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巴拉尼学会BPPV诊断新标准解读及2007版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BPPV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子明 王丹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8-449,共2页
1国际巴拉尼(Bárány)学会BPPV诊断新标准解读Bárány学会作为眩晕领域最为权威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典乌普萨拉,近年来随着对眩晕研究的蓬勃发展而渐趋活跃。从该学会2006成立专门小组对前庭疾病的分类架构进行... 1国际巴拉尼(Bárány)学会BPPV诊断新标准解读Bárány学会作为眩晕领域最为权威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典乌普萨拉,近年来随着对眩晕研究的蓬勃发展而渐趋活跃。从该学会2006成立专门小组对前庭疾病的分类架构进行研究至今已经十年余,随着2009年前庭症状分类的完成,并于近年陆续完成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诊断标准的讨论,且发表了相应的诊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尼 BPPV 标准解读 前庭疾病 前庭症状 专门小组 梅尼埃病 眼震 后半规管 嵴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眩晕-眩晕诊治的新高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3-618,共6页
近30年来,行为方式对空间定位和平衡的认识已有很多进步,功能性和心因性疾病引起前庭症状也越来越普遍,也比结构性(器质性)前庭疾病更常见。目前正在完善中的国际前庭疾病分类瞄准这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即将发布的ICD-11中,正式命名、... 近30年来,行为方式对空间定位和平衡的认识已有很多进步,功能性和心因性疾病引起前庭症状也越来越普遍,也比结构性(器质性)前庭疾病更常见。目前正在完善中的国际前庭疾病分类瞄准这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即将发布的ICD-11中,正式命名、定义功能性眩晕这一常见的慢性眩晕类型。功能性眩晕不同于心因性眩晕,但心因性眩晕如果不干预,会影响功能性眩晕的治疗效果。现今,眩晕的诊断模式也将打破二元论的桎梏,呈现结构、功能与心因三方面的格局。今后,动态姿势评价、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手段将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认识和发展。功能性眩晕的治疗包括患者教育、前庭康复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功能性眩晕诊治的多学科合作是这一疾病临床诊治的方向。而患者首诊的耳科或神经耳科专家将扮演核心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眩晕 功能磁共振成像 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 国际前庭疾病分类 持续姿势感知性眩晕 恐怖性姿势性眩晕 空间运动不适 视觉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的纵深认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1,共1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ysmal positionalvertigo,BPPV)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症,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临床诊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这一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应该向纵深发展,下面的一些问题和关键点是应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ysmal positionalvertigo,BPPV)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症,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临床诊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这一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应该向纵深发展,下面的一些问题和关键点是应该给予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诊断 治疗 眩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运动诱发眩晕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郭建军 李文 +1 位作者 张素珍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咀嚼诱发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三例病人咀嚼运动时眩晕发作时间及眼震特点,同时行前庭功能、听力学检查。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为47.7岁,主要特征为患者在咀嚼时发作眩晕,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出现左... 目的初步探讨咀嚼诱发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三例病人咀嚼运动时眩晕发作时间及眼震特点,同时行前庭功能、听力学检查。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为47.7岁,主要特征为患者在咀嚼时发作眩晕,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出现左向水平眼震及右向水平加逆时针旋转性眼震;一例患者听力学检查示双侧高频听力下降(4、8KHZ)。两例PT正常。三例均未见自发眼震,其中两例有摇头后水平眼震。视跟踪正常。双温试验存在固视抑制,UW值在正常范围。两例患者VEMP检查显单侧o VEPM低下或不能引出,c VEMP正常。三例患者MRI:双侧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多发脑缺血灶。结论这三例患者均为前庭外周性眩晕,这三例病人临床特点类似前庭阵发症,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 眩晕 眼震 前庭阵发症状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治与评估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雪 杨洪斌 +4 位作者 任丽丽 杜一 刘兴健 杨晶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难治性BPPV)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反复发作而形成的,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相应报道也较少,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技术被用于难治性BPPV的评估。本文主要就难治性BPPV的病因、... 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难治性BPPV)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反复发作而形成的,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相应报道也较少,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技术被用于难治性BPPV的评估。本文主要就难治性BPPV的病因、临床评价、诊治及干预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 被引量:31
6
作者 Michael von Brevern Pierre Bertholon +8 位作者 Thomas Brandt Terry Fife Takao Imai Daniele Nuti David Newman-Toker 焉双梅 张欢 杨旭 吴子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5-1281,共7页
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标准,对BPPV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介绍,包括已明确的BPPV分型和新出现的、有争议的BPPV分型,反映了当前医师对BPPV的临床和病理机制的认识。可以预期,... 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标准,对BPPV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介绍,包括已明确的BPPV分型和新出现的、有争议的BPPV分型,反映了当前医师对BPPV的临床和病理机制的认识。可以预期,对BPPV的深入理解将进一步促进其分类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位置性 眼震 诊断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伴发症状的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 刘兴健 +1 位作者 杜一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初步了解不同伴发症状的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前庭功能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眩晕诊疗中心收治的91例复发性眩晕患者,按照伴发症状分为四组,偏头痛组(A组);非偏头痛的头痛组(B组);畏光和/或畏声组(C组),无... 目的初步了解不同伴发症状的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前庭功能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眩晕诊疗中心收治的91例复发性眩晕患者,按照伴发症状分为四组,偏头痛组(A组);非偏头痛的头痛组(B组);畏光和/或畏声组(C组),无头痛、无畏光-畏声组(D组)。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发前庭功能特点结果1)四组性别比例及前庭症状、诱发因素无明显差异2)偏头痛组恶心呕吐率较高为78.6%(c2=11.274,P=0.001)3)四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畏光畏声组及无头痛无畏光畏声组有较高的耳鸣患病率50%。4)四组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潜伏期延长率及振幅异常率均显著高于UW异常率及平滑跟踪异常率。5)偏头痛组及畏光畏声组2项以上前庭功能检查受损率较高。结论1)有偏头痛病史及发作时伴有畏光畏声的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自主神经反应更明显,前庭功能受损更严重。2)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尽管无明显听力受损但是会伴有有不同程度的耳鸣3)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不管伴发症状如何VEMP异常率均高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复发性眩晕 偏头痛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者钙代谢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志斌 姚光辉 +2 位作者 陶祥明 张金翠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2-856,共5页
目的比较反复发病中老年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骨密度、25-(OH)维生素D、血钙浓度差异,探讨其发病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眩晕门诊纳入标准的103例明确诊断的50岁以上女性患者... 目的比较反复发病中老年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骨密度、25-(OH)维生素D、血钙浓度差异,探讨其发病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眩晕门诊纳入标准的103例明确诊断的50岁以上女性患者,首次治愈1年内,再发(≥2次)的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年龄匹配且近1年无眩晕病史正常女性80例为对照组(B组)。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足跟骨密度,运用全自动分析仪比色法检测血钙浓度,电化学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比较各组间骨密度、血钙浓度和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结果 A组骨量减少占39.81%(41/103),骨质疏松占29.13%(30/103)高于B组骨量减少36.25%(29/80),骨质疏松16.25%(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25-(OH)维生素D(23.847±3.125 ng/ml)高于A组(17.153±2.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11,P<0.05);A组中,未绝经人数占20.39%(21/103)骨密度T(-1.738±0.923)低于绝经组(-2.392±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P<0. 05);血清25(OH)D(21.589±3.037 ng/ml)高于绝经组(16.231±2.10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4, P<0. 05);血钙浓度(2.365±0.521 mmol/L)与绝经组(2.353±0.514 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5,P>0. 05)。结论反复发病中高年女性特发性BPPV患者发病可能与骨密度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绝经后女性更易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骨密度 25-(OH)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医学发展与中国前庭医学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子明 刘博 +1 位作者 韩军良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1前庭医学的提出及其意义2022年《临床前庭医学》在国内首版,使得一直以来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眩晕与平衡障碍走向一统,使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前庭疾病”称谓正式卸下面纱,促使一门新学科从幕后走向台前[1]。在此之前,国内外虽偶有研究者... 1前庭医学的提出及其意义2022年《临床前庭医学》在国内首版,使得一直以来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眩晕与平衡障碍走向一统,使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前庭疾病”称谓正式卸下面纱,促使一门新学科从幕后走向台前[1]。在此之前,国内外虽偶有研究者提到前庭医学这一概念,但也仅限于笼统的称谓,并无相应的内涵及体系结构[2-3]。首版《临床前庭医学》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前庭医学知识体系,许多内容与Bárány协会同年在国际上首次规划的前庭医学体系不谋而合,显示学术思想的普世光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体系 前庭疾病 平衡障碍 医学知识体系 体系结构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诱发的肌源电位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任丽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2-817,共6页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在中国已经应用了近20年,但无论是检查方法,还是临床应用的,都在不断完善中。本文重点介绍该检查在前庭系统有关的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今后的走向。
关键词 cVEMP OVEMP 耳石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与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丽丽 刘兴健 +3 位作者 杜一 张素珍 杨仕明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探讨梅尼埃病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诊治要点。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并体格检查,综合应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前庭正弦谐波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以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等检查方式,为不典型梅尼埃... 目的通过对一例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探讨梅尼埃病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诊治要点。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并体格检查,综合应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前庭正弦谐波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以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等检查方式,为不典型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同时对该病例进行梅尼埃病的常规保守治疗并观察疾病转归。结果此例患者最终诊断为不典型梅尼埃病,初始症状为耳蜗型,即反复性、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无明显眩晕发作,后来病变逐渐向典型梅尼埃病转化,出现走路不稳,头昏不适,纯音测听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结果异常。按梅尼埃病保守治疗后头昏、耳鸣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梅尼埃病首发症状复杂,临床上不典型梅尼埃病着实存在,在疾病早期对其进行甄别,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减少病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不典型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前庭病的诊断标准(草案)——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的一致性意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振华 杜一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介绍了巴拉尼(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对老年性前庭病(presbyvestibulopathy,PVP)的诊断标准。PVP被定义为一种慢性前庭综合征,其特征是在双侧前庭功能轻度损伤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不稳感、步态障碍和/或反复跌倒,双侧前庭病... 本文介绍了巴拉尼(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对老年性前庭病(presbyvestibulopathy,PVP)的诊断标准。PVP被定义为一种慢性前庭综合征,其特征是在双侧前庭功能轻度损伤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不稳感、步态障碍和/或反复跌倒,双侧前庭病变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正常值和阈值之间。PVP的诊断基于病史、床旁检查和实验室评估。PVP的诊断需要满足双侧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减低,这可以通过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查VOR的高频响应、转椅试验检查VOR的中频响应及双温试验检查VOR的低频响应来证实。PVP的诊断:v-HIT水平VOR增益应大于0.6,但需小于0.8和/或在冷热水试验中所诱发的同侧最大慢相角速度总和大于6°/s,但需小于25°/s和/或转椅试验中在正弦曲线刺激下水平VOR的增益应大于0.1,但需小于0.3。以上这些标准仅仅体现了老年人前庭功能障碍应伴有的症状,PVP通常伴随着其他与年龄有关的视觉、本体感觉、和/或皮层、小脑及锥体外系的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均可导致或表现出不稳感、步态障碍和反复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障碍 委员会 老年性 诊断 标准 实验室检查结果 分类 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前庭功能定量检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振华(编译) 吴子明(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前庭功能的定量测试主要包括温度试验、颈性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转椅、甩头试验,包括床边甩头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本文目的是对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做一概述,根据儿童年龄,建议需要进行哪些前庭功能测试以及在测试中可... 前庭功能的定量测试主要包括温度试验、颈性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转椅、甩头试验,包括床边甩头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本文目的是对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做一概述,根据儿童年龄,建议需要进行哪些前庭功能测试以及在测试中可以做出怎样的修改或考虑,哪些测试方法可以作为前庭损伤的筛查措施;还将讨论相关的症状问卷用于评估头晕和前庭损伤对儿童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抱怨头晕或症状提示前庭损伤,那么前庭功能检查是必要的。对于0~2岁的儿童,可以进行转椅、颈性VEMP和vHIT检查;3~7岁儿童,vHIT、颈性和眼性VEMP都可以完成;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完成vHIT、温度试验(假如vHIT正常)、颈性和眼性VEMP。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定量检查 前庭损伤 温度试验 定量测试 视频头脉冲试验 颈性 转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活动期cVEMP与oVEMP的频率调制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柴滨 杜一 +3 位作者 陈姝嫤 任丽丽 刘兴健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5-599,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活动期颈源性前庭诱发的肌源电位(VEMPs)1000Hz和500Hz振幅比值的频率调制特点,探究VEMPs频率调制特点在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眩晕诊疗中心进... 目的 通过比较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活动期颈源性前庭诱发的肌源电位(VEMPs)1000Hz和500Hz振幅比值的频率调制特点,探究VEMPs频率调制特点在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眩晕诊疗中心进行就诊的55例单侧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完整的问诊、纯音听力评估,以及前庭功能检查(双温检查、视频头脉冲(vHIT)与VEMP检查)。分别检查500Hz与1000Hz的短纯音的VEMP,计算1000Hz与500Hz VEMPs振幅比(Frequency amplitude ratio,IFAR)。结果 MD活动期患者不同侧别的IFAR:患侧cVEMP引出率低于对侧耳且有调制现象,而oVEMP对侧易产生调制,患侧与对侧调制发生率相似。cVEMP-IFAR(患侧)和前庭双温的异常率高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结论 数据表明单侧MD活动期患者的VEMP具有调制现象,该特征可在证明球囊内淋巴积水、观察MD进展或治疗阶段的积水变化以及临床分型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MP cVEMP 梅尼埃病 调制 活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应用在中国15年 被引量:31
15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5,共4页
近10年,前庭功能检查有一定进步,其中之一即前庭肌源性电位的逐渐成熟并在临床应用。本文总结这一领域在国内近15年的发展历程,总结这一方法目前的应用情况成绩,同时也指出该方法的不足,以促进国内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源性 眼源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体位限制治疗首诊未痊愈水平半规管管石症疗效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志斌 张金翠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体位限制联合Barbecue复位法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首诊2~3次手法复位治疗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按门诊就诊卡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A组为Barbecue复位... 目的观察改良体位限制联合Barbecue复位法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首诊2~3次手法复位治疗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按门诊就诊卡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A组为Barbecue复位法+改良体位限制治疗组,嘱患者睡眠时双枕(头与床面有30°角)平卧和健侧卧位交替。B组为单纯Barbecue治疗组,3天及1周后门诊复查,观察2组疗效,并记录治疗后的伴随症状。结果 A组3天及1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6.97%,伴随症状分别为19例和9例;B组3天及1周的有效率分别为71.88%和93.75%,伴随症状分别为21例和11例。2组3天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周的治疗效果及伴随症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限制是一种治疗首诊未痊愈HC-BPPV管石症的有效方法,收效快,疗效可靠,可作为首诊未痊愈的HC-BPPV管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的补充治疗,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可正常体位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arbecue复位法 水平半规管 管石症 体位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体位限制对首诊未痊愈水平半规管管石症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志斌 张金翠 +1 位作者 陶祥明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改良体位限制(modified position restriction,MPR)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80例首诊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未痊... 目的观察联合改良体位限制(modified position restriction,MPR)治疗首诊手法复位未痊愈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80例首诊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将CRP单独治疗的患者分为CRP组,CRP联合MPR治疗的患者分为CRP+MPR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眼震消失时间,DHI、VAS评分及残余头晕时间。结果CRP+MPR组复位后Roll test达到眼震阴性结果平均时间为3.24±1.56天,较CRP组4.07±1.37天短(t=2.45,P=0.017),CRP+MPR组治疗过程中总体舒适度VAS评分及DHI评分分别为4.07±1.37和14.79±6.62,低于CRP组4.92±1.38和18.44±6.7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2.45,t=2.36,P<0.05);CRP+MPR组治疗后残余头晕持续平均10.98±4.21天,与CRP组11.51±5.15天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MPR可缩短首诊未痊愈HC-BPPV管石症患者的疗程,提高患者总体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生活质量 眩晕残障量表 视觉模拟量表 体位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