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晓娜 王晓辉 +5 位作者 王少鑫 刘茜 王巍 董昌昊 胡安平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将SIBO阳性患者进一步分为产氢菌过度生长组(氢阳组,n=103)、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组(甲烷阳组,n=80)、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组(双阳组,n=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型SIBO的影响因素。根据年龄将SIBO阳性患者分为<45岁(n=23)、45~60岁(n=82)、60~75岁(n=124)、≥75岁(n=10)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SIBO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和双阳组患者年龄增加,体重指数(BM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阳组冠心病史比例增高,甲烷阳组年龄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产氢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8,95%CI 1.271~5.857,P=0.010);年龄增长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0,95%CI 1.009~1.063,P=0.010),而他汀类药物应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420,95%CI 0.236~0.754,P=0.003);BMI升高是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70,95%CI 0.786~0.964,P=0.008)。在SIBO阳性组中,<45岁的患者甲烷阳率、双阳率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5),45~60岁的患者双阳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1);45~60岁、60~75岁的患者氢阳率明显低于<45岁的患者(P<0.05),甲烷阳率、双阳率明显高于<45岁的患者(P<0.01)。结论 冠心病史和年龄增长分别是产氢菌和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应用和BMI升高分别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产甲烷菌及产氢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气试验 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产氢菌过度生长 年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冼锐 刘茜 +4 位作者 刘晓娜 董昌昊 王广祥 李超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胆囊结石将所有患者分为结石组(n=190)和非结石组(n=203),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就诊的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胆囊结石将所有患者分为结石组(n=190)和非结石组(n=20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腹部症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根据乳果糖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SIBO阳性组(n=239)和SIBO阴性组(n=15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BO的影响因素。结果结石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糖(FPG)、谷氨酰胺酶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囊息肉、SIBO患病率,以及SIBO群体中甲烷(CH4)阳性+氢气(H2)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结石组(P<0.05),口腔异味(48.4%vs.35.5%)、消化不良(38.4%vs.28.6%)、腹痛(30.5%vs.14.8%)、腹胀(42.1%vs.28.6%)、腹泻(20.5%vs.7.4%)、排气较多(46.8%vs.34.5%)发生率也高于非结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BMI增加、FPG水平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冠心病、胆囊息肉、SIBO阳性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IBO阳性组的年龄、胆囊结石患病率、单发结石比例及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SIBO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冠心病、胆囊结石是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高是SIBO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胆囊结石与SIBO明显相关;对胆囊结石及SIBO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胆囊结石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茜 刘晓娜 +2 位作者 李超 冼锐 崔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3-130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治疗情况。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及住...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治疗情况。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Hp和SIBO共同阳性的患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后使用利福昔明清除小肠细菌;B组患者使用利福昔明清除小肠细菌后行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C组患者同时给予铋剂四联方案及利福昔明治疗Hp和SIBO。分别停药4~6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与甲烷氢呼气试验。比较三组Hp和SIBO共同转阴率、腹部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和腹泻、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Hp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IBO转阴率、共同转阴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GSRS评分改善程度高于A、C组(P=0.015,P=0.014),B组整体不良反应低于A组(P<0.001)。B、C组整体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IBO转阴率、共同转阴率、治疗后GSRS评分改善程度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P=0.004)。结论Hp感染合并SIBO患者多数伴有反酸、烧心、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清除小肠细菌后行Hp治疗可提高Hp和SIBO共同的转阴率,并有效减轻腹部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根除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兰 闫志辉 +2 位作者 罗哲 郑岩 崔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情况以及口-盲肠传输时间(orocalcal transit time,OCTT);观察利福昔明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对SIBO的治疗效果。方法...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情况以及口-盲肠传输时间(orocalcal transit time,OCTT);观察利福昔明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对SIBO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100例UC患者及5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检测其SIBO及OCTT。将存在SIBO的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500 mg,3次/d,14 d);治疗组:除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500 mg,3次/d,14 d)外加用利福昔明(0.2 g,4次/d,14 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SIBO转阴率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缓解情况。结果(1)UC患者中SIBO阳性率为41.0%,高于健康对照组1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与SIBO的发生无关(P>0.05)。(2)UC患者的OCTT长于对照组[(128.8±20.3)min vs.(90.7±13.6)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UC合并SIBO阳性患者的OCTT值长于SIBO阴性的患者[(150.5±22.6)min vs.(108.3±19.7)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应用利福昔明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后,65%的患者SIBO转为阴性,高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利福昔明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组,炎症指标IL-6及CRP较治疗前降低:[IL-6(50.16±8.5)vs.(20.31±7.1),CRP(33.36±3.4)vs.(10.22±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C患者的SIBO的发生率较高,OCTT明显延长,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以有效的治疗UC患者的SIBO,缓解炎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利福昔明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罗哲 浦江 +6 位作者 王晓辉 王少鑫 于兰 闫志辉 王巍 李辉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行大肠息肉EMR治疗的92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行大肠息肉EMR治疗的92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885)。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经EMR切除的息肉情况、EMR操作情况等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R治疗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长期吸烟的患者比例(37.8%)明显高于未出血组(18.8%,P<0.05),而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肾疾病的比例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中息肉分布于多个肠段的患者比例(35.1%)高于未出血组(18.2%,P<0.05),且切除数量[(1.81±1.08)枚]、最大基底直径[(0.95±0.35)cm]、基底直径[(0.83±0.31) cm]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1.43±0.85)枚、(0.76±0.27) cm、(0.71±0.23) cm,P<0.05]。出血组钛夹放置稀疏、创面覆盖不全、倒伏的比例(40.5%、43.2%、48.7%)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11.2%、10.1%、22.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息肉最大基底直径大以及钛夹放置稀疏、覆盖不全、倒伏是EMR治疗后迟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吸烟、息肉基底直径大、钛夹封闭不佳的患者在EMR治疗后易发生出血。术后以钛夹对创面进行高质量的封闭是预防迟发出血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伴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腹泻型IBS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哲 李超 +3 位作者 王晓辉 李辉 李晓伟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分析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伴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114例伴有SIBO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益生... 目的分析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伴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114例伴有SIBO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组(n=64)与联合组(n=50)。益生菌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利福昔明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伴随症状、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因子[D-乳酸(D-LA)、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腹痛频率、腹胀程度、肠道症状对生活的困扰、病情严重程度量表(SSS)总分、伴有排便急迫及排黏液便的比例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的腹痛程度评分及腹部胀气比例低于治疗前,轻症患者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胀程度、SSS总分及腹部胀气比例均低于益生菌组,轻症患者比例高于益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D-LA、L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IL-6、TNF-α、LPS水平低于益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SIBO转阴率高于益生菌组(76.0%vs. 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利福昔明均有逆转SIBO、缓解IBS-D症状的作用,二者联用效果优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伴有SIBO的IBS-D是利福昔明的合理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利福昔明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诊断标准的变更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管理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婉雯 李晓伟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标准变更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234例,收集其人...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标准变更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234例,收集其人体学指标、慢性疾病病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肝功能、血脂、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尿酸、血尿素、胆汁酸、空腹血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FS)等情况,根据脂肪肝诊断标准的不同进行分析,其中符合NAFLD诊断标准者作为NAFLD组(157例),符合MAFLD诊断标准者作为MAFLD组(213例),再将MAFLD组患者分为有无T2DM、有无饮酒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结果NAFLD组的男性、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比例,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水平等均低于M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M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FLD组中合并T2DM 75例,不合并T2DM 138例。合并T2DM组中高血压患者比例及ALT、AST、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均高于不合并T2DM组,无肝纤维化(NFS<–1.455)比例低于不合并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及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FLD组中饮酒者70例,不饮酒者143例。饮酒组的年龄小于不饮酒组,男性、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比例,以及BMI、ALT、AST、GGT、前白蛋白、TG、TC、LDL-C、血红蛋白、尿酸及空腹血糖水平等均高于不饮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AFLD诊断标准相比,MAFLD诊断标准更易于识别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有助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S-D大鼠结肠TLR4、NF-κB的表达变化及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鲍璐璐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方法利用急慢性应激法构建IBS-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除急慢性应激处理外不做其他处理)、IBS-D组(在急慢性应激处理前给予3mg...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方法利用急慢性应激法构建IBS-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除急慢性应激处理外不做其他处理)、IBS-D组(在急慢性应激处理前给予3mg/kg生理盐水)和TAK-242组(急慢性应激处理同期给予3mg/kgTAK-242),每组10只。建模后0、7、14、21、28d观察大鼠饮食、饮水、精神状态、毛色变化、大便性状等一般情况。采用Bristol分型评价粪便性状,评价造模是否成功。收集建模后各时间点大鼠尾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yD88、IL-1β、IL-6水平;取造模后28d大鼠结肠组织,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TLR4、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7、14、21、28d,空白组大鼠Bristol大便分型积分及MyD88、IL-1β、IL-6、TLR4、NF-κB水平均无明显变化;造模后7、14、21、28d,IBS-D组和TAK-242组大鼠Bristol大便分型积分,血清MyD88、IL-1β、IL-6水平,以及结肠组织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IBS-D组明显高于TAK-242组(P<0.05)。结论IBS-D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导致炎性因子的产生,进而促进IBS-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大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飞燕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分析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GERD或其他消化病患者5832例,根据是否存在GERD分为GERD组(n=1752)与非GERD组(n=4080),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GERD或其他消化病患者5832例,根据是否存在GERD分为GERD组(n=1752)与非GERD组(n=40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SIBO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ERD的影响因素。对GERD组进行亚组分析,比较SIBO阳性(n=1051)与SIBO阴性(n=701)患者的GerdQ评分;比较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n=1280)与未服用PPI(n=472)患者的SIBO患病率;比较非糜烂性食管炎(n=1051)、糜烂性食管炎(n=643)、Barrett食管(n=58)患者的SIBO患病率。结果GERD组年龄、体重指数、GerdQ评分、吸烟比例、SIBO患病率等均高于非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BO、肥胖、饮酒及吸烟是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GERD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SIBO阳性患者GerdQ评分(9.54±1.59)高于SIBO阴性患者(8.40±1.54,P<0.05),服用PPI患者的SIBO患病率(64.9%)高于未服用PPI患者(46.6%,P<0.05),糜烂性食管炎患者(68.7%)及Barrett食管患者的SIBO患病率(69.0%)均高于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O是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SIBO时,GERD患者的反流症状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胃食管反流病 肠道菌群失调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与相关肠道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雅君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3-979,共7页
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类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能提升机体对外界应激抵抗能力的高度保守蛋白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又称热休克蛋白B1(HSPB1),是一种在人体内由HSPB1基因编码的小分子量HSP。HSP27主要以其磷酸化的活性形式发挥效应,具有伴... 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类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能提升机体对外界应激抵抗能力的高度保守蛋白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又称热休克蛋白B1(HSPB1),是一种在人体内由HSPB1基因编码的小分子量HSP。HSP27主要以其磷酸化的活性形式发挥效应,具有伴侣活性、耐热性、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HSP27被发现在多种肠道疾病中表达水平升高。该文就HSP27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探究HSP27在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 磷酸化 分子伴侣 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秦侨西 王稼劲 王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2-791,共20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因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在延长生存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而成为肿瘤领域的热点。但其介导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因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在延长生存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而成为肿瘤领域的热点。但其介导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由于其特异性、严重性亦频发报道。本研究拟系统评价ICIs治疗晚期NSCLC患者所致ir-AEs,旨在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及ir-AE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关于ICIs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主要结局指标包括ir-AEs发病数量、级别。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示;应用Stata 15.0/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17个RCTs。ICIs所致ir-AEs一般多于传统化疗组。在ICIs单药治疗组中,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cociated antigen 4, CTLA-4)组所致ir-AEs的总体发病率最高;ICIs联合治疗所致各级别ir-AEs的发病率高于单药治疗组,但其所致严重ir-AEs的发病率与抗CTLA-4组相似。结论 ICIs与传统化疗毒性谱不同,其免疫相关毒性较传统化疗更强。ICIs所致ir-AEs具有器官特异性,不同类型的ICIs具有独特的免疫相关毒性谱。随着ICIs逐渐成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系统阐述ICIs治疗晚期NSCLC所致ir-AEs,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对ICIs进一步的认识提供了帮助,并对ir-AEs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及管理建议,使晚期NSCLC患者进一步从免疫疗法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肿瘤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2W过表达促进结肠炎小鼠结肠细胞的增殖
12
作者 王少鑫 崔立红 +3 位作者 李辉 刘新尧 李晓伟 王晓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利用结肠炎小鼠模型,探讨UBE2W对结肠炎粘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利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喂养C57BL/6小鼠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UBE2W的表达水平。将结肠炎小鼠随机进行尾静... 目的利用结肠炎小鼠模型,探讨UBE2W对结肠炎粘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利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喂养C57BL/6小鼠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UBE2W的表达水平。将结肠炎小鼠随机进行尾静脉注射腺病毒(AAV2/9myc-UBE2W或AAV2/9Control),分为UBE2W过表达组和对照组,5只/组。观察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实验结束时取结肠组织行病理HE染色及组织学评分,评价小鼠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结肠粘膜细胞的增殖指标Ki67和BrdU表达水平。在293T和HCT116细胞中,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过表达UBE2W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由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UBE2W在结肠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明显降低;UBE2W过表达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丢失少于对照组,在第9天和第10天差异最明显(P<0.05),其病理组织学结肠炎症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UBE2W过表达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中Ki67和BrdU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293T中过表达UBE2W后细胞培养72、96h时的吸光度A450nm均高于对照组(P<0.05),HCT116细胞呈现类似结果。结论UBE2W对小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过表达UBE2W有利于结肠炎症的恢复,可能是通过促进结肠细胞增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结合酶E2W 葡聚糖硫酸钠盐 结肠炎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生活方式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欢 唐金莉 荣加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1,55,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生活方式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病情、生活质量、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56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就诊... 目的探讨微信生活方式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病情、生活质量、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56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3)。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微信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且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微信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生活方式干预 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