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1 位作者 刘颖 杨成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50-753,共4页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大块缺损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诊:48例良性肿瘤患者健在,16例死于其它原因。13例恶性肿瘤生存21个月至8年,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11例转移癌全部死亡,术后生存10个月至6年4个月。结论:对无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肋骨肿瘤,应先做限制性根治切除术。大块胸壁缺损的重建,应用理想的修复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胸壁大块缺损 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2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清 刘阳 +1 位作者 周乃康 孙玉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 12 0例 ,其中单纯胸腺瘤(TT) 78例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TTMG) 4 2例 ,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结果 手术切口正...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 12 0例 ,其中单纯胸腺瘤(TT) 78例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TTMG) 4 2例 ,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结果 手术切口正中纵劈胸骨切口 76例 ,前外侧切口 2 7例 ,后外侧切口 17例。112例行完全切除 ,8例行大部切除 ,术后病理分期Ⅱ期以上者进行放、化疗 ,5例术后 1~7年复发。结论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 ,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纵劈胸骨切口可以在较好的显露下行全胸腺切除加纵隔脂肪清除术 ;除病理Ⅰ期外 ,术后均应行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诊断 临床报告 胸骨 切除 术后 化疗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4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博 初向阳 +2 位作者 戴为民 张连斌 汪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纤维瘤 胸膜肿瘤 胸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胸外科临床带教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永富 褚剑 +5 位作者 杨博 李敏 李捷 郭俊唐 梁朝阳 刘阳 《中国医院》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临床实习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胸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实习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首先要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把医德医风的传承与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在... 临床实习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胸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实习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首先要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把医德医风的传承与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和沟通能力;最后,要引导实习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养成不断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使其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并终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带教 临床实习教学 医院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Castleman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乃康 王波 +4 位作者 梁朝阳 刘阳 柳曦 田晓东 刘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982-2005年收治的14例胸内CD患者,男女各7例,局限型11例(HV型9例,PC型1例,Mix型1例),多中心型3例(PC型1例,Mix型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 目的 回顾总结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982-2005年收治的14例胸内CD患者,男女各7例,局限型11例(HV型9例,PC型1例,Mix型1例),多中心型3例(PC型1例,Mix型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其中11例局限型和2例多中心型CD术后无复发。1例多中心Mix型患者于术后第4年、第9年各复发一次,均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CD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胸内局限型CD和部分多中心型CD经彻底手术可获治愈;部分胸内多中心型CD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辅助放射或其他综合治疗手段,但预后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胸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胸膜瘘——胸外科医生需要重视的肺部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3
6
作者 初向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0,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ulmonary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随着外科技术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围手术期处理的科学合理,BPF发病率已明显减少,总发生率在1%左右。Wright等认为BPF应限制在全肺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ulmonary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随着外科技术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围手术期处理的科学合理,BPF发病率已明显减少,总发生率在1%左右。Wright等认为BPF应限制在全肺切除术后,尽量避免发生在肺叶切除术后。BPF常发生在术后7天-10天,也有少数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上的晚期B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手术并发症 外科医生 肺切除术后 肺部 围手术期处理 BPF 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17
7
作者 初向阳 薛志强 +2 位作者 张连斌 侯晓斌 马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1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其中右上肺叶切除12例,左下肺叶切除5例,右下肺叶切除2例,左肺上叶切除1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32.7±16.2)min,术中出血(110.5±24.6)mL;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3.1±1.3)d;术后住院时间(5.2±3.2)d。全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博 初向阳 +5 位作者 戴为民 孙玉鹗 刘阳 王钰琦 汪涛 赵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4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共完成40例;B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共完成280例;C组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共完成54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180.4±43.5min)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53.2±28.6、162.5±32.3min,P<0.05),B、C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管、出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结果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可根据自身的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难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肺叶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肺大细胞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1 位作者 刘颖 杨成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7,21,共4页
目的:总结58例肺大细胞癌(LCL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80年至2004年在本院接受外科治疗的58例L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男47例,女11例,男女之比4.3:1。年... 目的:总结58例肺大细胞癌(LCL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80年至2004年在本院接受外科治疗的58例L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男47例,女11例,男女之比4.3:1。年龄35~73岁。58例LCLC占同期手术病理证实2754例肺癌的2.1%。Ⅰa期9例,Ⅰb期18例,Ⅱa期4例,Ⅱb期5例,Ⅲa期16例,Ⅲb期4例,Ⅳ期2例。LCLC总体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37.2%、29.7%,其生存率高于小细胞肺癌,但较鳞癌和腺癌低。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TNM分期(P=0.011)、淋巴结分期(P=0.013)、手术结果(P=0.003)。结论:LCL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影响LCLC术后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为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根治性切除肿瘤。提高早期LCLC的发现率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癌 外科治疗 预后因素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附374例报告)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博 戴为民 +5 位作者 初向阳 孙玉鹗 王钰琦 汪涛 刘阳 赵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4例患者包括恶性肿瘤304例,良性病变4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8例,出血1例,另...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4例患者包括恶性肿瘤304例,良性病变4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8例,出血1例,另有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小结节,术后病理未能检出病变。手术方式包括右肺上叶切除81例,右肺中叶切除40例,右肺下叶切除73例,左肺上叶切除64例,左肺下叶切除89例,复合肺叶切除27例。手术时间158.4±33.5min,术中出血量136.3±55.3ml,19例患者接受输血。术后4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患者死亡。术后拔管时间4.3±1.9d,术后住院时间7.5±2.9d。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肺叶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例胸腺瘤按WHO组织分型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晓东 张竞 +5 位作者 梁朝阳 柳曦 张涛 郭俊唐 刘慧峰 周乃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1-802,共2页
目的探讨WHO胸腺瘤病理组织分型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按新的WHO胸腺瘤组织分型标准对我科手术治疗的93例胸腺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病例的组织分型、Masaoka分期及预后。结果93例胸腺瘤中,WHO组织分型的A、AB、B1、B2、B3、C型分... 目的探讨WHO胸腺瘤病理组织分型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按新的WHO胸腺瘤组织分型标准对我科手术治疗的93例胸腺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病例的组织分型、Masaoka分期及预后。结果93例胸腺瘤中,WHO组织分型的A、AB、B1、B2、B3、C型分别有6例(6.45%)、28例(30.11%)、15例(16.13%)、22例(23.66%)、9例(9.68%)、8例(8.60%);复合型5例(5.38%)。Masaoka分期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45、23、14、9、2例。组织分型与分期有较高的相关性。随访病例中有6例复发,B2及以上分型占5例。结论WHO胸腺瘤组织分型方案能较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预后 WHO胸腺瘤组织分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精准冷冻对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褚剑 马永富 +5 位作者 刘阳 李敏 李捷 张涛 郭俊唐 梁朝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准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组)。术后观察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A组、C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精细解剖 冷冻止痛 单孔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竞 王云喜 +1 位作者 初向阳 刘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6~81岁,平均... 目的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60.08岁。5例行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肺叶切除术,肺叶局部切除术、纵隔肿物切除术及肋骨切除术各1例,行保守治疗2例。结果手术患者术后均平稳恢复,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2月~5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保守治疗患者1例随访3月肿瘤无明显变化,另1例患者病变基本消失。结论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结果。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其它治疗。所有IMT患者治疗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胸部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手术后出血剖胸止血16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长海 孙玉鹗 黄孝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胸部手术后胸腔出血是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我科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施行肺、食管、贲门及纵隔等病变手术2194例,术后胸腔出血并再次剖胸止血16例(0.73%)。
关键词 胸部 外科手术 止血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犬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晓红 李毅 +2 位作者 薛志强 韩志海 段蕴铀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对胸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杂交犬随机分成对照组、海水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观察胸部开放伤后0、2、4、6、8 h的血浆渗透压、肺泡通透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蛋白含量...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对胸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杂交犬随机分成对照组、海水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观察胸部开放伤后0、2、4、6、8 h的血浆渗透压、肺泡通透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蛋白含量/血浆总蛋白含量)和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8、vWF等的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肺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海水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血浆渗透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通透指数降低(0.039±0.006vs0.055±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109)和IL-1β、IL-8、vWF等炎症因子(pg/ml)水平明显减低(WBC计数:21.52±3.21vs24.81±2.08;IL-1β:72.84±38.42vs131.90±35.39;IL-8:45.21±16.39vs88.26±6.66;vWF:0.47±0.08vs1.03±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可减轻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犬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延长救治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急性肺损伤 胸部开放伤 海水 浸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和淡水浸泡对肺损伤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晓红 段蕴铀 +2 位作者 李毅 薛志强 孟继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比较胸部开放伤后胸腔海水与淡水浸泡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24只实验犬致胸部开放伤后分成对照组、海水组和淡水组。海水组和淡水组伤后10min内经伤口分别灌入海水和淡水;观察胸部开放伤后0、2、4、6、8h的生命体征,测渗透压、血浆... 目的比较胸部开放伤后胸腔海水与淡水浸泡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24只实验犬致胸部开放伤后分成对照组、海水组和淡水组。海水组和淡水组伤后10min内经伤口分别灌入海水和淡水;观察胸部开放伤后0、2、4、6、8h的生命体征,测渗透压、血浆炎症因子变化。伤后8h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和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肺泡通透指数:海水组较淡水组明显升高(P<0.05),淡水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β、IL-8:海水组较淡水组升高(P<0.05),淡水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nbrang factor,vWf):海水组较淡水组、对照组升高(P<0.05),淡水组较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浆渗透压与肺泡通透性指数、炎症因子IL-1β、IL-8正相关(P<0.05)。结论海水较淡水对开放伤后肺组织的损伤程度更严重,可能与海水高渗加重肺血管通透性和过度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淡水 海水 胸部开放伤 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乃康 梁朝阳 +4 位作者 张竞 刘阳 初向阳 孙玉鹗 黄孝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5-467,共3页
背景与目的按肺癌TNM国际分期标准,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属于ⅢB期,既往一般采取非手术疗法,但疗效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本研究通过观察胸膜全肺切除的临床应用,来评估治疗ⅢB期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注意事项和远期效果。... 背景与目的按肺癌TNM国际分期标准,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属于ⅢB期,既往一般采取非手术疗法,但疗效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本研究通过观察胸膜全肺切除的临床应用,来评估治疗ⅢB期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注意事项和远期效果。方法对1978年12月至2003年2月间采用该术式治疗的55例肺癌伴有胸膜转移、癌性胸水的患者进行总结,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计算术后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本组患者中手术死亡2例。患者术后胸闷、呼吸困难、胸腹壁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恶病质迅速消失,未见胸水复发,但后期绝大部分患者发生远处脏器转移。随访至2003年8月,出院患者中已死亡48例,生存时间5~40月,平均生存期15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仍健在的5例患者术后时间均未超过1年。结论①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②手术中要注意肿瘤切除的彻底性;③术中要重视对切口的保护;④手术打破免疫封闭状态,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⑤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中位生存期;⑥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还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 胸水 胸膜全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低温毁损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阳 左建新 周乃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镇痛 肋间神经 开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病理及外科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阳 徐启明 石怀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06-1107,1110,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特征,重点探讨外科治疗经验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全部36例(活检标本14例,手术标本22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10例电镜观察。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总结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特征,重点探讨外科治疗经验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全部36例(活检标本14例,手术标本22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10例电镜观察。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体形态多为溃疡隆起型,镜下形态分为燕麦细胞型和非燕麦细胞型。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按1997年新的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10例(Ⅱa期4例、Ⅱb期6例)、Ⅲ期10例。手术后1、2、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8.8%,13.3%,9.0%,最长生存者已达11年,中位生存期16个月。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的TNM分期仍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发现和对早期患者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理 外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前肠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51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俊唐 周乃康 +7 位作者 孙玉鹗 初向阳 刘阳 梁朝阳 戴为民 王云喜 徐启明 张连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4-975,共2页
目的总结纵隔前肠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纵隔前肠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有24例(47.1%)无临床症状。MRI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16/21,76.2%)高于CT(14/41,34.1%)。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例... 目的总结纵隔前肠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纵隔前肠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有24例(47.1%)无临床症状。MRI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16/21,76.2%)高于CT(14/41,34.1%)。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例,中纵隔18例,后纵隔28例。完整切除35例,大部切除16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囊肿7例,胃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纵隔前肠囊肿术前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胸外科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