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芬奇机器人在肝胆胰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之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59-2662,共4页
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自2000年起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内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得到极大的技术推广与应用。但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国内有限的几个大型医疗中心,其发展明显低于... 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自2000年起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内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得到极大的技术推广与应用。但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国内有限的几个大型医疗中心,其发展明显低于胃肠外科、泌尿外科以及妇科等其他领域,这与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及术后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如何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将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发展应用以及拓展手术的适应证,成为当前肝胆胰外科领域学者探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胰腺肿瘤 胆道肿瘤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细胞癌免疫靶向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2
2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卢实春 蔡建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多达半数的肝细胞癌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而对于晚期肝细胞癌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措施,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已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也为序贯外科根... 多达半数的肝细胞癌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而对于晚期肝细胞癌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措施,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已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也为序贯外科根治性手术提供了可能。经转化治疗后序贯根治性肝切除或肝移植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获益。为了提高肝癌总体人群的远期生存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就《基于免疫联合靶向方案的晚期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发布以来新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相关要点的修改、增补达成新的共识,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肝切除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实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8-1740,共3页
近年伴随生物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免疫阻断点抑制剂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一线推荐方案并取得明确的肿瘤学获益与生存获益;免疫靶向联合局部治疗研究方案不断涌现,明确提高了... 近年伴随生物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免疫阻断点抑制剂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一线推荐方案并取得明确的肿瘤学获益与生存获益;免疫靶向联合局部治疗研究方案不断涌现,明确提高了客观反应率;靶免转化序贯外科治疗方案正在重塑晚期肝癌治疗格局,最终提高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与远期生存率。这场由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为基本架构引导的治疗新变局中,注定挑战不断,思考亦须随行。以免疫靶向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方案探索为例来看,任一适用方案在被广泛、成熟地应用于常规诊疗之前,均应包括药物联用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估、毒副反应的处理、手术标准与时机、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长期生存获益验证、原发与继发耐药的后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等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择其部分要点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管生成抑制剂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 被引量:81
4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感染性肿瘤防控学组 丁惠国 屠红 曲春枫 曹广文 庄辉 赵平 徐小元 杨永平 卢实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中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年龄调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肝癌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提高。肝硬化和未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指南推荐了适合临床实践... 中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年龄调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肝癌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提高。肝硬化和未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指南推荐了适合临床实践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个层次的肝癌风险人群辨识特征。在医院和社区人群中筛查伴肝癌风险的患者,并科学地进行分层监测。伴有肝癌风险的患者需要终生监测,指南根据风险层次推荐了不同的肝癌监测间隔和工具,对于肝癌高危人群,6个月1次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监测(常规监测);对于肝癌极高危人群,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增强CT或MRI检查1次,以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率和降低监测成本;低中危人群中,肝癌年发生率低,可延长监测间隔为1年或以上。指南部分推荐意见的成本-效益仍需要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慢性 筛查 监测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症链球菌肝脓肿1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封立魁 杜国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8-410,共3页
化脓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为主[1],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S.mitis)属于条件致病菌,致病力较弱,国内尚无由其引起PLA的报道。本文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近期收治的1例... 化脓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为主[1],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S.mitis)属于条件致病菌,致病力较弱,国内尚无由其引起PLA的报道。本文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近期收治的1例S.mitis感染导致肝脓肿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化脓性 轻型链球菌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