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社区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代谢综合征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淼 何耀 +5 位作者 姜斌 吴蕾 王建华 杨姗姗 王义艳 李小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与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 MetS)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与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 MetS)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MetS诊断采用2009年国际统一标准。结果:共纳入2102名(其中男性848名,女1254名)社区老年人,年龄60~95(67.9±5.8)岁。 MetS患病率为59.1%,其中男性为50.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为65.2%(P<0.001)。 baPWV 8.2~45.6(20.0±4.4) m/s,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加(P<0.001)。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baPWV与体重指数(r=0.076,P=0.037)、收缩压(r=0.380,P<0.001)、舒张压(r=0.276,P<0.001)、甘油三酯(r=0.040,P=0.046)、空腹血糖(r=0.140,P<0.001)、餐后2小时血糖(r=0.121,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0.128,P=0.048)。女性人群中, MetS的患病率、MetS组分数目随着baPWV数值增高逐步增加(趋势χ2检验P<0.05),而男性人群中增加趋势不显著。将baPWV水平按照四分位数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baPWV数值最低的一组作为参照组,第2组、第3组和最高组对MetS的OR值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分别为1.22(95%CI 0.83~1.79)、1.32(95%CI 0.90~1.93)、1.46(95%CI 1.00~2.14)和1.28(95%CI 0.93~1.77)、1.55(95%CI 1.12~2.16)、1.86(95%CI 1.32~2.61),趋势χ2检验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群baPWV水平与MetS显著相关,尤其在女性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代谢综合征 横断面研究 老年人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老年男性保健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金宏 吴海云 +1 位作者 何耀 秦银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7-799,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老年男性保健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的发病预测模型。方法以某保健医院所有老年男性保健对象2003年5月的体检资料为基线数据,剔除基线前已患有ICVD者。收集历年住院资料... 目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老年男性保健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的发病预测模型。方法以某保健医院所有老年男性保健对象2003年5月的体检资料为基线数据,剔除基线前已患有ICVD者。收集历年住院资料、问卷调查资料、电话回访资料,观察截止到2010年10月的ICVD发病及死亡情况。按照4∶1的比例将基线人群划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利用MATLAB 7.0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训练组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测试组加以验证,并与传统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判别能力、群体水平的预测能力方面优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疾病预测,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并且对资料的类型、分布不作任何要求,是一种较好的疾病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保健人群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红 胡亚卓 +6 位作者 詹志伟 牟小芬 裴育 吴青 孟秀梅 崔志辉 陶国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Fok1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66例对照者和26例骨质疏松患者的VDR基因Fok1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F...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Fok1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66例对照者和26例骨质疏松患者的VDR基因Fok1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Fok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Fok1多态性FF、Ff、ff基因型分别为42.42%、42.42%、15%;骨质疏松组分别为15.38%、50%、34.62%,两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2.078,P=0.002)。结论就目前调查例数而言,正常老年男性的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Fok1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起始密码子 遗传多态性 骨质疏松 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战略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建国 刘开泰 +18 位作者 陈博文 贾光 邵瑞太 尹德卢 殷继永 薛冬梅 胡贵平 马军 孙长颢 何燕玲 何耀 李丽萍如 杨克敌 梁鸿 郭有德 温春梅 阚飙 武阳丰 戴政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以及危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已不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卫生方针和政策、公共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以及危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已不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求。未来的卫生方针和政策、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能否及时调整以应对这些变化和需求,是摆在我国卫生决策者面前的重大挑战。探讨建立适应实际需求的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战略、战术和相关政策,从而实现有效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取最大的健康保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疾病预防与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危险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老年人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耀 黄久仪 +5 位作者 倪彬 石丘玲 张芳 万志恒 林大庆 李良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前瞻性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居西安市 2 2个军队干休所的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 12 6 8人。 1987年基线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吸烟、饮酒... 目的 前瞻性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居西安市 2 2个军队干休所的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 12 6 8人。 1987年基线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吸烟、饮酒、既往病史等。终点指标为全死因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结果 基线时 ,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18%。随访至 1999年 11月 ,共观察 14 16 3人年 ,死亡 30 4人 (其中冠心病 5 2人、脑卒中 38人 ) ;调整死亡率 (每 10万人年 ) :全死因 2 14 6 ,冠心病 36 7,脑卒中 2 6 8。调整了年龄、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吸烟、饮酒等主要危险因素后 ,基线收缩压水平、既往高血压病史是影响该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及总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军队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和脑血管病死亡率低于一般同龄人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研究 老年 血压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老年人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1比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赛晓勇 何耀 闫永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中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46例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将17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173例非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对照按年龄相差不到1岁、...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中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46例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将17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173例非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对照按年龄相差不到1岁、性别和职级相同匹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腰臀比0.953±0.049,对照组0.926±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比较,A型血、O型血和AB型血的OR=0.246(95%CI:0.129~0.467)、OR=0.355(95%CI:0.196~0.644)和OR=0.237(95%CI:0.116~0.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收缩压、TC、TG、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与腰臀比〈0.95者比较,≥0.95者的OR=2.667(95%CI:1.675~4.245),与B型血比较,A型血、O型血和AB型血的OR=0.221(95%CI:0.112~0.434)、OR=0.359(95%CI:0.193~0.670)和OR=0.217(95%CI:0.103~0.456)。结论在该调查人群中血型可能与脑卒中患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老年医疗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山 吴海云 +5 位作者 董军 范利 何昆仑 李书章 何耀 秦银河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7期63-64,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医疗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国外老年医疗质量评价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提出应尽快在我国建立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老年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持续质量改进策略,以满足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关键词 医疗质量指标 评价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新世纪老龄社会对老年医学的挑战 被引量:28
8
作者 陶国枢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
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 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外,对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等,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新药开发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的是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三级预防”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健康老龄化”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基因 氧自由基 端粒学说 老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陶国枢 吴青 +1 位作者 张京立 刘晓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8,共3页
本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诊断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美国Lunar公司DPX-L型双能X线BMD测定仪,随机对北京市60~94岁734名老年人进行BMD测定,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2.5SD作... 本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诊断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美国Lunar公司DPX-L型双能X线BMD测定仪,随机对北京市60~94岁734名老年人进行BMD测定,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减低2.5SD较减低2.5SD所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1倍左右,如以Ward’s三角为例,男性60~69、70~79及80岁以上组,以减低2.0SD为诊断标准,其患病率各为25.5%、47.6%及48.2%;若以减低2.5SD为诊断标准其患病率则下降为10.6%、19.0%及23.2%,两者相差1倍以上。结论:若以减低2.5SD为诊断标准很可能造成一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被误诊、漏诊。鉴于国人BMD峰值较白人低0.5SD左右,应以峰值减低2.0SD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 诊断标准 BMD 老年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 老年人 L型 左右 骨密度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种民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红红 陶国枢 +6 位作者 高宇红 刘建伟 吴青 牟小芬 胡亚卓 陈瑞英 冷兴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骨密度和骨量密切相关。但是它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的分布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对我... 目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骨密度和骨量密切相关。但是它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的分布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对我国179名汉族、122名维吾尔族、63名哈萨克族和112名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的VDR基因型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69·67%、38·1%和50%,上述四种民族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1%、6·35%和4·46%,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哈萨克族与欧美人种比较,VDR基因型相差不显著。结论我国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这种种族差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遗传多态性 汉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1380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陶国枢 陈丰 +6 位作者 刘晓玲 季晓莉 林娜 张彬 吴青 彭春涛 王孝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8-340,共3页
本文对北京市某大学、机关及军队干休所138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工具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流行病学组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及评价标准。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及因子... 本文对北京市某大学、机关及军队干休所138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工具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流行病学组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及评价标准。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及因子分析证明,经济因子、心理因子和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合计贡献总变量为90%以上,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LOGISTIC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AP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及M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旭 韩志涛 +3 位作者 刘宪霜 王鲁宁 房征宇 李文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 观察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 (PACAP)对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元损伤和M受体 (mAChR)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血管结扎法 (4 VO)建立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复合伤模型 ,侧脑室注射PACAP38(5 0nmol·kg-1 ) ,用HE染色和T... 目的 观察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 (PACAP)对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元损伤和M受体 (mAChR)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血管结扎法 (4 VO)建立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复合伤模型 ,侧脑室注射PACAP38(5 0nmol·kg-1 ) ,用HE染色和TUNEL标记法计数皮层和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和凋亡神经元数目 ,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和饱和结合实验检测皮层和海马mAChR的3 H QNB特异结合量和结合参数。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d 3后 ,皮层和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显著减少、凋亡神经元数显著增加 (P<0 0 1 ) ,海马 (P <0 0 1 )和皮层 (P <0 0 5 ) 3 H QNB的特异结合量减低 ,最大结合容量 (Bmax)显著下降 (P <0 0 1 ) ,但亲和力 (Kd)不变。PACAP组皮层和海马CA1区缺血损伤神经元和凋亡神经元数目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3 H QNB的特异结合量和Bmax提高 (P <0 0 5 ) ,Kd 值不变。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元损伤、凋亡和缺失可能是导致mAChR活性降低、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PACAP具有抗脑缺血所致神经元损伤、保护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 脑缺血 凋亡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淼 何耀 +8 位作者 张迪 杨鸿兵 吴蕾 王建华 陈静 王义艳 曾静 姚尧 郭美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应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在北京市农村社区分析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4年5~10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30个行政村/居委会符合条件的2122例常住老年人,采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对该... 目的应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在北京市农村社区分析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4年5~10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30个行政村/居委会符合条件的2122例常住老年人,采用《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对该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慢性病发生情况,以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为慢性病分析指标。最终纳入1836例,合格率86.5%,年龄60~92(69.4±6.8)岁,其中男性713例,女性1123例。结果女性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64.1%vs 35.9%,P=0.000),总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为慢性疼痛,高达23.9%。女性患有≥2种老年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男性(19.2%vs 10.5%,P〈0.01)。通过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入选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4.9%、13.2%和29.1%。51.3%老年人患有老年综合征。结论通过开展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能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检出率,发现重要的老年综合征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健康状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4
作者 黄凯 杨新波 黄正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46-1048,共3页
金丝桃苷是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抗氧化,保护心肌、肝脏作用,还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潜在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丝桃苷 镇痛作用 抗氧化作用 保肝作用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曾静 何耀 +5 位作者 刘淼 吴蕾 杨姗姗 王建华 王义艳 张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95岁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随机整群抽取2102例常驻老年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将年龄划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95岁3个年龄段进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 目的调查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95岁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随机整群抽取2102例常驻老年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将年龄划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95岁3个年龄段进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性别间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2102例老年人中,总的血脂异常、高TC、高LDL-C、低HDL-C和高TG患病率分别为38.9%、17.3%、14.0%、14.4%和17.8%。男性各年龄段的低HDL-C患病率高于女性,高TC、高LDL-C患病率均低于女性(P〈0.05)。此外,仅男性高TG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整体呈下降趋势(P=0.03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091,95%CI:1.033~1.153,P=0.002)、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4,P=0.000)和腰围(OR=1.026,95%CI:1.014~1.037,P=0.000)为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血脂异常存在性别差异,亟待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健康状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汉族人骨钙素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红红 陶国枢 +2 位作者 刘建伟 吴青 胡亚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 骨钙素 (OC)基因是骨代谢遗传基础的侯选基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OC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与骨质疏松 (O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银染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 85例正常对照者和 1 2例骨质疏松症的... 目的 骨钙素 (OC)基因是骨代谢遗传基础的侯选基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OC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与骨质疏松 (O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银染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 85例正常对照者和 1 2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OC基因进行分型 ,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汉族正常对照组OC基因hh ,Hh ,HH基因型分别为 61 1 8% ,35 2 9% ,3 53 % ,等位基因频率H型和h型分别为 0 2 1 1 8和 0 7882 ,与骨质疏松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比数比分析 ,骨密度 (BMD)较低的HH基因型OP的相对危险度是BMD较高的hh型的 3 47倍 ,是Hh型的 1 73倍。结论 就目前调查例数而言 ,中国汉族人OC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 ,但是 ,HH基因型有较高的OP发病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 骨钙素 基因型 骨质疏松 聚合酶链反应 中国 OP PCR-RFLP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姗姗 王建华 +7 位作者 何耀 王义艳 吴蕾 刘淼 曾静 姚尧 姜斌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及其4个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思路,纳入受试者2080例,其中脑卒中组241例,非脑卒中组1839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及其4个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思路,纳入受试者2080例,其中脑卒中组241例,非脑卒中组1839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锻炼情况以发现血脂异常及其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效应。结果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年龄、吸烟情况和锻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校正前血脂异常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13倍(95%CI:0.86~1.47,P=0.391);高TG血症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51倍(95%CI:1.15~2.00,P=0.004)。女性老年人群中,高TG血症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脂正常者的1.78倍(95%CI:1.24~2.55,P=0.002)。多因素校正后,与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比较,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高TG血症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1.57倍(95%CI:1.10~2.23,P=0.012)。结论老年人群中,高TG血症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且独立于血脂异常其他3个组分存在,在女性人群和<80岁人群中表现更为显著,应加强相关人群的健康宣教和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脂异常 年龄因素 吸烟 人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微囊移植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水龙 薛毅珑 +4 位作者 李新建 罗芸 田磊 李雁凌 张佐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2-685,共4页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分别将APA空微囊、牛嗜铬细胞 (BCCs)和APA微囊化BCCs(APA BCCs)移植到绵羊的蛛网膜下腔中 ,观察宿主细胞免疫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各组...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分别将APA空微囊、牛嗜铬细胞 (BCCs)和APA微囊化BCCs(APA BCCs)移植到绵羊的蛛网膜下腔中 ,观察宿主细胞免疫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各组移植后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 ;APA微囊包裹可明显阻止BCCs移植引起的血中CD4 + T淋巴细胞比例、CD4 + CD8+ 值和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 ;APA微囊包裹可减轻羊移植区组织反应 ,延长移植物的存活。结论 :APA微囊具有免疫隔离效果 ,可有效地阻止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免疫隔离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伤患者海马杏仁核体积的MRI测量及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解恒革 程流泉 +1 位作者 王鲁宁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伤 (MCI)患者海马、杏仁核萎缩在Alzheimer病 (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MCI组 11例 ,AD组 15例 ,正常老年人 14例。GE 1.5TMR机 ,3D FSPGR序列采样 ,冠状位 ,层厚 1.3mm ,层数 6 0 ,计算机三维重建并进行杏仁核海...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伤 (MCI)患者海马、杏仁核萎缩在Alzheimer病 (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MCI组 11例 ,AD组 15例 ,正常老年人 14例。GE 1.5TMR机 ,3D FSPGR序列采样 ,冠状位 ,层厚 1.3mm ,层数 6 0 ,计算机三维重建并进行杏仁核海马体积测量 ,经标准化校正后进行比较 ,随访MCI患者进展为AD的情况。结果 AD组海马杏仁核体积萎缩 2 5 % (P <0 .0 5 ) ,MCI组萎缩 5 %~ 13% (P >0 .0 5 )。 2 7.3%的MCI患者经 1年随访进展为AD。结论 伴海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轻度认知损伤 MRI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夏征 胡亚卓 +6 位作者 韩志涛 白洁 李瑞生 耿艳 张莹晗 何耀 张红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184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检测VDR基因Fok I、Bsm I、Apa I及Taq 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H组Fok I 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 4%vs 66. 0%,P=0. 049);在隐性模型下,EH组CC+CT基因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 320,OR=2. 076,95%CI:1. 030~4. 182,P=0. 038)。EH组与对照组Bsm I、Apa I及Taq I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ok I基因CC+CT基因型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OR=2. 054,95%CI:1. 003~4. 204,P=0. 049)。结论 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而Bsm I、Apa I及Taq I多态性与老年男性EH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高血压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