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军 朱玉华 +6 位作者 李万鑫 刘明波 武文明 戴朴 杨仕明 王秋菊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2-384,共3页
目的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师的基本现状,为个性化教学和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继续教育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 目的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师的基本现状,为个性化教学和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继续教育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员的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原单位的基本情况、来进修学习的目的等,并对收回的101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5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师56.4%为男性,43.6%为女性;进修时平均年龄33.5岁,平均工作年限9.6年,原单位距北京1000公里以上的57.4%,大专5人,本科及以上106人,主治医师75%,副主任医师以上18.8%。进修医师来自三甲医院者占79.2%,其中教学医院占78%,自愿来进修学习的比例78.2%。结论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医师以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为主要人群,具有较好的前期教育基础和临床工作经验,亚专科进修目的明确,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进修医师 继续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炎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众所周知,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多发病,属于最常见的“三炎一聋”疾病之一。中耳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外中耳炎的外科治疗到1774年才起步,而我国的中耳炎外科治疗开展的更晚,国内外在中耳炎外科治疗道路上先后走过了保命期... 众所周知,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多发病,属于最常见的“三炎一聋”疾病之一。中耳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外中耳炎的外科治疗到1774年才起步,而我国的中耳炎外科治疗开展的更晚,国内外在中耳炎外科治疗道路上先后走过了保命期和干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中耳炎 耳鼻喉科 多发病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SLC26A4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玉芬 刘晓雯 +8 位作者 关静 徐百成 韩明鲲 赵翠 赵亚丽 王大勇 兰兰 鲍晓林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GJB2、SLC26A4基因突变在中国西北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主要的突变方式。方法采集中国西北地区80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血样,应用PCR技术扩增GJB2基因的编码区和SLC26A... 目的探讨GJB2、SLC26A4基因突变在中国西北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主要的突变方式。方法采集中国西北地区80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血样,应用PCR技术扩增GJB2基因的编码区和SLC26A4基因第7、19外显子,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运用DNAS-tar5.0或BioEdit软件进行测序结果分析。结果801例NSHI患者中共检测到125例发生GJB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5.61%(125/801),其中双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率为8.99%(72/801),235delC约占所有突变的78.79%(156/198)。101人发生SLC26A4基因(P7、P19)IVS7-2A>G、H723R和T721M突变,突变率为12.61%(101/801),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率为5.12%(41/801)。结论在中国西北地区NSHI患者中,235delC是GJB2基因最常见的突变方式,IVS7-2A>G和H723R是SLC26A4基因主要的突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患者耳蜗电图-SP、AP幅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黎明 顾瑞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耳蜗电图中-SP、AP的幅度,探讨该病患者-SP/AP比值增高的原因。方法用银球电极放置在鼓膜后下方,记录听神经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耳蜗电图,分别测量两组中-SP、AP的幅度。结果听神经病患者-SP幅度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耳蜗电图中-SP、AP的幅度,探讨该病患者-SP/AP比值增高的原因。方法用银球电极放置在鼓膜后下方,记录听神经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耳蜗电图,分别测量两组中-SP、AP的幅度。结果听神经病患者-SP幅度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郾05),而AP幅度两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郾001)。结论听神经病患者-SP/AP比值增高的原因是由于AP幅度的明显降低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耳蜗电图 SP幅度 AP幅度 听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军 戴朴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的有效康复方法。但不同患者CI后的听觉和言语康复情况差别很大,这与患者的自身条件、人工耳蜗的性能、手术成功与否及听觉和言语的康复进程等诸多因素有关。CI的评...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的有效康复方法。但不同患者CI后的听觉和言语康复情况差别很大,这与患者的自身条件、人工耳蜗的性能、手术成功与否及听觉和言语的康复进程等诸多因素有关。CI的评估对疗效和不同类型人工耳蜗性能的判定非常重要,现就CI的评估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效果评估 康复方法 感音性聋 言语康复 自身条件 康复进程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听觉失同步化患者的交替短声诱发耳蜗电图 被引量:5
6
作者 冀飞 陈艾婷 +4 位作者 于宁 赵阳 郗昕 李兴启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听觉失同步化(auditory neuropathy/auditory desynchronization,AN/AD)患者交替短声诱发的耳蜗电图特征,探索耳蜗电图在确定听神经病/听觉失同步化病变部位时的应用价值。方法AN/AD组患者14人,共28耳,所有患者听性脑...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听觉失同步化(auditory neuropathy/auditory desynchronization,AN/AD)患者交替短声诱发的耳蜗电图特征,探索耳蜗电图在确定听神经病/听觉失同步化病变部位时的应用价值。方法AN/AD组患者14人,共28耳,所有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波形缺失或严重分化异常,耳声发射正常;听力正常对照组28人,共35耳。对两组受试者行耳蜗电图(ECochG)检查,使用交替极性短声作为刺激信号。观测AN/AD组和对照组ECochG的波形,并对比:(1)CAP-N1(复合动作电位N1波)的峰潜伏期;(2)-SP(总和电位)和CAP绝对幅度;(3)-SP和CAP幅度比值;(4)CAP反应阈值。结果对照组全部引出分化良好的CAP和-SP。AN/AD组ECochG波形可分为四种类型:(1)可同时引出-SP、CAP,占60.7%;(2)仅有-SP引出,未见CAP引出,占10.7%;(3)仅有CAP引出,占3.6%;(4)-SP、CAP均未引出,占25%。AN/AD组与对照组的CAP潜伏期(P=0.052)无统计学差异;AN/AD组的CAP绝对幅度低于对照组(P<0.001),-SP(P=0.045)绝对幅度、-SP/CAP幅度比(P<0.001)和阈值(P<0.001)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BR引不出或分化较差时,耳蜗电图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评估外周听觉神经功能的方法,在AN/AD的诊断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失同步化 耳蜗电图 短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者交替短声诱发的耳蜗电图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冀飞 陈艾婷 +4 位作者 邓新生 李兴启 赵阳 郗昕 刘兴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听力正常者交替短声诱发的耳蜗电图(ECochG)特征,为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提供参照。方法对听力正常者38人(49耳)行耳蜗电图检查。使用Nicolet Bravo诱发电位系统,用交替短声作为刺激信号。每只测试耳的起始测试强度为100dBnHL,以1... 目的分析听力正常者交替短声诱发的耳蜗电图(ECochG)特征,为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提供参照。方法对听力正常者38人(49耳)行耳蜗电图检查。使用Nicolet Bravo诱发电位系统,用交替短声作为刺激信号。每只测试耳的起始测试强度为100dBnHL,以10dB为步距逐渐降低强度,直至无法引出CAP。观测各强度下CAP的潜伏期和幅度、CAP阈值以及高强度(90dBnHL)下SP/CAP幅度比值。绘制CAP的输入-输出曲线。结果49耳均引出良好ECochG波形,平均引出反应阈为28.37±6.81dBnHL。CAP峰潜伏期随刺激强度降低而延长。高强度下-SP与CAP幅度比为0.27±0.14。CAP幅度的I/O曲线呈明显的低、高两个强度段,在60dBnHL附近存在明显的拐点。结论听力正常者耳蜗电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照依据。CAP的I/O曲线及-SP/CAP幅度比可提供耳蜗病变的诊断信息。CAP的潜伏期和阈值可反应耳蜗内、外毛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电图 短声 总和电位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军 戴朴 +5 位作者 洪梦迪 郗昕 杨仕明 武文明 黄德亮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情况,设计统一、规范和详细的手术知情同意书。方法对1997年3月—2007年1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262例患者的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内容做...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情况,设计统一、规范和详细的手术知情同意书。方法对1997年3月—2007年1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262例患者的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内容做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手术知情同意书。结果26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73人次)中有4人次严重手术并发症、39人次轻度并发症以及10人次人工耳蜗装置相关问题。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填写内容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要解决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内容不完整的问题,需要提高医生对耳蜗植入并发症的认识,同时应规范知情同意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外科 耳聋 知情同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药与噪声对豚鼠耳蜗功能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军 于宁 +1 位作者 张永强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和噪声暴露对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 ction poten-tial,CAP)阈值的影响,分析两种实验因素对耳蜗功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根据耳蜗灌流尼福地平的浓度和是否暴露噪声,将80只豚鼠随机...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和噪声暴露对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 ction poten-tial,CAP)阈值的影响,分析两种实验因素对耳蜗功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根据耳蜗灌流尼福地平的浓度和是否暴露噪声,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只:①人工外淋巴液组;②人工外淋巴液+0.15μmol/L尼福地平组;③人工外淋巴液+0.5μmol/L尼福地平组;④人工外淋巴液+3μmol/L尼福地平组;⑤人工外淋巴液+噪声暴露组;⑥人工外淋巴液+0.15μmol/L尼福地平+噪声暴露组;⑦人工外淋巴液+0.5μmol/L尼福地平+噪声暴露组;⑧人工外淋巴液+3μmol/L尼福地平+噪声暴露组。各组在灌流前和灌流120分钟后在圆窗记录CAP阈值。分析各组CAP阈值的变化及两种实验因素对耳蜗功能CAP阈值的交互作用。结果第1~4组灌流不同浓度尼福地平后CAP阈值升高,CAP阈移分别是2.5、5.5、28和21.5dB;第5~8组灌流不同浓度尼福地平并暴露噪声后CAP阈移分别是43.5、46.5、20和21.5dB。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实验因素对耳蜗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钙通道阻滞药和噪声对耳蜗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且两者的抑制作用不是相互叠加而是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与钙通道阻滞药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药 噪声 耳蜗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测试在人工耳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冀飞(综述) 杨仕明(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32-235,共4页
1ECAP测试概述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e—tionpotentials.ECAP)最早用于研究动物听神经对电刺激信号的反应。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可通过植入的电极进行电刺激。
关键词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 电位测试 电刺激信号 应用 听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字表的等价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冀飞 郗昕 +3 位作者 陈艾婷 许箭 仇春燕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单音节言语识别测听材料的录音版本进行等价性临床验证,以获得良好的测试信度。方法对编制好的30张单音节字表(每张表包含25个单音节字)进行数字化录音和处理,调整各测试表的均方根强度。选择60名听力正常人进行等价性...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单音节言语识别测听材料的录音版本进行等价性临床验证,以获得良好的测试信度。方法对编制好的30张单音节字表(每张表包含25个单音节字)进行数字化录音和处理,调整各测试表的均方根强度。选择60名听力正常人进行等价性实验。每位受试者在6个不同给声强度以随机顺序聆听30张字表。每张字表在言语听力级-8dB、-2dB、4dB、8dB、14dB、20dB等6个言语听力级上进行测试,每个强度测试10个不同的受试者。以百分比记录60名受试者对各张字表的正确识别率,通过logistic曲线拟合绘出每张字表的识别得分随言语声强度级变化的PI曲线。对30张字表的正确识别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Post-Hoc两两比较。结果筛选出22张相互间等价性较好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试字表(P=0.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法 言语 普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突聋与眩晕的诊治--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2013年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5
12
作者 冀飞 吴子明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0,共1页
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筛查中心2013年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于2013年3月22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
关键词 筛查诊断 学术讨论 听力诊断 北京市 讨论会纪要 儿童 诊治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2基因型相关听力表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琦(综述) 戴朴(审校) 黄德亮(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GJB2基因 听力下降 非综合征型耳聋 表型 基因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ARNSHL 遗传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受体阻滞剂对老化球囊功能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吴子明 郭维维 +3 位作者 张素珍 李兴启 杨伟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44-346,351,共4页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剂(络斯宝)对大鼠球囊功能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6只,分为:组1为正常对照组(n=5);组2为老化组(n=5);组3为老化+络斯宝组(n=6)。老化模型采用D-半乳糖催老,剂量为120mgkg,每日一次,腹腔注射,共计给...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剂(络斯宝)对大鼠球囊功能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6只,分为:组1为正常对照组(n=5);组2为老化组(n=5);组3为老化+络斯宝组(n=6)。老化模型采用D-半乳糖催老,剂量为120mgkg,每日一次,腹腔注射,共计给药3个月;络斯宝的剂量为300ugkg,每日2次喂服。造模完成后,记录颈髓硬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结果组1大鼠电位正常引出;组2老化大鼠在105dBSPL水平均未引出脊髓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组3有3只在105dBSPL水平正常引出电位,3只未引出电位。结论α-受体阻滞剂(络斯宝)对球囊老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受体阻滞剂 球囊 颈髓硬膜 短声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AE和AABR联合应用在婴幼儿听力复筛中的意义 被引量:29
15
作者 丁海娜 赵亚丽 +5 位作者 史伟 韩明鲲 王大勇 韩冰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转至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270例(540耳)婴幼儿,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540耳(270例)中,450耳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53耳未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其中,有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6耳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0耳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TE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2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TE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5耳中,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8耳听力正常。结论AABR和TEOAE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敏感性听神经病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秋菊 兰兰 +3 位作者 于黎明 郭明丽 陈之慧 顾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1名儿童(4岁)听力下降与体温变化相关的病因机制。方法对患儿连续3年的听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儿进行了连续15天、每天分七个时间点(6、8、10、12、14、16、18点)测量体温,选择每天的8点30分及16点30分进行游戏测听... 目的分析1名儿童(4岁)听力下降与体温变化相关的病因机制。方法对患儿连续3年的听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儿进行了连续15天、每天分七个时间点(6、8、10、12、14、16、18点)测量体温,选择每天的8点30分及16点30分进行游戏测听、声导抗、非声刺激镫骨肌反射、言语测听检查、瞬态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白噪声抑制试验、听性脑干反应以及疏密波交替声测试、耳蜗电图、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及前庭功能。观察患儿波动性听力变化与自然状态下的体温变化的相关性。并进行颞骨CT扫描、耳蜗水呈像核磁共振、呼吸睡眠检测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患儿自1岁开始发病,病史提示在发热时听力全部丧失。在正常体温时的听力学检查符合听神经病表现:游戏测听显示平坦型听力曲线(40-60dB HL);DPOAE正常、白噪声抑制失败;ABR未引出;鼓室导抗图A型、声刺激镫骨肌反射均未引出、非声刺激镫骨肌反射正常;多频稳态反应阈高于游戏测听听阈。每天的游戏测听显示听力在早上8点30分时明显好于下午16点30分时,但早上运动后的听力明显差于下午16点30分时。颞骨CT及耳蜗水呈像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呼吸睡眠检测提示中度低氧血症,呼吸紊乱指数(RDI)为8.35,最低氧饱和度(SO2)为77%。生化检查提示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内耳膜迷路抗体阴性。结论患儿连续3年的听力学检测结果一致证明患儿的听功能异常但耳蜗外毛细胞功能正常。在自然体温下随体温的轻微波动即可出现听力的变化,提示体温与听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体温升高可能导致听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神经传导阻滞而出现听神经的失同步化,患儿的长期低氧血症也是诱发疾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体温敏感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宇丽(综述) 刘军(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常见原因[1],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常见原因[1],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助于延缓LVAS患者听力下降,并提高听力和言语康复的效果。耳聋基因检测结合产前诊断可从根源上预防LVAs,为了增进临床医师对LVAS的理解,提高诊治和预防水平,现将LVA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产前诊断 临床表现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内耳畸形 防治 LV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测听材料的复测信度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冀飞 郗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关键词 测试材料 临床评估 言语测听 测信度 言语测试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聋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维举 顾瑞 +3 位作者 郭维 曹菊阳 于黎明 周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聋的听力学特点 ,探讨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 70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耳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自身免疫性聋 14例 2 8耳 ,其它感音神经性聋 8例 16耳 ,正常对照 6例 12耳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聋的听力学特点 ,探讨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 70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耳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自身免疫性聋 14例 2 8耳 ,其它感音神经性聋 8例 16耳 ,正常对照 6例 12耳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的热休克蛋白 70抗体 ,并分别作临床听力学检查。结果 自身免疫性耳聋者纯音听力图多数为平坦型 ,TEOAE和 或DPOAE未引出 ,听性脑干反应多数正常 ,轻、中度耳聋者可引出镫骨肌声发射 ,该组 8例 ( 5 7.1% )热休克蛋白 70抗体阳性。其它感音神经性聋者纯音听力图多数为高频减退型和平坦型 ,TEOAE和DPOAE未引出 ,重度耳聋者ABR未引出 ,轻、中度耳聋者可引出镫骨肌声发射 ,1例 ( 12 .5 % )热休克蛋白 70抗体阳性。正常对照组 1例 ( 16 .7% )热休克蛋白 70抗体阳性。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 70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耳聋诊断有参考价值 ,对该病的确诊还应结合临床听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聋 听力丧失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诱发电位用于婴幼儿听觉功能测试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伟洛 冀飞 +1 位作者 Suzanne C Marynewich S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信度较高的客观技术评估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来指导助听器验配并评估验配效果。经新生儿听力筛查确诊的听力损失婴幼儿通常应在出生后6~8周接受包括佩戴助听器在内的听力干预。...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信度较高的客观技术评估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来指导助听器验配并评估验配效果。经新生儿听力筛查确诊的听力损失婴幼儿通常应在出生后6~8周接受包括佩戴助听器在内的听力干预。对这些低龄婴幼儿应用行为测听技术进行助听器的效果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脑对声音反应的客观方法,可用于检测婴幼儿助听及未助听条件下的听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婴幼儿 听觉诱发 皮层诱发电位 功能测试 新生儿听力筛查 助听器验配 听力损失程度 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