CSD≥1cm患者例数:31例、23例、5例。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CSD存在显著差异(t=7.98,P<0.001),最大肩部外观可塑值ΔCSD为1.69cm。随访中肩部恢复平衡的上端椎选择方案:术前右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右肩抬高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双肩平衡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或T3,双肩平衡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3后,患者末次随访CSD均<1cm,主观评价满意;术前左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后1例末次随访CSD为1.06cm,左肩抬高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3后1例末次随访CSD为1.02cm,主观评价满意。随访中肩部未恢复平衡的上端椎选择方案:术前双肩平衡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4后,2例CSD分别为1.45cm、1.54cm,其中1例随访2年内主观评价左肩抬高;术前左肩高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4,1例CSD较大为1.52cm。结论:AIS患者术后肩部外观存在可塑性,基于该特性Lenke Ⅰ型AIS患者胸弯融合上端椎策略为:术前右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双肩平衡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3;左肩抬高非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端椎+1,僵硬性上胸弯患者选择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肩部平衡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脊柱畸形截骨矫治及退行性脊柱畸形治疗的认识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6-707,共2页
任何原因造成的脊柱畸形不仅可影响患者的体态和心理健康,同时可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危害,严重者可因伴发脊髓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因此脊柱畸形大多需要外科干预已成共识。手术治疗目的是在尽可能矫正畸形的同时,解除... 任何原因造成的脊柱畸形不仅可影响患者的体态和心理健康,同时可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危害,严重者可因伴发脊髓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因此脊柱畸形大多需要外科干预已成共识。手术治疗目的是在尽可能矫正畸形的同时,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纠正可能同时存在的脊柱失平衡等。故脊柱畸形矫治手术涉及的问题较多,需要每一位术者术前认真设计与思考。笔者就脊柱畸形的截骨矫正及退行性脊柱畸形治疗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手术治疗 矫治手术 截骨矫正 退行性 神经功能障碍 心理健康 身体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矫形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51-653,共3页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医生仍然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了,但患者术后外观较术前更差的情况。本期讨论中,五位著名专家从不...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医生仍然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了,但患者术后外观较术前更差的情况。本期讨论中,五位著名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脊柱侧凸的矫正标准和影响脊柱侧凸矫正的因素,并提出在治疗中应注意躯干的平衡,全面评估矫形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和术后综合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达到同时改善美观和功能的目的。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发,对脊柱侧凸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矫形 肺功能 后凸畸形 轴向旋转 骨性结构 呼气流速 呼吸功能 冠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障碍与脊柱侧凸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2,共1页
脊柱侧凸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使胸腔容积缩小,肺实质受到压迫,气道也常弯曲受压。另外,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常导致呼吸肌发育较差,收缩力减弱,膈肌活动幅度减小,导致通气功能的机械力学改变... 脊柱侧凸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使胸腔容积缩小,肺实质受到压迫,气道也常弯曲受压。另外,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常导致呼吸肌发育较差,收缩力减弱,膈肌活动幅度减小,导致通气功能的机械力学改变。这些病理改变均可导致脊柱侧凸患者的通气障碍。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畸形甚至可影响患者的肺脏发育,引起肺换气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畸形 肺功能障碍 骨性结构 机械力学 通气功能 通气障碍 病理改变 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玉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1期21-23,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是中老年人和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疾病,30%的患者年龄>60岁[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运动损伤的增加,膝关节不稳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十年,OA将成为致残...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是中老年人和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疾病,30%的患者年龄>60岁[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运动损伤的增加,膝关节不稳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十年,OA将成为致残的第四大主要原因[2]。如何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单髁关节置换术 软骨磨损 髌股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内 关节镜检查 透明质酸钠 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活动 间室 单髁置换 髌骨 下肢骨 软骨下骨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长棒矫形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9-170,共2页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特点、为何会对患儿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应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及其适应证是什么等问题,根据目前国际动态及专家们的个人经验进行了讨论,供同道们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患 术前评估 生长 早发性 矫形 融合技术 外科治疗 进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下端融合椎选择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国莹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近20多年来,随着矫形技术和临床分型系统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获得满意矫形、坚同融合、有效改善外观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同时,如何选... 近20多年来,随着矫形技术和临床分型系统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获得满意矫形、坚同融合、有效改善外观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同时,如何选择性融合主弯和减少融合节段,以避免腰椎活动度的丢失和远端节段过早出现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下端 术后生存质量 矫形技术 融合节段 选择性融合 腰椎活动度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脊椎切除术(蛋壳技术)
16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全脊椎切除是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术式之一,早在1922年即由Mac-Lennan提出,当时他采用全脊椎切除配合外支架的治疗方法矫正严重的脊柱侧凸畸形,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多数患者手术后出现了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效果... 全脊椎切除是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术式之一,早在1922年即由Mac-Lennan提出,当时他采用全脊椎切除配合外支架的治疗方法矫正严重的脊柱侧凸畸形,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多数患者手术后出现了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后陆续有几位学者进行了少量全脊椎切除术的报道,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规范。1987年Bradford报告了采用前后路联合的方式进行全脊椎切除,矫正严重僵硬的脊柱侧凸患者16例,具体的方式包括:前方经胸或经胸腹联合入路,于侧凸顶椎处骨膜下剥离,咬骨钳直视下咬除前方椎体,直到后纵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 脊柱侧凸畸形 脊柱侧后凸畸形 蛋壳 前后路联合 脊柱侧凸患 骨膜下剥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