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托洛尔对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文谦 韩春光 +4 位作者 赵月香 王琼 朱平 杨庭树 刘永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2-1133,1137,共3页
目的观察受体阻滞剂对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岁以上慢性心衰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美托洛尔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共8周。治疗前后行心脏超... 目的观察受体阻滞剂对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岁以上慢性心衰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美托洛尔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共8周。治疗前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分别抽取外周血2m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检测GRK2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美托洛尔组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经美托洛尔短期治疗后,虽未改善心脏射血分数等指标,但明显降低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衰 美托洛尔 GR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肌胶原纤维的病理改变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关连颖 李小鹰 +1 位作者 刘兴德 李书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的病理改变特点。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1954年3月~2001年2月的3520例连续尸体解剖标本中,选取年龄≥65岁的126例的心脏标本,并依据诊断分为高血压组101例,其中LVH 0级15例,LVHⅠ级36例...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的病理改变特点。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1954年3月~2001年2月的3520例连续尸体解剖标本中,选取年龄≥65岁的126例的心脏标本,并依据诊断分为高血压组101例,其中LVH 0级15例,LVHⅠ级36例,LVHⅡ级28例,LVHⅢ级22例;对照组25例,对2组标本进行HE、苦味酸天狼星红和Ⅰ、Ⅲ型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运用光镜和偏振光观察胶原纤维的分布特点,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计算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Ⅰ型CVF和Ⅲ型CVF及Ⅰ型/Ⅲ型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LVH 0级心肌胶原纤维无明显改变(P>0.05);与LVH 0级比较,高血压组LVHⅠ级患者心肌CVF、Ⅰ型CVF显著增高(P<0.01),而Ⅲ型CVF、Ⅰ型/Ⅲ型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高血压组LVHⅡ级和LVHⅢ级患者心肌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随着高血压LVH程度的加重,Ⅰ型CVF明显升高,提示舒张功能受损愈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胶原Ⅰ型 胶原Ⅲ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外周血管疾病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鹰 辛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osclerotic disease,PA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进行性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缺血性痉挛甚至坏死的疾病。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主要由次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越来越多的... 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osclerotic disease,PA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进行性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缺血性痉挛甚至坏死的疾病。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主要由次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外周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更要强调个体化——2011年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小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66-69,共4页
《ACCF/AHA 2011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是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1年发表的老年高血压诊治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规范老龄化社会下多病共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高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我国2011年更新... 《ACCF/AHA 2011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是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11年发表的老年高血压诊治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规范老龄化社会下多病共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高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我国2011年更新版的《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也参考了这个共识。本文重点就其诊治目标和药物治疗原则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浆网Ca^2+-ATP酶过表达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辛伟 李小鹰 +2 位作者 鲁晓春 牛堃 蔡吉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研究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HF)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使用Ameroid缩窄环束扎小型猪前降支起始段,4周后行超声心动和血流动力学检查确认心功能下降,放免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TNF-α、I... 目的研究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HF)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使用Ameroid缩窄环束扎小型猪前降支起始段,4周后行超声心动和血流动力学检查确认心功能下降,放免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神经体液因子(BNP、AngII、ET-1)的变化。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F组、HF+EGFP组、HF+SERCA2a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各4只。HF+EGFP组和HF+SERCA2a组再次开胸,心肌组织内注射包含报告基因的rAAV1-EGFP和包含靶基因的rAAV1-SERCA2a各1ml(1×1012v.g/ml)。基因转导60d后,处死各组动物,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ERCA2a在心肌中的表达情况;超声心动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转导SERCA2a对心功能的影响,并用放免法检测上述炎性因子和神经体液因子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HF模型12只,Ameroid环植入4周后,超声心动和血流动力学数据提示模型组心脏舒缩功能显著下降(P<0.05),并伴有外周血上述炎性因子和神经体液因子的激活。基因转导后60d,SERCA2a蛋白在HF+SERCA2a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F及HF+EGFP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心功能参数LVEF、Ev/Av、±dp/dtmax较HF及HF+EGFP组显著增高(P<0.05),并伴随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体液因子浓度的明显下降(P<0.05),提示心功能好转,心衰严重程度下降。结论过表达SERCA2a可改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可能成为慢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治疗的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因疗法 钙转运ATP酶类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血压计与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踝肱指数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敏燕 田慧 +3 位作者 李春霖 闫双通 李小鹰 丁一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评价电子血压计测量踝肱指数(ABI)对评估老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价值。方法分别用电子血压计、多普勒超声仪测定59位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上下肢血压,计算ABI(ABI=踝动脉压/肱动脉压),评价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AD的价值,并对台式血... 目的评价电子血压计测量踝肱指数(ABI)对评估老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价值。方法分别用电子血压计、多普勒超声仪测定59位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上下肢血压,计算ABI(ABI=踝动脉压/肱动脉压),评价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AD的价值,并对台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肱动脉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四肢血压、计算AB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关性好;与多普勒法比较,电子血压计法诊断PAD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96.73%,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96.73%,诊断符合率为93.86%。电子血压计与台式血压计测定肱动脉血压值相关性好(r=0.988)。结论电子血压计测量ABI简单可行、准确,可常规用于临床进行PAD患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多普勒超声 电子血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109例抗栓治疗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文谦 郭豫涛 +1 位作者 张璐 朱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治疗情况,探讨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策略、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109例,按年龄分为3组:70~79岁组(22例),80~89岁组(70例),90岁以上组(17例),回顾性分析治疗疗效...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治疗情况,探讨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策略、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109例,按年龄分为3组:70~79岁组(22例),80~89岁组(70例),90岁以上组(17例),回顾性分析治疗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抗栓治疗81例。单用阿司匹林30例,单用氯吡格雷34例,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11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例。70~79岁组抗血小板治疗20例(90.9%),抗凝治疗1例(4.5%);80~89岁组抗血小板治疗43例(61.4%),抗凝治疗4例(5.7%);90岁以上组抗血小板治疗12例(70.6%),抗凝治疗1例(5.9%)。房颤并存肿瘤者24例(22.0%)。既往发牛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性胃炎或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又发生过深静脉血栓或腔隙性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10例(9.2%)。抗血小板治疗中发牛深静脉栓塞、心房血栓等患者4例(5.3%),治疗后发生胃肠道出血者2例(2.7%),抗凝治疗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恼出血者各1例(33.3%)。结论高龄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不充分,且存在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导致了高血栓危险和高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老年人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玉 张磊 +1 位作者 苑秀芳 李小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23-27,共5页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指标,与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内膜中层厚度 传统危险因素 CIMT CAROTID INTIMA 病理作用 心血管事件 颈内动脉 血管疾病 粥样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小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3,共3页
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在2010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心率升高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靶点,减慢心率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SHIFT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可以改善轻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EMPHASIS-HF研究);重组脑... 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在2010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心率升高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靶点,减慢心率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SHIFT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可以改善轻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EMPHASIS-HF研究);重组脑钠肽奈西立肽仅能中度改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症状(ASCEND-HF研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改善生存率(RAF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年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米亚非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0-571,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新指南,新在哪里?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小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67-68,共2页
2011年5月15日,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这是由我国近百位专家在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最新指南集体讨论和改写,经过2年的磨砺与雕琢,终于完成了最新&... 2011年5月15日,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这是由我国近百位专家在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最新指南集体讨论和改写,经过2年的磨砺与雕琢,终于完成了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今后中国高血压防治的指导性文件。新指南新在哪里?本文将从10个方面简要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防治 继发性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 电子血压计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辛伟 李小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基石,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已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心、脑及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规范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降约25%。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心脑血管疾病 小剂量阿司匹林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性疾病 缺血性疾病 心血管事件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I运动实验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13
作者 张红 李小鹰 +2 位作者 罗学胜 石亚君 卢喜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1-1952,共2页
关键词 运动实验 粥样硬化 ABI 下肢动脉 临床诊断 早期病变 运动平板试验 踝臂指数 超声结果 阳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右心室起搏心力衰竭犬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周声安 史扬 +3 位作者 李小鹰 吴立荣 米亚非 付治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应用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制备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分析模型相应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变化。方法选择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起搏组(7只)和对照组(5只),起搏组采用230 ppm的频率快速右心室起搏4周,之后改用180 ppm的频率维... 目的应用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制备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分析模型相应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变化。方法选择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起搏组(7只)和对照组(5只),起搏组采用230 ppm的频率快速右心室起搏4周,之后改用180 ppm的频率维持右心室起搏4周。对照组正常喂养不处理,4周后测量相应指标。起搏组起搏前、起搏1、8周后,分别行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之后处死取心脏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和同组起搏前比较,起搏组犬起搏4、8周后,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应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各心腔内径均变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心导管示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增加,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经过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方法,可以产生相对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动描记术 每搏输出量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