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造影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扬 范利 +1 位作者 杜洛山 吴雪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将 2 0 0 0年以来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 6 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 15 2例 ,分为两组 ,高龄老年组 (≥ 75岁 )与普通老年组 (<75岁 )。比较... 目的 观察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将 2 0 0 0年以来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 6 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 15 2例 ,分为两组 ,高龄老年组 (≥ 75岁 )与普通老年组 (<75岁 )。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室壁运动情况 ,并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结果 高龄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左主干病变为主 ,而且侧支循环较丰富 ,与普通老年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多元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及心肌梗死病程和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高龄老年组患者以左主干病变为主 ,且侧支循环较丰富。高血压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 影像学特征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丽 常润英 +2 位作者 李小鹰 王新明 李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2 4h室性早搏总数 (VPCs)、Lown’s分级、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及 2 4h发作次数。结果 A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室性早搏 :75 %比 5 4% ,Lown’s 3~ 4级 :2 6 %比 4%。A组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 ,缺血持续时间长 (5 0 %比 15 % ,P <0 .0 5 )。所有缺血发作均为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结论 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LVH 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富钾饮食对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排便困难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鑫 李帼英 +1 位作者 舒婧 孙俊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补充富钾食物预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排便困难的有效性。方法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每日补充橙汁400 ml(含K+600 mg),对照组每日补充白开水400 ml。记录两组7 d内排便情况。结果干预后... 目的探讨补充富钾食物预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排便困难的有效性。方法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每日补充橙汁400 ml(含K+600 mg),对照组每日补充白开水400 ml。记录两组7 d内排便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排便伴随症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富钾食物能够减少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排便困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便秘 老年人 营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循环微血管病变与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脏事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鹰 李蕊 +2 位作者 于雯 樊瑾 石怀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冠脉循环微血管病理改变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 195 4~1996年间连续尸检 3195例的心脏标本中选取≥ 6 0岁 ,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高血压患者共 15 8例 (高血压 71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6 2例 ...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冠脉循环微血管病理改变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 195 4~1996年间连续尸检 3195例的心脏标本中选取≥ 6 0岁 ,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高血压患者共 15 8例 (高血压 71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6 2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 2 5例 )进行下列测定 :(1)左室肥厚 (LVH)分级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AS)狭窄分级 ;(3)主动脉粥样硬化 (AAS)分级 ;(4)心肌微动脉密度 :直径 10~ 6 0 μm有内弹力板的心肌微动脉数 ;(5 )心肌微动脉壁腔比值 ;(6 )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及其内皮细胞面积。结果 本组病理资料Logistic分析证实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 ,按相关程度高低依次为心肌微动脉壁腔比值 (r =0 .1783,P=0 .0 0 5 5 ,OR=12 .72 0 4) ,CAS (r=0 .1738,P =0 .0 0 6 4,OR=2 .340 9) 及心肌微动脉密度 (r=- 0 .12 2 3,P=0 .0 30 4,OR =0 .6 10 1)。结论 冠脉循环微动脉病变程度及CAS程度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毛细血管通透性 休克 LVH 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包积液患者病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鲁晓春 李世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心包积液患者随年龄增大其病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450例确诊为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非老年(0~59岁)组,老年(60~79岁)组和高龄老年(80岁以上)组,建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结... 目的了解老年心包积液患者随年龄增大其病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450例确诊为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非老年(0~59岁)组,老年(60~79岁)组和高龄老年(80岁以上)组,建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包积液病因构成也发生着变化.所有患者前6位的基础病因为肿瘤(22.22%)、结核(19.11%)、心力衰竭(16.44%)、肾功能不全(8.22%)、非特异性心包炎(8%)和心脏术后并发症(7.78%),老年组是肿瘤(23.5%)、心力衰竭(19.13%)、结核(14.75%)、非特异性心包炎(11.48%)、肺部感染(8.74%)和肾功能不全(6.01%),高龄老年组心包积液病因构成相对集中,前4位的病因是心力衰竭(34.62%)、肺部感染(19.23%)、肿瘤(15.38%)、肾功能衰竭(15.38%).结论心包积液的病因随患者年龄老化,肿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结核则呈下降走势.在高龄老人,心肺功能异常导致心包积液已经接近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年龄因素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东亚 李小鹰 +3 位作者 史扬 朱平 叶平 盖鲁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救治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 8F、9F容量 40ml的反搏导管紧急经皮穿刺 ,治疗 5例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结果  4例有效 ,1例好转。结论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通...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救治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 8F、9F容量 40ml的反搏导管紧急经皮穿刺 ,治疗 5例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结果  4例有效 ,1例好转。结论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通过有效的心脏辅助作用 ,对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有迅速提高血压、消除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左心衰竭 心源性休克 老年人 IA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在两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工 盖鲁粤 +5 位作者 叶平 王东亚 史扬 刘亮 王从容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构成比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岩 李小鹰 刘德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住院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 ,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0年来我院确诊为CHF的住院并且出院时尚存活的患者 70 4例 ,并对老年前期 (4 5~ 5 9岁 ) ,老年期(6 0~ 74岁 )和高龄...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住院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 ,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0年来我院确诊为CHF的住院并且出院时尚存活的患者 70 4例 ,并对老年前期 (4 5~ 5 9岁 ) ,老年期(6 0~ 74岁 )和高龄期 (≥ 75岁 ) 3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 6 0岁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占 2 0 .3% (87 4 2 8) ;在 3组的比率随年龄增高分别为 6 .2 % ,18.7%和 2 3.4 % (P <0 .0 1) ;在两种病因所致的老年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为 2 7.5 % ,在 3组中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分别为 11.4 % ,2 3.0 %和 38.5 % ;在两种以上多病因所致的CHF患者中上述比率为 15 .9% (4 9 30 9) ,3组的比率依次为 9.5 % ,11.6 %和 4 2 .9%。结论 老年CHF住院非死亡患者随年龄的增长 ,合并糖尿病的比率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糖尿病 住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利 何奇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 10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新观点 ,其中以静脉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制剂、β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以直接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置入支架为代表的介入治疗及基因疗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可行性的探讨
10
作者 苏文华 李红 +7 位作者 霍霞 陈凯 韩丽 史艳丽 许行 万雪英 申琳 王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塞 康复 AMI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二例
11
作者 曹剑 尚延忠 +2 位作者 范利 李小鹰 苏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老年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在老年血脂异常人群中的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74
12
作者 李小鹰 王洁 +2 位作者 王全义 刘德新 范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了解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 (PAOD)在老年血脂异常人群中的现患率。方法 北京市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 2 0 4 11位中 ,以家委会为单位 ,整群随机抽样抽得 2 12 4例。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以踝肱动脉压力指数(Ankle Armindex ,AAI)... 目的 了解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 (PAOD)在老年血脂异常人群中的现患率。方法 北京市万寿路地区老年居民 2 0 4 11位中 ,以家委会为单位 ,整群随机抽样抽得 2 12 4例。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以踝肱动脉压力指数(Ankle Armindex ,AAI)≤ 0 .9为标准 ;对血脂异常的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成人治疗第三次报告(ATPⅢ )提供的参考标准即满足下列 4条之一者为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甘油三酯 (TG)≥ 2 .2 6mmol L ,总胆固醇(TC)≥ 5 .72mmol 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3.6 4mmol 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1.0 4mmol L。结果 血脂异常患者为 10 71例 ,男 4 10例 ,女性 6 6 1例 ,年龄 6 0~ 92 (6 8.3± 5 .4 )岁 ,现患率为 5 0 .4 2 % ;其中PAOD 184例 ,现患率为17.18% ,男 6 0例 ,女 12 4例 ;PAOD在各类血脂异常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 :高TG血症 14 .12 % ;高LDL血症10 .10 % ;高TC血症 15 .94 % ;低HDL血症 19.6 5 % ;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 19.18% ;高血压患者 14 .98% ;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患者 19.4 76 % ;糖尿病患者 15 .38% ;高龄血脂异常患者 4 2 .86 %。结论 HDL降低是PAOD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各型血脂异常对PAOD现患率的影响没有差异 ;血脂异常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将明显增加PAOD的现患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现患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体外对大鼠心肌肥大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伍仕敏 叶平 +3 位作者 周新 王琼 罗成华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 (TZD)类药物吡格列酮在体外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新生大鼠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建立体外心肌肥大模型 ,并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细胞。采用RT PCR法检测心肌肥大...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 (TZD)类药物吡格列酮在体外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新生大鼠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建立体外心肌肥大模型 ,并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细胞。采用RT PCR法检测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 (ANP)和脑钠肽(BNP)的mRNA表达 ,以MTT比色法和3 H TdR参入实验检测非心肌细胞增殖情况 ,以3 H 亮氨酸参入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 ,并用软件分析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 肥大模型出现后 ,心肌细胞表面积、ANP和BNP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合成速率增加 ;非心肌细胞增殖活跃 ,但ANP和BNP的mRNA表达没有变化。吡格列酮可以逆转这些变化 ,同时下调非心肌细胞的ANP和BNP的mRNA表达 ,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吡格列酮体外对大鼠心肌肥大有改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心肌肥大 ANP 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冰坡 范利 +2 位作者 李小鹰 曹剑 刘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方法 ,将 5 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普罗布考治疗组 33例 ,服用普罗布考 0 .5g,2次 /d ,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方法 ,将 5 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普罗布考治疗组 33例 ,服用普罗布考 0 .5g,2次 /d ,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10 0mg ,1次 d ;常规治疗组 2 1例 ,仅服用阿司匹林 10 0mg,1次 d ,疗程均为 12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治疗前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治疗前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 (NMD)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2 )治疗后 ,普罗布考治疗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降低 ;(3)治疗后 ,普罗布考治疗组FMD明显增加 ,而NMD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1)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降低 ;(2 )普罗布考能够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内皮功能 ,并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3)普罗布考引起的HDL降低并不影响其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可 动脉硬化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内皮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无创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曹剑 李小鹰 +1 位作者 赵沙沙 刘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flow mediateddilation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itroglycerin mediateddi lation,...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flow mediateddilation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itroglycerin mediateddi lation,NMD)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 33例已确诊为PAOD的老年患者肱动脉FMD及NMD ,并分别与 40例健康老年人及 3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非PAO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PAOD患者FMD及N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肱动脉基础内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FMD呈负相关 ;FMD与NMD呈正相关 ,肱动脉基础内径与NMD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PAOD患者FMD及NMD均受损 ;肱动脉基础内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是FMD独立的预测因子 ;而FMD及肱动脉基础内径与NM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浆网Ca^2+-ATP酶基因转导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治卿 李小鹰 +3 位作者 刘涛 米亚非 周声安 叶卫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心力衰竭组11只。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心力...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心力衰竭组11只。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4只、心力衰竭+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4只、心力衰竭+SERCA2a组5只(其中1只在开胸后死亡)。接受基因导入的心力衰竭犬行开胸术,分别向心肌内注射携带EGFP和SERCA2a基因的rAAV载体。于基因转导30d时停止起搏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基因转导30d时,心力衰竭+SERCA2a组犬的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力衰竭+EGFP组相比有显著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转导SERCA2a的犬LVSP、+dp/dtmax和-dp/dtmax明显升高,平均值较EGFP组分别增加54.12%[(214.72±31.74)mmHgvs(139.32±36.79)mmHg]、146.81%[(6779.43±217.58)mmHg/svs(2746.85±931.23)mmHg/s]和71.52%[(-4341.42±322.02)mmHg/svs(-2531.14±616.15mmHg/s)],LVEDP则降低了63.43%[(21.86±6.95)mmHgvs(59.78±6.92)mmHg],所有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心力衰竭+EGFP组犬心肌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弥漫绿色荧光。结论:以rAAV为载体介导SERCA2a基因转导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1种有前景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肌浆网 CA^2+ 转运ATP酶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剑 李小鹰 +2 位作者 范利 朱冰坡 刘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6例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组)...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6例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组)患者以及49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LEASD(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同时采用硝酸盐镉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以硝酸盐浓度表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健康老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均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P<0.05),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的FMD和NMD亦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P<0.05);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ET却显著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NO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肱动脉FMD及NMD均受损;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平 陈保生 王士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共6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研究了103例冠心病人和100例正常人apoB基因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在203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2种等位基因(3'β29─51)。其中以3'β37等位基因最为常见,其次为3'β39。等...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研究了103例冠心病人和100例正常人apoB基因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在203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2种等位基因(3'β29─51)。其中以3'β37等位基因最为常见,其次为3'β39。等位基因分布的主要形式与来自不同种族的报告基本相似,但等位基因相对频率分布有种族差异。冠心病组中串联重复拷贝数目≥39的等位基因(3'VNTR─B)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同样,冠心病组中3'β43以上的等位基因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此外,3'VNTR-B等位基因还与血浆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有关。提示,apoB基因VNTR多态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载脂蛋白B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动脉压力指数对老年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平 王岩 +1 位作者 李小鹰 樊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趾动脉压力指数 (toepressureindex ,TPI )对下肢动脉硬化症 (lowextremityatherosclerosisdisease ,LEAS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6 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病患者 6 5例 ,年龄 6 0~ 93(76 .5 7±... 目的 探讨趾动脉压力指数 (toepressureindex ,TPI )对下肢动脉硬化症 (lowextremityatherosclerosisdisease ,LEAS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6 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病患者 6 5例 ,年龄 6 0~ 93(76 .5 7± 5 .89)岁 ,其中LEASD患者 38例 ,无LEASD患者 2 7例 ,对所有患者行肱动脉压及趾动脉压测量 ,分别计算TPI。结果  (1)LEASD组患者的TPI值明显低于无LEASD组 ;(2 )与超声多普勒诊断结果比较 ,随着TPI取值的下降 ,诊断LEASD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特异性逐渐下降 ;(3)诊断符合率以TPI≤ 0 .6 0时为最好。结论 TPI≤ 0 .6 0时高度提示有LEASD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外周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惠海鹏 李小鹰 +3 位作者 刘秀华 鲁晓春 孙胜 刘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经腹...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短期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生理盐水、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携带SERCA2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导入CHF组、CHF+eGFP组和CHF+SERCA2a组大鼠心脏。于导入后10天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内转导入SERCA2a基因10天后,CHF+eGFP组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较CHF组大鼠明显增加(SERCA2a蛋白表达增加80.7%,活性增加89.9%),但低于对照组大鼠蛋白表达水平(约为对照组的67.6%)和活性水平(约为对照组的77.7%);大鼠的心脏功能随着SERCA2a功能的增强而改善,左室收缩压峰值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已达到对照组水平,左室舒张末压力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虽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但较CHF组明显改善。结论CHF大鼠心脏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较对照大鼠明显下降;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短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 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