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瘤患者术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玥 王秀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手术入路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局部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对抗感染治疗方案提出了合理建议,并进行了药学监护。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手术入路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局部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对抗感染治疗方案提出了合理建议,并进行了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局部清除感染灶和全身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局部感染未发展为更加严重的颅内感染,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对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良好的药学监护,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手术切口 垂体瘤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彦革 张倩影 汤智慧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方案的调整与药学监护。结果加强了患者依从性教育,确定左甲状腺素钠、钙和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方案及监护要点。...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方案的调整与药学监护。结果加强了患者依从性教育,确定左甲状腺素钠、钙和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方案及监护要点。结论依从性教育、合理使用左甲状腺素钠、钙剂、补充维生素D是临床药师针对该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主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甲状腺素钠 钙剂 维生素D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与疼痛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斐 陈悦涵 朱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当前,疼痛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镇痛药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阿片类、大麻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局麻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滞剂等,但单一用药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 当前,疼痛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镇痛药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阿片类、大麻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局麻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滞剂等,但单一用药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最常用的阿片类只在30%患者中有效[1].镇痛药的副作用也较常见,如阿片类成瘾性和非甾体抗炎药肝肾毒性等.所以,对于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联合应用逐渐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2].因此寻找具有新颖药理机制且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有望完善疼痛的药物治疗方案,是众多学者和制药企业的研究热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家族的一员,在初级感觉神经元末梢高表达,疼痛信号最上游介导伤害感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现,阻断TRPA1能够有效缓解或终止慢性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且耐受性良好[3-4].近年TRPA1小分子抑制剂开发非常迅速,TRPA1阻滞剂有望成为从起点处阻断疼痛信号的新型镇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锚蛋白类 疼痛 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立康唑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主动监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全凤 符佩姝 +3 位作者 马欢 赵粟裕 郭代红 唐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真实世界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筛选本院2018年1月至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真实世界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筛选本院2018年1月至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系统共监测251例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总体发生率为12. 35%,轻中度肝功能损害占87. 09%。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功能损害与血浆谷浓度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 000,0. 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谷浓度大于5 mg/L,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 000)。结论: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血浆谷浓度有良好相关性,临床应用中需重点关注血药浓度大于5 mg/L者,以期减少肝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肝功能损害 主动监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