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靶向递送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韩小博 邓鑫凯 +9 位作者 李红 刘超 高家威 李啸 柴雅豪 韩小丽 韩红伟 赵胤杰 杨曦 张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57-2068,共12页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分离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VEGF修饰的外泌体和VEGF-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肾脏的靶向作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10只,sham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其余各组均复制热射病肾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12、24、36 h,B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C组给予质粒空载体(Empty plasmids,Ep)组、D组给予Exos组、E组给予Exos^(VEGF)组、F组给予Exos^(VEGF-CD47)组。于3次给药治疗后第72小时取肾脏组织和血:从组织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评价治疗效果;WB和qRT-PCR分析炎症介质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检测增殖调控信号分子Ki67、FGF2、pAMPK、pERK和纤维化调控分子FGF23,综合分析对增殖和抑制纤维化的作用。结果成功获取了BMMSCs和Exos^(VEGF-CD47)并进行鉴定,急性肾损伤模型动物均复制成功。Exos^(VEGF-CD47)在活体肾组织中比ExosCtrl组和Exos^(VEGF)组的荧光强度高(P<0.05)。治疗后72小时Exos^(VEGF-CD47)组,肌酐、尿素氮下降(P<0.0001);Exos^(VEGF-CD47)组Tubular casts score评分显著低于AKI+Exos组、AKI+Exos^(VEGF)组(P<0.0001);促炎因子TNF-α、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001);而Ki67、FGF2显著上调(P<0.05),FGF23显著下调(P<0.0001)。结论VEGF和CD47可以高效靶向热射病急性肾损伤,有效减轻损伤并促进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传递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促进增殖和抑制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VEGF CD47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尿酸转运蛋白1基因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定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镝 张萍 +6 位作者 陈香美 洪权 许国双 张晓洁 冯哲 丁瑞 侯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制备人尿酸转运蛋白1(hURAT1)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检测hURAT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用RT PCR方法从人肾组织中扩增出hURAT1基因全长及其抗原表位区,分别构建绿色荧光蛋白hURAT1pEGFP融合表达载体和GST融合表达载体p... 目的制备人尿酸转运蛋白1(hURAT1)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检测hURAT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用RT PCR方法从人肾组织中扩增出hURAT1基因全长及其抗原表位区,分别构建绿色荧光蛋白hURAT1pEGFP融合表达载体和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诱导表达并纯化GST融合蛋白,利用改良的蛋白免疫法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肾组织的hUART1基因产物的表达。将hURAT1pEGFP重组质粒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hU RAT1pEGFP在肾小管上皮细胞LLC PK1细胞膜的定位及表达。结果成功获得高效特异的hURAT1抗体,利用该抗体证实hU RAT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Westernblot证实hURAT1蛋白在肾组织中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显示hURAT1pEGFP定位于LLC PK1细胞膜。结论制备的hURAT1抗体及其全长基因可用于hURAT1基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研究,hURAT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转运蛋白质类 尿酸 荧光抗体技术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深度对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麻广宇 邵明哲 +4 位作者 陈云爽 徐白萱 陈英茂 田嘉禾 孙雪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0-804,共5页
目的评估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2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分析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所得GFRGates... 目的评估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2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分析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所得GFRGates与GFRdt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公式1和5所得肾脏深度显著低于其他公式,公式3和6所得GFRGates与GFRdt的相关性最好(r=0.81)。公式1和5所得GFRGates与GFRdt一致性最差,差值均值分别为(-23.62±18.60)ml/(min.1.73m2)、(-20.66±18.00)ml/(min.1.73m2);公式3和4所得GFRGates与GFRdt一致性最好,差值均值分别为(-5.80±16.76)ml/(min.1.73m2)和(-3.81±17.87)ml/(min.1.73m2)。结论肾脏深度估算公式1、2、5准确性较差,其他公式结果差异较小;公式3、4和6均可用于临床,但公式3和4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深度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小鼠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洪军 陈香美 +1 位作者 程庆(王乐) 黎磊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0-92,共3页
用雷公藤对小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早期应用雷公藤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的活性和血清抗肾抗体的水平,减轻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脏病理变化。本文进一步阐明了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 用雷公藤对小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早期应用雷公藤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肾毒血清性肾炎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的活性和血清抗肾抗体的水平,减轻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脏病理变化。本文进一步阐明了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雷公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肾炎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24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曹雪莹 汤力 魏日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86-3388,共3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5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4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期、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5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4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期、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男性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病年龄,并且在50岁以上肾活检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性高血压发生率、血肌酐水平、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女性。(2)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以IgG、C3较明显。(3)病程≤6个月组以Ⅰ、Ⅱ期为多,提示病变程度与病程长短相关,且病程短,病变程度较轻;首次就诊时,病程长于12个月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高。(4)从各组疗效分析,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较单纯免疫抑制剂起效快,但远期疗效相似。(5)以肾活检为起点,5年肾脏存活率为96.0%,10年为68.7%。结论:我国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发病年龄偏大、临床症状偏重;10年肾脏存活率低于国外报道;其余特点与国外相近。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要优于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虫草菌丝、黄芪防治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香美 田劲 +3 位作者 于力方 程庆瓅 董柯 谷丽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58-760,共3页
采用腹腔内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发现中药淫羊藿、虫草菌丝和黄芪均可以减轻庆大霉素所致的大鼠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并可拮抗庆大霉素对大鼠肾皮质Na^+-K^+-ATP酶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腺苷三磷酸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晓艳 安靓 +1 位作者 傅博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95-797,共3页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方法筛网滤过分离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间接标记单克隆抗体: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结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抗Ⅳ...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方法筛网滤过分离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间接标记单克隆抗体: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结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抗Ⅳ型胶原抗体、抗纤维连接蛋白抗体、抗层粘连蛋白抗体对系膜细胞特有的中间微丝进行鉴定。并采用同期培养的同一来源的肾小球内皮细胞作对照。结果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角蛋白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表达均为阴性,而抗结蛋白抗体、抗Ⅳ型胶原抗体、抗纤维连接蛋白抗体、抗层粘连蛋白抗体为阳性,说明培养的细胞为系膜细胞。结论该种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经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肾小球系膜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 系膜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与肾脏病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庆(王乐) 陈香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1-233,共3页
1980年,Furchgott及其同事们证实由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效应依赖于内皮细胞的存在。经过10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内皮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 1980年,Furchgott及其同事们证实由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效应依赖于内皮细胞的存在。经过10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内皮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和内皮素(endothelin, Et)。现就EDRF和Et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肾脏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因子 肾疾病 内皮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基因转染对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俊香 蔡广研 +4 位作者 卓莉 马强 师锁柱 陈香美 刘伏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正反义人TIMP-1转染和酶抑制剂干预HKC细胞对PTEN、VEGF/Flk-1的表达的影响,为研究TIMP-1对肾脏器官衰老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正义和反义人TIMP-1基因转染至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同时用与正义转染组细胞酶抑制活性... 目的观察正反义人TIMP-1转染和酶抑制剂干预HKC细胞对PTEN、VEGF/Flk-1的表达的影响,为研究TIMP-1对肾脏器官衰老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正义和反义人TIMP-1基因转染至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同时用与正义转染组细胞酶抑制活性相当的MMP-2/MMP-9抑制剂(MMP-2/MMP-9 InhibitorⅢ,100μmol/L)干预24 h,RT-PCR;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PTEN、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研究显示,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正义TIMP-1转染组中PTEN表达上调(P<0.05),明胶酶活性降低(P<0.05),VEGF和Flk-1表达下调(P<0.05),而反义TIMP-1转染组则相反(P<0.05);MMP-2/MMP-9 inhibitorⅢ100μmol/L(酶抑制剂组)组PTEN、VEGF和Flk-1表达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肾脏器官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TIMP-1,通过上调PTEN(非MMP依赖途径),进而下凋VEGF、Flk-1表达,提示PTEN在TIMP-1介导肾脏衰老微血管生成障碍中起重要作用,为揭示TIMP-1参与肾脏器官衰老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物-1 肾脏 衰老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敏侠 邱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3-484,共2页
甲状腺激素在维持肾脏的发育、正常结构、水和电解质平衡、肾小球滤过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上述肾脏功能发生相应变化。正常情况下,肾脏可清除甲状腺激素,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 甲状腺激素在维持肾脏的发育、正常结构、水和电解质平衡、肾小球滤过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上述肾脏功能发生相应变化。正常情况下,肾脏可清除甲状腺激素,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与清除。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并发肾脏疾病,可能与共同的免疫机制有关。了解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肾脏疾病的相互影响对于两种疾病的诊治都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肺脏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志丽 李艳芳 +3 位作者 曹芳芳 刘飞 白雪源 吕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肺脏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和β_1、β_2肾上腺素受体(β-A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假手术组(B组,10只)、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C组,9只)、阳...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肺脏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和β_1、β_2肾上腺素受体(β-A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假手术组(B组,10只)、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C组,9只)、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9只)、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E组,9只)和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F组,9只)。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α_(1A)-AR和β_1-AR、β_2-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药前,A组与B组大鼠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与C组比较,F组大鼠LVEF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C组大鼠α_(1A)-AR、β_1-AR蛋白明显降低,β_2-AR蛋白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D、E、F组大鼠α_(1A)-AR、β_1-AR、β_2-AR蛋白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功能,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利于维持心力衰竭时肺脏的通气/血流比值,进而对心力衰竭起到有益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麝香保心丸 肺通气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数时间窗位置对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麻广宇 邵明哲 +4 位作者 陈英茂 徐白萱 田嘉禾 陈云爽 孙雪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7-971,共5页
目的观察计数时间窗位置对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1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在以血流灌注相峰值点时间(峰时)为新时间原点的时间-计数... 目的观察计数时间窗位置对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1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在以血流灌注相峰值点时间(峰时)为新时间原点的时间-计数率曲线上依次移动时间窗,于25个时间点上提取计数,并分别计算各点上的GFRGates。分析不同药物累积相峰时GFRGates与GFRdt的相关性。结果①左右肾脏血流灌注相峰时均值分别为(19.69±5.20)s和(20.29±5.19)s,基本呈正态分布。②肾滤过累积相峰时均值为(166.19±50.22)s,呈偏态分布,频数峰为132s。③时间窗位于累积相峰值区时GFRGates达到最大,在峰值两侧,GFRGates均减小。④时间窗位于累积相峰值左侧上升区时,GFRGates与GFRdt的相关系数随时间窗后移而增加;当后移到时间窗内含有部分峰值区段时,相关系数增速变缓;随着时间窗与峰值区段的重叠增加,相关系数达拐点,随后开始减小。结论在以肾血流灌注相峰时为原点的时间-计数率曲线上,提取86~145s时间窗计数,可获得受时间影响较小的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血浆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外源基因功能表型的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光 陈香美 +5 位作者 吕扬 洪权 田月 师锁柱 尹忠 蔡广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对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外源人TIMP-1基因的功能表型进行鉴定,为深入研究TIMP-1在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奠定基础。方法3月龄野生型小鼠(n=8,正常组)和hTIMP-1转基因小鼠(n=8)肾组织... 目的对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外源人TIMP-1基因的功能表型进行鉴定,为深入研究TIMP-1在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奠定基础。方法3月龄野生型小鼠(n=8,正常组)和hTIMP-1转基因小鼠(n=8)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结构变化。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肾组织内h/mTIMP-1、mTIMP-1、TIMP-2、TIMP-3、MMP-9、MMP-2和COLⅣα5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的活性。反向酶谱法检测TIMP-1的活性。结果hTIMP-1转基因小鼠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肾组织结构未见显著变化。与正常组小鼠相比,h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h/mTIMP-1mRNA、蛋白表达及活性显著升高(P<0·05);TIMP-2、MMP-2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MP-9的活性增高(P<0·05),而MMP-2的活性则降低(P<0·05)。两组小鼠mTIMP-1、TIMP-3、MMP-9和COLⅣα5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源基因在人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稳定表达并导致MMPs/TIMPs系统发生代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 1 组织抑制剂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庆砾 陈香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57-259,共3页
采用ConA活化小鼠脾母细胞法测定了12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结果发现: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降低,且... 采用ConA活化小鼠脾母细胞法测定了12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结果发现: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降低,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IL-2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ESR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淋巴细胞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大鼠肾脏α_1及β肾上腺素受体各亚型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飞 李艳芳 +3 位作者 曹芳芳 张玲姬 白雪源 吕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和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各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其余大鼠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成功9只为模型组。取大鼠肾... 目的探讨大鼠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和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各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其余大鼠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成功9只为模型组。取大鼠肾脏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α_1-AR亚型(α_(1)-AR、α_(1B)-AR、α_(1D)-AR)和β-AR亚型(β_1-AR、β_2-AR)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α_(1A)-AR、β_1-AR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α_(1B)-AR、α_(1D)-AR、β_2-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A)-AR和β_1-AR明显下调,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关;而β_2-A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为代偿β_1-AR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维持肾脏有效灌注,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交感神经系统 印迹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转导(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俊香 李异 +4 位作者 马强 成梅初 刘伏友 张东山 彭佑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0-1077,共8页
目的: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在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Cs)中的转染效率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HKCs,分为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裸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以及VigoFect+质... 目的: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在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Cs)中的转染效率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HKCs,分为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裸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以及VigoFect+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应用微泡和Plenti6-LacZ质粒转导HKCs后,给予不同强度不同时间超声辐照。采用X-gal染色观察细胞基因转导效率,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超声+微泡+质粒组转染效率高于其他各组;与VigoFect+质粒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超声声强增加和辐照时间延长,HKCs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声强为0.3W/cm2时,辐照时间为60s时,细胞存活率和转导效率均较高,而细胞凋亡率较低。结论:在适当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条件下,超声微泡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基因转染,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转导方法,这为肾脏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肾小管上皮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受体在衰老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点
17
作者 蔡广研 陈香美 +3 位作者 师锁柱 孙雪峰 席春生 王兆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目的检测衰老大鼠肾小球凝血酶受体与纤维蛋白的表达变化,明确凝血酶受体活化的意义。方法选用3月、12月与24月龄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Lendrum纤维蛋白染色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纤维蛋白的沉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凝血酶受体PAR-1与... 目的检测衰老大鼠肾小球凝血酶受体与纤维蛋白的表达变化,明确凝血酶受体活化的意义。方法选用3月、12月与24月龄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Lendrum纤维蛋白染色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纤维蛋白的沉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凝血酶受体PAR-1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半定量PCR法检测PAR-1mRNA的表达。结果3月、12月与24月龄大鼠肾小球内均未检测到纤维蛋白的表达。PAR-1在3月龄鼠肾小球内皮、系膜与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24月龄鼠肾小球内PAR-1的表达明显减少。PAR-1mRNA和肾小球TGF-β的表达随增龄明显增加。结论衰老大鼠肾小球凝血酶的活化不伴有纤维蛋白的形成,活化的凝血酶受体可能在衰老相关肾脏结构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凝血酶 纤维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止血治疗1例肾穿刺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翠明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7期71-72,共2页
对1例肾穿刺并发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术前、后护理,分析肾穿刺出血的相关因素及经验教训。提出肾动脉介入栓塞止血具有诊断、治疗双重效果,做好术前、后护理是介入止血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肾穿刺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马强 蔡广研 +3 位作者 陈香美 孙雪峰 傅博 冯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研究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RMC组(n=6)、ILK-con siRNA转染组(n=6)和ILK-siRNA转染组(n=6)。合成抑制ILK基因的siRNA,待细胞长至... 目的研究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RMC组(n=6)、ILK-con siRNA转染组(n=6)和ILK-siRNA转染组(n=6)。合成抑制ILK基因的siRNA,待细胞长至60%融合后,ILK-siRNA转染组和ILK-con siRNA转染组分别用脂质体转染ILK-siRNA或ILK-con siRNA,RMC组仅加入脂质体,24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和总RNA,用RT-PCR和Wester nblotting观察ILK和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继续培养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RMC组和ILK-con siRNA转染组比较,ILK-siRNA组IL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降30%~50%(P<0.05,P<0.01),Cx43 mRNA水平增加30%~40%(P<0.05),Cx43蛋白水平增加60%~70%(P<0.01)。应用ILK-siRNA转染系膜细胞后24、48、72h,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RMC组和ILK-con siRNA转染组(P<0.05,P<0.01)。结论抑制ILK途径可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Cx43的表达,增强细胞活力;Cx43的调节可能是部分通过ILK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类 连接蛋白43 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随增龄在大鼠肾脏组织的表达
20
作者 陈俊香 蔡广研 +4 位作者 陈香美 卓莉 马强 师锁柱 刘伏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随增龄在大鼠肾组织内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留取3、12、24月龄Wistar大鼠肾组...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随增龄在大鼠肾组织内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留取3、12、24月龄Wistar大鼠肾组织(n=6),石蜡切片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微血管生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PTEN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随增龄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24月龄大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3,12月龄大鼠(P<0.05);免疫组化显示PTEN在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24月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3、12月龄大鼠(P<0.05)。随增龄大鼠肾组织内出现微血管生成障碍,24月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管周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3、12月龄大鼠(P<0.05);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与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761和-0.613,P<0.05)。结论:随增龄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生成参与肾脏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肾脏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